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螺類烹飪方法

  螺類是各大飯店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也是聚會是經常會點的菜品之一,例如白灼花螺、辣炒田螺、口味唆螺等等。但是目前世界可食用的螺類食材大概有幾十種,你都認識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世界烹飪螺類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世界烹飪螺類方法

  紅螺

  ▲紅螺***脈紅螺,角泊螺,海螺、玻螺、假獵螺***的肉特別是足部的肌肉肥厚,也同鮑魚一樣,是很好的海產食品。

  原產地:中國各海域和日本週邊海域

  特點:紅螺是咱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大型海螺,肉質肥厚,螺黃緊緻濃香。

  烹飪:可爆、炒、燒、氽湯、打滷、或水煮後佐以姜、醋、醬油食用,因個頭比較大,特別適合做蔥爆螺片。

  扁玉螺

  俗稱:香螺,肚臍螺、海臍,蚶虎

  原產地:中國沿海、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鮮半島、菲律賓、澳大利亞以及印度洋的阿曼灣等地也有分佈。

  烹飪:扁玉螺一般的做法就是白灼和醬爆,醬爆就是用豆瓣醬和甜麵醬一起炒螺。

  白灼扁玉螺有一定的技巧,如果火候大了或者火候輕了,螺肉都很不好挑出來,很容易就會在螺黃的地方斷開。

  食用季節:香螺4-5月就可以很肥了

  注意:這種螺經常會分泌一種黏糊糊的粘液,吃之前要衝洗乾淨,此外,因為它的棲息環境是海底沙地,所以有一些體內會有沙子,買的時候要買“吐”好了沙子的。

  花螺

  ▲花螺***俗稱:東風螺,南風螺,海豬螺***對水溫要求比較高,所以儘管這幾年開始有人工養殖的,但是北方市場上還是很罕見。

  原產地: 我國東、南沿海,福建兩廣較為常見。

  特點:花螺的肉比較甜嫩Q彈,海腥味沒有那麼重,是國內外市場近年十分暢銷的優質海產貝類。

  烹飪:花螺肉質鮮美、酥脆爽口,除了一般的白灼、辣炒、醬爆之外,還可以冰鎮

  ***還有一種冰鎮花螺,就是白灼的花螺用冷水浸過之後,放到黃瓜條、芥末和冰塊裡***。

  食用季節:清明前

  錐螺

  俗稱:***豬公螺、九層螺、螺絲螺、鑽仔螺,釘螺***

  原產地: 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均有分佈。

  特點:因為長得細長,錐螺在一些地方被稱為釘螺,但是,錐螺和釘螺是不一樣的,真正的釘螺是一種淡水腹足綱動物,雖然也很細長,但非常小,而且釘螺是血吸蟲幼蟲的中間宿主,是不能食用的。

  烹飪:錐螺一般的做法就是辣炒,因為實在太細長了很難挑出完整的螺肉,所以一般都會用鉗子把尾部的尖尖夾斷,方便入味也方便吃

  海錐

  ▲用鑰匙眼兒別斷尾部就可以吸著吃了。

  俗稱:海瓜子,尖錐,講錐

  原產地:我國渤海、黃海。

  特點: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

  因為便宜量足,大小個頭和瓜子差不多,所以也被稱為海瓜子***但是和福建的海瓜子是不一樣的。***

  烹飪:海錐和錐螺一樣有著細長的外形,吃法基本一樣。

  食用季節:夏季

  海瓜子

  俗稱:麥螺、白螺、海螄螺,海螺絲

  原產地:我國南北方均有分佈

  特點:種類非常多,個體非常小***和瓜子差不多***,花紋有許多變化,肉小但是有嚼頭,肉細嫩,味極鮮,是佐酒佳餚。

  烹飪:可熱炒也可做湯

  食用季節:夏季

  彩虹䗉螺

  俗稱:彩虹螺,刷棋子

  彩虹䗉螺非常小,沒有多少肉,有些地方喜歡拿它當零嘴***用清水煮成一大盆,一家人圍著盆子,一人一根繡花針,嫻熟的挑出螺肉,邊看電視邊吃***。吃完再把殼收藏起來。它的殼有很多種顏色,非常漂亮,備受貝殼收藏者喜愛。

  疣荔枝螺

  俗稱:骨螺、辣螺、苦螺

  原產地:全國沿海均有分佈

  特點:苦螺個頭小,身價不高,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海產,味道奇特,苦中帶甘。

  烹飪:白灼

  香螺***俗稱:響螺,角螺,金絲螺***

  ▲被稱為香螺的海螺很多,其實這種學名為管角螺的海螺一開始被俗稱為響螺,因為它的螺殼大,切掉尾部就能做成號角,後來響螺傳來傳來就變成了香螺。

  原產地:日本海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特點:外型個體大、味美、營養豐富,是高階海產品***響螺價格昂貴,三兩左右一隻的響螺,一斤就得一百多***。

