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的風險有哪些

  事實上只要是投資就肯定難以避免風險的,而債券作為投資的一種方式也是如此,而債券投資有哪一些風險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債券投資的風險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債券投資的風險

  信用風險

  在企業債券的投資中,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存在著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的風險。

  轉讓風險

  當投資者急於將手中的債券轉讓出去,有時候不得不在價格上打點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佣金。

  回收性風險

  有回收性條款的債券,因為它常常有強制收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又常常是市場利率下降、投資者按券面上的名義利率收取實際增額利息的時候,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會遭受損失。

  稅收風險

  政府對債券稅收的減免或增加都影響到投資者對債券的投資收益。

  政策風險

  指由於政策變化導致債券價格發生波動而產生的風險。例如,突然給債券實行加息和保值貼補。

  債券投資的相關政策要求

  市場供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市場供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債券價格產生影響,就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成本,成本越高則收益率越低,成本越低則收益率越高,所以除了利率差別會影響投資者的收益之外,市場供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是我們考慮投資收益時所不可忽略的因素。

  債券的價格

  債券的價格可分為發行價格與市場交易價格兩類。

  發行價格

  債券的發行價格是指在發行市場***一級市場***上,投資者在購買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通常有三種不同情況:按面值發行、面值收回,其間按期支付利息;

  ·按面值發行,按本息相加額到期一次償還,我國發行債券大多數是這種形式;

  ·以低於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面值償還,面值與發行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債券利息。

  市場交易價格

  債券發行後,一部分可流通債券在流通市場***二級市場***上按不同的價格進行交易。交易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公眾對該債券的評價、市場利率以及人們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期等。一般來說,債券價格與到期收益率成反比。也就是說,債券價格越高,從二級市場上買入債券的投資者所得到的實際收益率越低;反之亦然。不論票面利率與到期收益率的差別有多大,只要離債券到期日愈遠,其價格的變動愈大;實行固定的票面利率的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及通貨膨脹率呈反方向變化,但實行保值貼補的債券例外。

  債券投資的特徵

  安全性高

  由於債券發行時就約定了到期後可以支付本金和利息,故其收益穩定、安全性高。特別是對於國債來說,其本金及利息的給付是由政府作擔保的,幾乎沒有什麼風險,是具有較高安全性的一種投資方式

  收益高於銀行存款

  在我國,債券的利率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投資於債券,投資者一方面可以獲得穩定的、高於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價差。

  流動性強

  上市債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當債券持有人急需資金時,可以在交易市場隨時賣出,而且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債券的流動性將會不斷加強。

  因此,債券作為投資工具,最適合想獲取固定收入的投資人,投資目標屬長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