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怎樣自救

  地震每次都來得很突然,因此自救知識必須掌握。那麼,你想知道發生地震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嗎?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躲在桌子下面

  地震來得快去的也快,一般大晃動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當發現有地震的感覺,立刻鑽到桌子下面並且抓好桌子腿,無處可鑽的地方,也要用棉被,厚衣服之類的東西保護好頭部,起到在被東西砸中時的一個緩衝作用。

  2、關閉火源

  火災也經常伴隨地震的發生而發生,在發生地震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周圍的火源。在地震中滅火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一般都會有小晃動,這時即刻招呼大家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並去關火,切記不要在大晃動的時候去關,很危險的。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後。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向戶外跑

  如果發生地震時,正好在門口等容易外跑的地方,儘量向外面空曠的地方沒有建築物的地方跑,並且跑的時候注意不要被碎玻璃,磚瓦,廣告牌等砸中。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

  人在站不穩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去抓住東西,如門、牆壁。但在地震的時候,這些平時牢固的東西並不值得我們去依靠,說不定正是這些東西倒下把我們壓住。如在去年日本福島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5、在商場、地鐵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商場、地鐵等人員集中的地方,一定保持冷靜,避免混亂。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採取行動。

  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並做到絕對不吸菸。搭乘電梯的話,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執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

  6、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並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7、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資訊,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8、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地震自救常識小普及

  1、地震來臨莫驚慌

  大地震發生的時間不固定,就像唐山大地震是發生在半夜,很多人都熟睡了,因此地震來臨時不要著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尋找藏身處

  發生地震時如果是在學校,商場等人多的地方最佳的選擇應該是就地尋找藏身處而不是馬上逃跑。就地躲避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留體力

  萬一在地震時被廢墟埋沒了,應該儘量儲存自己的體力。被埋時首先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地震自救時應該避免的錯誤

  1、胸部有銳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築物坍塌很容易導致銳利的器物刺入人體胸部,此時,很多傷者習慣性的動作是順手將銳器拔出。要注意,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原因有兩點:首先,在沒有救護措施時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氣在拔出銳器的瞬間很容易進入負壓胸膜腔,造成氣胸,引發縱隔擺動,擠壓心臟而停跳。正確的做法先用手穩固住插入物,也可簡單用布條***緊急情況時可用衣服等代替***輕輕束縛住銳器刺入部位,避免劇烈活動,等待或尋求救援。

  2、腸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體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傷,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腸子脫出。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下意識動作是用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往肚腔裡塞,這也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原因有三點:1、脫出腸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腸子時,容易使腸子扭塞,導致機械性腸梗阻;3、脫落出的腸子很可能已經被刺破,回塞容易導致一些糞便等髒物透過腸壁溢位,導致嚴重腹膜炎。

  3、近肢端動脈出血綁紮點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腳的踝部***動脈出血,在綁紮時,要注意不能在出血點就近部位縛扎,應選擇過膝、過肘的綁紮點。因為相應大血管穿行於尺橈骨和脛腓骨之間,不利於止血且易傷及相關神經***橈神經***。

  4、面板破損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間有種說法,對於面板破損出血的情況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泥土中含有一種厭氧菌——破傷風桿菌,用這種方法不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還很容易導致破傷風,重者致命。

  5、骨折後***被砸後***肢體切忌“輕舉妄動”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況,首先要考慮骨折的可能性。那麼在自救的過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動,防止骨折斷端受到二次傷害,加重血管和神經的嚴重損傷。可因地制宜,找兩個小木棍之類的東西越過關節夾住骨折部位,再用繩或布條纏繞,以遠端指趾不麻木為宜,就會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6、遇有害氣體洩漏切忌順風躲避

  地震中各項設施損壞,有害氣體洩漏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災民遇到這種情況時都十分慌亂,只顧逃跑躲避忽略風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著人群順風而跑。要注意,此時逆風而上是最正確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氣體順風而下,致人體受到的傷害。

  7、自救時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時如果被困無法逃脫,大家都知道通過呼救引起救援人員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於驚慌,在被困時聲嘶力竭地哭泣,拼盡全身力氣呼喊自己的親人,要注意這樣盲目的持續大喊大叫,會過多地消耗體力,導致肌體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時應抓住時機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邊的金屬物進行敲擊,或採用發光的亮片***如玻璃、鏡子等***,通過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員注意,如有收音機可開大音響等多種呼救方式,從而達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8、頸椎損傷忌抬頜後仰

  地震中被長時間掩埋的傷員獲救時,常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喜歡後仰一下頭、深呼一口氣,好像這樣才能把胸中的廢氣排除乾淨,但往往此時意外就發生了。由於地震坍塌、高處墜落等因素,頸椎最易受到損傷,在長時間不動的情況下突然後仰過深***這種後仰動作在急救醫學上稱為“鼻頜位”***,容易導致頸髓橫斷,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用雙手扶住頸部,兩側相對制動,最大限度避免頸髓橫斷致命性二次損傷。

  9、被困時呼吸忌快而淺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險情災難降臨時,人們處於驚慌失措或過度恐懼的狀態時,呼吸容易急速,換氣頻率加快。但快而淺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撥出過多,而人體呼吸機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鹼中毒,使氧解離曲線左移,組織釋放氧受阻,致機體缺氧更進一步惡化;由此而導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故自救時應控制情緒、保持鎮靜,宜採用慢而緩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