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菜名的命名方式與技巧

  菜餚的命名往往與所用的原料、烹調方法、色彩、質地、口味、及形體特徵有直接的聯絡,那麼對於烹飪的菜品你知道有哪些取法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菜名的命名方式,希望能幫到你。

  烹飪菜名的命名方式

  以形象命名

  這是強調菜餚的形象特徵,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注重菜餚的藝術造型的效果,例如:獅子頭、龍船送寶、松鼠魚、葫蘆鴨。

  以素菜形式命名

  這是將菜餚做成葷菜的樣子,滿足少數人心理,以享口福,例如:素海蔘、素雞、素魚圓、素钁魚。

  以蔬果等作為盛器命名

  將蔬果粉絲等製作成食物盛器的外形,用以盛裝菜餚,既是盛器又是食物,例如:如西瓜盅、冬瓜盅、漁舟唱晚。

  以中西結合命名

  強調菜餚是採納西餐原料或西餐烹飪方法制作的,吃中餐菜,體現西餐味道,例如:千島牛肉、吉利蝦排、沙司扇貝、牛排布丁、法式豬排。

  以詩歌名句命名

  強調菜餚的藝術性,賦予其詩情畫意,例如:掌上明珠、百鳥歸巢、一行白鷺上青天、鴛鴦戲水。

  以盛皿和主料命名

  強調加熱盛皿的特色,長時間加熱成熟的菜餚味醇而香,例:羊肉汽鍋雞、砂鍋魚翅。

  以誇張的手法命名

  通過誇張手法,渲染氣氛,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例如:天下第一菜、天下第一羹、平地一聲雷。

  以良好祝願命名

  強調幸福美好的祝願,使人心情舒暢,例如:鯉魚跳龍門、全家福、母子會。

  以藝術造型命名

  強調菜餚構圖的藝術性,使菜如詩如畫,例如:二龍戲珠、瑤池鮮果、游龍戲鳳、金魚戲水。

  以渲染神奇製法命名

  強調獨特的製法引人進勝,例如:熟吃活魚、泥鰍鑽豆腐、油炸冰淇淋。

  以諧音命名

  運用同音的字或詞取代菜餚本身的字或詞,例如:發財魚圓湯、霸王別姬***鱉、雞***、發財就手。

  以宴會主題命名***祝壽和婚慶***

  例如:八仙賀喜***八圍碟***、長命百歲***紅燒甲魚***、安居樂業***鵲巢雙翠***、遠遠流長***阿媽手擀麵***、紅粉俏佬人***枸杞燉金雞***、千絲心心結***雞絲翅肚***、解和好***蓮子百合***、早生貴子***紅棗燉蓮子***、松鶴延年、龍風吉祥***雞球炒蝦球***。

  以歷史典故或傳說命名

  例如:佛跳牆***海味,珍禽在瓦罐中煨制,傳有“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之說***,叫花雞 。

  魚的烹飪技法

  1、使用好油塗抹魚身 再加食材點綴

  在烹調之前,先將魚片雙面刷上特級初榨橄欖油或椰子油,再加入太陽晒過的番茄幹,或用紅椒、羅勒與香蒜點綴。也可以在上菜前,用鱷梨、碎堅果粒裝飾。若需沾醬,也可使用橄欖醬或芝麻醬提味。

  2、新增天然香料 去除魚腥提味

  香料有助於去除魚腥味,例如灑上大蒜及義大利香料的簡單組合,或擠上鮮榨檸檬汁,都是既簡單,對身體健康又無負擔的烹調方法。喜歡辛辣口味的話,可以用新鮮磨碎的生薑、薑黃、碎紅辣椒,或黑胡椒等調味。

  3、與其他食物堆疊 有層次口感

  魚肉烤好或是煮完後,可以加上其他美味健康的食物,醬料底可以使用芒果莎莎醬、鷹嘴豆泥、地瓜泥等,並在上面放上層層蔬菜,搭配炒菠菜、烤番茄、蘑菇、茭白筍等,每一口都有層次,營養也一一送***。

