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槓桿投資的方式有哪些

  槓桿交易,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小額的資金來進行數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首先、想要放大債券收益,上槓杆是必不可少的,而參與債券抵押正回購是眾多方法中最基本和方便的一種。除了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正回購的操作加上槓杆。

  逆回購我們只需在交易軟體中輸入回購程式碼賣出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後續操作。正回購相對比較麻煩,首先要把債券質押入庫***債券抵押***,取得標準券,然後用標準券買入131810或者204001等進行正回購操作。

  其次,到期要準備交易後的結算時,需準備足夠的資金準備扣款,比如1日回購,當天晚上10點以後標準券就回到賬戶上,同時可用資金減少借入的金額***如果原來資金已用完,那麼就顯示負數***。T+1日16:00前賬戶上要準備足夠的扣款本金及利息以還掉借款。

  如果不準備進行套作繼續槓桿操作,在標準券到賬之後就需要進行債券出庫操作,具體流程就和入庫的時候相反,即在交易介面選擇“買入***即轉回質押券***”,輸入質押程式碼和出庫數量即可。

  上海質押庫內的質押券可以實現當日實時替換,多餘的質押券可以實時申報轉回原證券賬戶並進行現券交易。上海回購到期日,融資方可以申報將相關質押券轉回原證券賬戶,並可在當日賣出,賣出的資金可用於還到期購回款。

  深圳市場的操作要麻煩一些,深圳質押券可以申報轉回原證券賬戶,但轉回的債券當日不能交易。深圳T日買入的債券可在T日申報提交為質押券,但不能用於T日回購融資。即一方面用於質押的債券不能在當天賣出還錢,同時買入的債券雖然可以再當天入庫抵押,但並不能進行回購操作。同時由於深圳債券不像上海債券一樣有質押程式碼,要進行入庫操作就只能在櫃檯進行操作。

  而持有債券能抵押獲得多少資金和其折算率有明顯的關係,一般來說,債券評級越高擔保越強,抵押品越多市場價格越高,流動性比較好,波動較小,折算率就會比較高。

  如果手中有100萬公司債債券,債券折算率為0.75,那一開始可以將手中的債券抵押出去獲得7500張標準券,其中用7000張***滬市正回購只可以以10萬元的整數倍進行操作,深圳市場以1000元的整數倍操作,但1000元做正回購可能手續費都賺不出來***可以獲得70萬的資金買入債券,再次抵押可獲得5250張標準券,加上前一次多出來的500張,總共有5750張,可以再融資50萬元買入債券,這個時候你手中就總共擁有220萬債券和750張標準券。通過兩次正回購,槓桿變成了2.2倍。

  那這樣操作的收益是多少呢?我們簡單的算一下,以1年為期,假設債券的收益為7%,而正回購付出的利息平均為3%***和銀行定期存款接近***,同時連續以7天的正回購套作。一年需要交易54次左右,那麼交易手續費為***750000+500000****0.00005*54=3375元,付出利息總計***750000+500000****0.03=37500元,其總共的收益為2200000*0.08-3375-37500=135125元,年化收益13.512%,比原本8%的收益高出不少,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不過,在經過槓桿放大之後,對資金鍊的要求十分高,比如在季末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時候,由於對資金的需求放大,會急劇推高逆回購的利息,此外如果債券投資槓桿過高,到還錢的時候沒能補上利息的話,就會出現爆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