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的風險有哪些

  事實上只要是投資就難以避免風險,而債券作為投資理財的一種方式自然也存在有風險。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債券市場的風險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債券市場的風險

  城投債延續火熱行情 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隨著債市的不斷擴容及全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城投債對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正在不斷提升。

  年初至今,城投債發行持續趨熱,受到投資者青睞。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2013年從年初到2月7日,交易所城投債平均上漲超過1.14%,交投非常活躍。

  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牟治陽表示:“自去年開始,城投債利率便呈現出了整體下行的趨勢,這一方面緣於整個社會融資利率和債券利率的下行,更重要的一方面緣於城投債風險擔憂的下降,由此帶來了城投債流動性折價的消失。

  債券市場中最大的風險分析

  中期來看,信用風險及其連鎖反應、金融去槓桿及理財***委外***仍最值得關注。尤其是一旦理財規模停滯或主動被動收縮委外,期限和流動性錯配問題將暴露,並衝擊債券市場。其中利率債衝高後會回落,但信用債利差水平將系統性上移。

  更長期來看,凝聚增長共識、債務貨幣化等仍是值得關注的風險點。

  此外,一個有趣的話題是,為何年初資本市場對貶值如此恐懼,但近期貶值卻相安無事?其實,市場怕的不是貶值本身,而是資金外流,預計由此產生的貨幣政策掣肘、匯股共振、無序貶值等。而本輪貶值過程中,監管機構措施得力,資金流出明顯減弱,貶值幅度有序、可控,市場恐慌情緒大為緩解,甚至在資金流出困難情況下,激發國內保值傾向。此外,本輪貶值源於全球避險情緒,推動美元走強,人民幣藉機跟隨貶值,並非源於中國經濟內部問題。長期來看,策略性貶值,有助於貿易部門提升競爭力,推動國外部門加槓桿,助推國內去槓桿。

  怎樣看待我國目前的債券市場風險

  投資者買賣債券最擔心的就是違約風險。債券的違約風險是指債券發行人無法或不願履行其之前承諾的支付利息或債券到期時償還面值的義務。通常,違約風險越高的債券其利率越高,對於企業來說,對應的是發行成本太高。

  流動性風險也是企業債券一大致命傷。風險厭惡者偏好於國債、地方債券,國債被稱為無違約風險債券,其在市場的流動性也是相當高的。企業債券的流動性較差,一般情況下投資者不願持有。企業發行債券只能通過高利率來彌補,在經濟大發展時期,發行債券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在經濟形勢下行階段,像川煤這樣產能過剩的行業,大多時候是借新還舊來維持,其盈利能力可見。

  對於此次川煤國企違約事件,評級總監說“像這種落後產能企業主要依賴於外部支援,通過借新還舊維持運營是常見的做法,現在政府對此越來越審慎,問題也就出現了,但是在去年發債的時候,這些問題不是市場所能預料到的。” 川煤集團是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業,為四川省國資委的獨資控股公司,煤炭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通過此可以看到,國有企業的帳政府也不再通通支付了,國有企業不改革也終將被市場淘汰。

  煤炭、鋼鐵等行業由於產能過剩,企業效率不高,正在被市場逐步改革。國內即將迎來一大波債券到期償還高潮,據彭博統計,今年下半年,中國非金融類公司必須償還創紀錄的2.2萬億元人民幣***3410億美元***債券,高於上半年的2萬億元人民幣。另據瑞銀統計,在鋼鐵等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屆時會有約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