  烹飪:一隻響螺根據不同部位可以作為煲響螺頭與刷響螺片兩種吃法。

  2014年北京APEC峰會的國宴上,上了一道“上湯響螺”,是用響螺片加上湯白灼。

  食用季節:秋冬季節最為肥美

  椰子螺

  俗稱:木瓜螺,瓜螺,油螺,美樂螺

  原產地:臺灣,東海,南海,日本

  特點:這種螺最為大眾熟知的是它可以產“珍珠”——美樂珠***美樂珠目前還無法人工養殖,存世量少,價格昂貴***

  烹飪:椰子螺體型很大,但食用部位並不是很多,一般只吃腹足部分,切成片白灼或者煲湯,也可以蔥燒或者爆炒。

  蠑螺

  ▲蠑螺科種類繁多,在咱們國內常見且可以食用的,就是上圖這種瘤珠螺。

  俗稱:珠螺,雞眼螺,朝鮮花冠小月螺

  原產地:印度洋、東海、南海。

  特點:除了這種漂亮的橘黃色之外,大部分瘤珠螺其實都是青灰色的,大小和一角硬幣相當。

  烹飪:烤蠑螺和醬爆蠑螺都是不錯的選擇。瘤珠螺的口蓋很硬無法穿透,如果烹煮的時候火候沒把握好口蓋沒有鬆開,那就要費一番功夫才能吃到肉了。

  歐洲峨螺***學名:歐洲峨螺***

  ▲這是一種小型峨螺,很多食材網站寫成蛾螺,其實是不準確的。

  原產地:美國東北部、西歐

  特點:歐洲峨螺的肉很緊緻,是鱈魚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北歐諸國、地中海沿岸的幾個傳統海鮮消費國也特別好峨螺。

  烹飪:醬爆峨螺

  卡民氏峨螺

  ▲因肉肥味美,故稱香螺。

  俗稱:香螺,風車螺

  卡民氏峨螺是北方常見的食用螺,容易和紅螺混淆,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其一、卡民氏峨螺的螺口內部沒有紅色底色;

  其二、卡民氏峨螺的外殼上有一條條的凸出的“齒”,這也是它得名風車螺的原因。

  主要產地:中國內黃海北部,以及朝鮮半島、日本北部沿海。

  烹飪:烹飪方法和紅螺類似,出名菜餚:鮮椒響螺片 。

  單齒螺

  學名:單齒螺,俗稱:芝麻螺,香波

  原產地:我國南北潮間帶分佈最廣的貝類之一

  特點:單齒螺常和一種擬蜒單齒螺混居***兩者的外觀上有細微的不同,擬蜒單齒螺也更喜歡溫暖水域,在南方沿海更多見一些。***

  價格:產量大價格便宜

  田螺***螺螄,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蝸螺牛***

  ▲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中華圓田螺等

  原產地:分佈廣泛,各地湖泊基本都能找到

  特點:田螺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質不好的話,容易受汙染,特別是吃的時候如果螺內的大便沒排乾淨,會有很多寄生蟲。

  烹飪:田螺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質足。

  食用季節:夏、秋季節

  雖然日常都把田螺歸為螺螄,但要細究起來,我們吃的大部分田螺都不是真正的螺螄。在田螺科裡有一個螺螄屬,僅在雲南的高原湖泊裡才有分佈,它們才是正兒八經的螺螄。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雲南很多湖泊的汙染,一些特有的螺螄品種已經瀕臨滅絕。

  ▲一種高原螺螄——陽宗海螺螄

  福壽螺

  ▲這裡提到福壽螺主要是因為在市場還是有很多人食用。

  俗稱:蘋果螺,金寶螺,大瓶螺,夭壽螺

  原產地:入侵物種,原產於南美洲

  特點:生長極快,個頭大,是血吸蟲病的中間宿主,一旦加熱不充分就會有染病的危險。

  烹飪:有寄生蟲且口味不佳,不建議食用。

  泥螺

  俗稱:吐鐵,泥螄,泥餈,麥螺蛤,泥螞

  原產地: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沿海等地

  特點:螺肉爽口、營養豐富

  烹飪:可煲粥、熱炒、鹽醃酒漬,經典做法是醉泥螺。

  食用季節:穀雨至小滿節氣時螺肉最為豐滿

  螺的營養價值

  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

  螺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食用田螺對狐臭有顯著療效。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黃疸,水腫,小便不通,痔瘡便血,腳氣,消渴,風熱目赤腫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適宜糖尿病,癌症,乾燥綜合徵者食用;也適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 凡屑脾胃虛寒,便溏腹瀉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 故風寒感冒期間忌食,女子行經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螺的食療作用:

  螺肉味甘鹹、性寒,入脾、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治熱結小便不利、黃疸、腳氣、水腫、消渴、痔瘡、便血、目赤腫痛、疔瘡腫毒。

  螺的食用禁忌

  螺肉不宜與中藥蛤蚧、西藥土黴素同服;不宜與牛肉、羊肉、蠶豆、豬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類同食;吃螺不可飲用冰水,否則會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