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如何自救地震中怎樣自救

  地震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破壞性最大的災害之一,而小學生是社會群體之中的典型脆弱性群體,更易遭受傷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來了如何自救,歡迎閱讀。

  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問:地震發生後,如何進行自救?

  1、改善環境。首先要保證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免遭新的傷害。

  2、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問:戶外如何避震?

  答: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亂擠亂擁,避開人流,不要往室內跑;要避開樓房、煙囪、水塔、立交橋、天橋等高大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 要避開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物;要避開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高門臉等危險場所;如果正在開車,沉著將車開離高大建築物、立交橋,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離開車到安全的地方避震。

  問:在學校如何避震?

  答: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老師和學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向教室外面轉移;千萬不要擁擠以免造成踩踏傷亡事件,更不能跳樓。

  在操場室外時,要迅速避開高大建築或危險物,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另外學校平時應注意做好防震準備。教室桌椅擺放與窗戶、外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外牆倒塌傷人。留出一定通道,便於緊急撤離。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離的方位。加固課桌、講臺,便於藏身避震。檢查和加固教室的懸掛物。同時要經常開展地震來了怎麼辦的教育,並開展一定的防震演練活動,如室內一分鐘緊急避震,震後迅速撤離教室,自救、互救等。演練活動時間要短,疏散、撤離要快,這樣才能達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問:如何做好家庭防震準備?

  答:為了減少地震給家庭帶來的損失,應做好以下一些防震準備:

  要合理放置傢俱、物品。清理雜物,讓門口、樓道暢通。要清理陽臺,要把花盆雜物從護牆上拿下來。

  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煤氣罐、氧氣包、氧氣瓶、殺蟲劑、農藥等這些極易引起地震次生災害的物品,要妥善存放,做到防撞擊、破碎、翻倒、洩漏、燃燒和爆炸。

  把屋頂、牆上懸掛的物品固定牢。傢俱頂部不要堆放重物,傢俱物品擺放做到“重在下、輕在上”。

  床的位置要避開外牆、視窗、房樑,選擇室內堅固的內牆邊安放。床的上方不要懸掛金屬和玻璃製品及其他重物。床和寫字檯等堅固、低矮的傢俱下面是避震的好空間,不要堆放雜物。

  準備一個家庭防震包,放在便於取到處,包括: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藥品、電筒、乾電池等物品,以備急用。

  掌握緊急救護常識,如傷口消毒、止血、包紮等知識,學習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術,瞭解骨折等受傷肢體的固定,以及某些特殊傷員的運送、護理方法。

  有必要進行一次家庭防震演練,假設地震突然發生,在家中如何緊急避震

  地震中怎樣自救

  第一,要冷靜。

  遇到地震首先就要保持冷靜,因為冷靜的頭腦才能想起地震時的各種注意事項。

  千萬不會亂喊亂跑,那樣即消耗體力,也容易受傷。

  第二, 關火。

  當感到有輕微震感時,一定要想起來首先要做的就是關火。 特別是煤氣爐一類的,因為地震時很多人都是因為著火而面臨困境,甚至失去生命的。

  如果一開始沒來的及關,當地震間隔時也一定要把火關掉。

  第三,躲在桌下。

  地震來臨時,自救的首要方法就是躲在桌子等堅固的傢俱下面,比如桌下、床下或者、床下及緊挨牆根下面。

  也可以呆在廁所等小的空間裡,那裡四周牆壁,比較堅固。

  第四,捂住口鼻。

  地震時倒塌的房屋等會引起大量灰塵,要注意用毛巾或者衣服等把嘴和鼻子捂住。

  千萬不要吸入灰塵,防止大量灰塵堵住口鼻,造成呼吸不順暢。

  第五,護住頭部,跑到戶外。

  要看準機會,當感覺地震告一段落時,要保護好頭部,然後跑到戶外避難。 用枕頭或者用被子包住頭部和身體的要害處即可。

  跑到戶外時注意要跑到相對空曠處,比如學校操場一類的地方,千萬不要到大型建築物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