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的估值是什麼

  所謂債券估值,是根據債券的現金流、付息頻率、期限等各種條款來決定其價格的過程。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債券估值可以作為二級市場的交易基準和一級市場招投標的理論依據;並由此決定各類債券資產組合淨值的漲跌,從而影響投資人的實際利益。因此,準確的債券估值,是債券投資的基礎。

  根據金融資產的定價理論,債券在存續期內有確定且穩定的現金流,因此可採用現金流貼現法進行定價,這一點,與我們平時所看到股票估值的DCF模型的本質是一致的。債券公平價格即是債券的預期現金流經過合適的折現率折現以後的現值。

  債券的估值方法很多,限於篇幅,我們僅介紹最常用的到期收益率估值的方法。具體公式如下:

  因此,要計算債券的公平價格P0,取決於兩大因素:債券的現金流***票息C和到期償付的本金F***和貼現率***到期收益率***r。

  下面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假設10年期的國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3.38%,貼現率為3.42%,用上面的公式計算可以得到債券的價格為99.67元。

  由模型可知,債券的價格與貼現率***即市場收益率***成反比,與票息呈正比。假設市場收益率上行一個百分點至4.42%,債券價格將下跌7.97元至91.7元。也就是說,債券的價格會跟隨市場收益率的變化產生波動。而債券價格對市場利率變化的敏感度,即市場收益率每變化1個基點,債券價格變化基點的倍數,我們稱作久期。在上述例子中,該10年期國債的久期為8。久期不等於剩餘期限,但是其它因素相同,剩餘期限越長,久期越長***但並不成正比***。此外,其它因素相同,票面利率越高,久期越短。

  因此,當我們能夠獲得準確的債券現金流和貼現率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按照上述模型輕鬆的計算獲得債券的公平價格,從而為我們的投資理財起到參考意義。不過,由於不同的投資者在模型估計時採用不同的引數設定,以及資料選取時的人為因素等,都會對最後的模型結果產生影響。因此,一隻債券到底值多少錢,收益率水平是多少,沒有人能給出絕對準確的答案。這就像股票的價格一樣,市場價格是在不斷博弈的過程中形成的,但最終會向著真實的價值不斷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