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與風險呈正相關關係,沒有絕對意義上無風險的理財產品,那麼,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都將面臨哪些風險呢?想必這些也都是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特別想了解的問題。

  理財產品的相關風險主要包括: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資產池內相關資產的市場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而使資產池發生損失的風險,資產池市場風險主要源自於資產負債久期的錯配以及資產負債利率敏感性缺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將由商業銀行投入相關金融市場中去,金融市場波動將會影響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造成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很複雜,價格波動大,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比如,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時,由於全球資本市場均大幅下挫,當時大多數與資本市場相關的理財產品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

  ***二***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作為金融市場產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中面臨的風險很多,而信用風險始終是其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也是影響一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比如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企業信託貸款等,理財產品就需要承擔企業相應的信用風險,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蒙受損失。信用風險也叫違約風險。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雖然目前銀行基本上施行隱性保本政策,但銀行名義上不承擔保證本金或預期收益責任。

  ***三***流動性風險:

  某些理財產品期限較長或投資於難於及時變現的金融產品,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投資者在急用資金時可能面臨無法提前贖回理財資金的風險或面臨按照不利的市場價格變現所致的虧損風險。為了能夠減小流動性風險的影響,投資者可以進行資產配置,將一部分閒置資金投資於隨時可以贖回的高流動性產品,以免用錢時不能夠及時贖回。此外,需要關注的是,現金管理類產品有鉅額贖回的條款限制,一旦客戶集中贖回達到一定比例,銀行有權利拒絕或延期處理。

  案例:李先生2009年1月購買某款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50萬元,沒有仔細瞭解說明書中的“存續期不可贖回條款”,在6月份突然急需用錢,才知道這款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是不一樣的,中途資金不能被取出,這種情況下的風險便是流動性風險。

  ***四***通貨膨脹風險:

  通貨膨脹風險又叫“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因素使銀行成本增加或實際收益減少的可能性。由於理財產品收益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財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下降,這將給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損失的大小與投資期內通貨膨脹的程度有關。

  ***五***政策風險:

  商業銀行經營面臨的眾多風險中,政策因素不可忽視,政策性風險的影響最為重要,也最難掌控。特別是商業銀行經營的信貸業務,主要依據國家的經濟政策來確定其投向和重點,政策導向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風向標。受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理財市場相關法規政策影響,理財產品的投資、償還等可能不能正常進行,這將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理財產品本金損失。

  ***六***操作管理風險:

  銀行是理財產品的受託人,其管理、處分理財產品資金的水平,以及其是否勤勉盡職,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投資的理財收益的實現。“為了完成任務,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因此很多理財經理在銷售理財產品時,過多地說了收益,而人為地弱化了風險。”這位資深人士表示,因為只要賣出去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經理才有收益,不管最終這個理財產品是否到達預期收益,這個理財產品的提成已經落入理財經理的口袋。因此投資者不能片面地相信理財經理對於風險率的論述。

  ***七***資訊傳遞風險:

  資訊風險是指在共享資訊的過程中,由於資訊的不對稱和嚴重的資訊汙染現象導致的資訊不準確性、滯後性和其他一些不良後果的一種相對冒險現象。商業銀行將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約定,向投資者釋出理財產品的資訊公告,如估值、產品到期收益率等。若因通訊故障、系統故障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投資者無法及時瞭解理財產品資訊,這可能影響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從而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的實現。

  ***八***不可抗力風險:

  自然災害、金融市場危機、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或銀行系統故障、通訊故障、投資市場停止交易等意外事件的發生,可能對產品的投資運作、資金返還、資訊披露、公告通知等造成影響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執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損失。對於由於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風險導致的任何損失,一般由投資者自行承擔,銀行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謹記投資有風險

  投資者都知道“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但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卻估計不足。很多投資者對購買理財產品的型別、特點從合同條款中無法獲得清晰完整的認識,有的甚至不看合同,只是單方面信任銀行工作人員的口頭介紹,盲目投資。“出現了虧損才想到去研究違約責任”。因此,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看清合同。在閱讀合同時要注意三個原則,一是由後及前。要看懂說明書,不妨先看後面再看前面,因為風險提示大多出現在說明書的末尾;二是由淺及深。因為淺色字是被故意淡化的,避免被投資者過分關注;三是由小及大。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多數情況下,潛在的風險和可能發生的虧損會被隱藏在小字號的說明文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