  4、魚煮好放涼吃 別有一番風味

  幾乎所有的海鮮,在煮熟後放涼吃都別具風味。譬如將放涼魚肉加到新鮮沙拉里代替常見的雞肉,就是一道吃得飽又營養的特色冷盤。

  5、加入重口味料理 鮮美解油膩

  簡單將魚烘烤或煮熟後,把鮮美的魚肉加到另一道可口且重口味的菜裡。如煲湯、滷菜、紅燒菜、快炒菜色等,魚肉本身的鮮味,會帶出不一樣的味覺感受,並且能解油膩。

  杭州名菜清湯魚圓4大烹飪技巧

  ***一***、魚茸刮下來,墊著豬皮切:做魚茸要分3步,先是將活魚宰殺後一片二,入冰箱在0-4℃條件下冷藏12小時,取出將魚皮朝下放到砧板上,魚尾用釘子***或刀跟***固定,再另取刀從魚尾部一層層向前刮,刀口要放平,刀刃與砧板呈60度夾角,每一次只刮下很薄的一層魚肉泥,這樣可以去淨藏在魚肉中的細碎魚刺。最後取一張新鮮的豬肉皮鋪到砧板上,將刮下的魚泥放在肉皮上,用刀背砸至魚泥變粘。砸的力度很講究,輕輕砸散即可,不能將下面的豬皮剁穿,以免肉皮碎混入魚茸中。

  鋪豬肉皮的目的是將魚茸與砧板隔開,以免剁魚茸時有細木屑等雜質混入。做魚圓的魚茸一定要剁得很細膩,魚茸要產生粘性,能在刀面上附著最佳。

  ***二***、漲性越大,吃水越多:魚圓要彈性十足,加水添鹽的比例很關鍵。魚肉的品種、生長年限不同,加水的比例也就不同,這主要取決於魚肉的脹性。魚肉脹性越大,吸水能力越強,加的水就越多。海魚中鰻魚的脹性最大,一斤鰻魚肉可加入兩斤半的水,河魚中的白鰱魚脹性較大,每斤肉可打兩斤水。

  即使是同一種魚類,生長年限不同、吸水量也會不同。同一品種的魚,通常體積大、生長時間長的魚脹性偏大,吃水量也較大。

  1斤白鰱魚茸可加1.8斤—2斤水,加鹽25克。

  1斤花鰱魚茸可加1.6斤—1.8斤水,加鹽25克。

  1斤草魚茸可加1.6斤—1.8斤水,加鹽25克。

  1斤白魚茸可加1.5斤—1.6斤水,加鹽20克。

  ***三***、制魚茸:打進空氣去,入水浮起來:好的魚圓***滑嫩有彈性,這跟攪打魚茸、下水煮制的手法有很大關係。這裡以白鰱魚茸為例,講一下魚茸攪打、魚圓成型的過程:

  取白鰱魚茸500克放入盛器,加清水500克、鹽25克順同一方向用力攪打,儘可能多地將空氣打進魚茸中。空氣進入魚茸可增加其膠性,提高彈性和粘合力,魚圓成熟後會更白皙。

  當取少許魚茸放入清水,魚茸漂浮不沉時,則證明魚茸已“吃足”空氣。此時魚茸表面光滑,類似白奶油般站結,而且其中會產生很多細小的氣泡。

  此時再倒入清水500克、薑汁水20克,順一個方向攪勻,最後加入味精5克伴勻。打好的魚茸在10℃室溫下靜置20-30分鐘,可增強魚茸的粘性,做出的魚圓更加光滑。

  ***四***、煮魚圓:小火慢煮不沸騰,透明魚茸變奶白:淨鍋入冷水1500克,將打好的魚茸擠成乒乓球似的魚圓,每個魚圓直徑約3-4釐米。也可以用手擠到球狀的勺子裡,魚圓外形更圓潤。魚圓下入冷水,大火慢慢升溫,水面要始終保持平靜不能沸騰,若水面產生浮沫,則要及時撇去浮沫並補入涼水,靠加入涼水調節水溫。

  大火燒至水溫達70℃,魚圓周圍一圈略微變白後將魚圓翻身,以使魚圓上下成熟度一致。繼續煮至水溫升高到90-95℃,保持此溫度煮5分鐘,魚圓從最初的肉色變為奶白色,用手指按一下能慢慢彈起,此時魚圓已成熟,可以撈出擺入碗中。

  煮魚圓的原湯撇去浮沫燒沸,下入菜心、香菇,調入鹽、味精煮斷生。蒸熟的金華火腿切片擺到魚圓表面,再擺入煮好的菜心、香菇,最後澆人原湯,淋上熱雞油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