股票市場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相關原理大家應該很瞭解,那麼股市的蝴蝶效應又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讓小編帶著你們一起去了解一下股市的蝴蝶效應吧。

  股市蝴蝶效應概念

  蝴蝶效應[2]***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句話的來源,是由於這位氣象學家制作了一個電腦程式,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影象來表示。最後他發現,影象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蝴蝶張開的雙翅,因而他形象的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在混沌學中也常出現。又被稱作非線性。

  【詳述】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佈發射導彈,港臺100億美元流向美國。“蝴蝶效應”也可稱“檯球效應”,它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外匯市場與股市的蝴蝶效應

  隨著金融全球化程序的不斷加深,使得金融市場之間的聯動關係,尤其是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之間的聯動關係越來越密切。在世界經濟發展歷程中,因匯率波動而引起股市泡沫,股市狂跌反過來又促使匯率大幅下跌,進而給本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損失的例子屢見不鮮。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2005年匯率改革之後,基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斷湧入的國際資本推動了以人民幣標價的股票市場價格不斷攀升,伴隨著1美元對人民幣8.27元到1美元兌人民幣6.8元,股票市場從2006年初的1161點到2007年突破6000點,滬深兩市總市值從2005年7月28日的3萬億元一路走高,到2007年8月9日突破21萬億元。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發展步入低谷,西方國家內需顯著下降,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升值壓力大大減輕,升值幅度減小,人民幣對美元不再呈現單邊升值的態勢,同時股票市場也進入了連年的低迷盤整期。

  產生“蝴蝶效應”的內在機制是系統內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匯率變動與股票市場的價值波動之間存在的“蝴蝶效應”也是通過一系列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顯現出來的,即二者之間通過利率、貨幣供應量、進出口貿易額、國際資本流動、心理預期等傳導路徑,產生複雜的經濟效果。首先,從利率傳導來看,當一國貨幣處於升值通道時,往往意味著該國貨幣的獲利空間大和投資機會多,大量國際資本湧入,該國市場利率下降,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關係,隨著利率水平的降低,股票市場價格上揚。其次,從貨幣供應量傳導來看,當一國貨幣升值壓力較大時,央行為了穩定匯率會投放本幣購買外匯,導致貨幣供給量增加,投資者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提高,會把資金轉移到股票市場或其他收益率更高的金融市場,從而拉動股價上漲。再次,從國際貿易渠道來看,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上市公司中進出口企業的成本和進出口貿易規模,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從而對股票市場價格產生影響。如果本幣升值,進口型企業將受益,利潤將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出口型企業成本將增加,利潤將下降,股票價格將下跌。最後,從國際資本流動渠道看,資本在逐利本性的驅使下會在國與國之間進行流動,尤其隨著金融全球化開放度的不斷提高,當投資者預期某種貨幣將要升值時,為獲取升值收益,國際資本會通過證券投資、直接投資等途徑進入該國,導致股票需求增加,推動價格上漲;反過來股價上漲又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進一步加大本幣升值壓力。

  外匯市場與股票市場之間“蝴蝶效應”的存在,導致金融風險在兩個市場之間傳遞更加無孔不入,金融風險越來越立體,擴散性、溢位性不斷加強,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大大增強,甚至易引發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動盪。為了降低“蝴蝶效應”下金融風險的快速擴散,促進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協調健康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我國2005年的匯率改革雖然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是總體來說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目前的結售匯制度和資本專案下人民幣兌換的限制,扭曲了匯率變動影響股市的國際資本流動渠道。因此,應適當降低美元的權重,擴大歐元、日元等貨幣的權重,把握好人民幣升值時機和幅度,實行漸進式資本專案可兌換,逐步發揮市場供求力量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使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更合理和更富彈性。

  產生股市蝴蝶效應的內在機制

  所謂複雜系統,是指非線性系統且在臨界性條件下呈現混沌現象或混沌性行為的系統。非線性系統的動力學方程中含有非線性項,它是非線性系統內部多因素交叉耦合作用機制的數學描述。正是由於這種“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機制”,才導致複雜系統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應,才導致複雜系統呈現混沌性行為。目前,非線性學及混沌學的研究方興未艾,這標誌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認識正在向更為深入複雜的階段過渡與進化。從貶義的角度看,蝴蝶效應往往給人一種對未來行為不可預測的危機感,但從褒義的角度看,蝴蝶效應使我們有可能“慎之毫釐,得之千里”,從而可能“駕馭混沌”並能以小的代價換得未來的巨大“福果”。蝶效應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並不是說蝴蝶引起的颶風。

  1963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

  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