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基礎知識有哪些

  近些年來,人們的投資意識越來越強烈,關注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那麼你對銀行理財產品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銀行理財產品基礎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銀行理財產品基礎知識

  1、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2、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分類?

  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保本固定收益產品風險最小,但收益最低。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追求本金的安全和穩定收益的投資者購買。

  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其差別是最大的,所以購買此類產品一定要仔細閱讀其產品說明書,瞭解其具體的投資領域;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願意承擔較高風險、追求較高收益的投資者購買。

  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風險最高,適合風險承受能力適中但追求較高投資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是一些與黃金、匯率掛鉤的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的上限比較高,比較適合追求有較大收益波動的投資者。

  3、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風險?

  ①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叫違約風險。大部分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銀行名義上是不承擔保證本金或預期收益責任的,雖然目前銀行基本上施行隱性保本政策,但理財產品在銀行負債項中的地位在法律上沒有明確,一旦出現極端情況,比如某家地方性銀行不幸面臨重組或者倒閉,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權利很難得到保證,可能要排在其他所有債權人之後。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很低。

  ②投資風險

  理財產品的收益源自銀行對理財資金的投資收益,其中也蘊含著相應的投資風險。對掛鉤性***如掛鉤於黃金、Shibor等***結構性產品而言,掛鉤標的的表現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收益。非結構性產品中,投向股票***比如QDII產品***等方向產品的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其收益與證券市場波動密切相關。而投向信貸資產、票據、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風險相對較低,主要取決於資產池中各類資產的配比情況。

  ③匯率風險

  對人民幣持有者來說,外幣產品的匯率風險不可小覷,特別是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資料顯示,2010年以來大部分外幣理財產品到期出現匯率損失,平均年化損失為3.3%,其中歐元產品平均年化損失達5.1%。在外匯市場動盪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考慮暫時迴避外幣理財產品。

  ④利率風險

  你可能會問,理財產品的利率基本是固定的,為什麼會有利率風險?恰恰是因為利率固定,所以才會有利率風險。比如理財產品發行時預期收益率為5%,與市場利率水平持平。如果央行加息,市場利率上升到6%,理財產品的利率就會低於市場收益率水平,這也是一種投資損失,因為利率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此外,市場流動性緊張也會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加大理財產品的利率風險。利率風險和期限正相關,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因為利率變動的可能性和可能波動的幅度更大。

  ⑤政策風險

  銀監會的政策導向給理財產品的發展帶來很大不確定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信貸類理財產品的發展歷程。2009年股市泡沫破裂後,股票類產品銳減。經濟危機之後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引發信貸規模膨脹,投向信貸資產的理財產品急劇飆升,一躍成為市場第一大類產品,佔據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信貸類理財產品的快速擴張引起監管部門注意,2010年7月銀監會叫停銀信合作,2011年6月又叫停六類融資類銀行理財產品,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數量急轉直下,進入冰河時代。

  ⑥系統風險

  目前,銀行將所有理財資金彙集到一個“資金池”,統一進行投資,單個產品的投資風險無法單獨測算與控制,因此部分資產出現的問題很可能殃及其他理財產品。而資金池中銀行同業存款、票據等資產佔比很高,如果理財產品市場總規模過於龐大,銀行互相持有的資金規模過大,風險將可能傳導到整個銀行體系,這就是系統風險。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