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應如何創新

  ?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以人為本”學校管理模式的構建

  1.構建以人為本的師資管理機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有效發揮其作用的過程。其運作機制要堅持以下原則:在學校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就是教師,他們的心理狀態、教學素質對學生和學校都有很大的影響。學校構建健全的人文管理體系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其有效發揮作用。學校領導要走進課堂深入教學第一線,多與教師學生溝通交流,使嚴肅、無情的管理變成充滿感情的人性化管理。學校領導儘量做到關心引導教師,給與教師足夠的信任與支援,對老師的工作給與更多的理解與支援。當發現問題時,領導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尊重老師的人格和工作。構建領導與教師之間融洽和諧的工作關係。多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雙方相互理解、思想一致,以便於開展工作。在這種人性化的管理環境中,教師可以對工作投入滿腔熱情,使領導管理教師達到最佳的效果。儘量滿足教師的物質、生活、精神需求,營造一個愉悅的人性化環境。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智力、體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傳統的教學不止拿分數的高低衡量一個學生優劣,學生的考試分數也成了衡量一個老師的標準。單單以學生的分數評價一個教師是不科學的,使教師和學生均成為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我們應該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衡量標準,評價一個老師的優劣可以從學生、家長、領導、同事的評價綜合考慮。以此來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敬崗愛業更為人性化。這種多元化的測評更能提高教師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2.構建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機制

  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體制的核心內容就是廢棄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首先了解存在學生於中的問題、學生關心的問題、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如此一來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教育學生。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使其行使權力、履行義務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在學生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強自我控制意識,長此以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並能增強社會責任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要盡最大可能的發掘學生的潛能並使之得到發揮,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充分理解、尊重。教師更要了解、關心學生,在心裡、生活、學習中多關心引導學生。

  在學生、教師間建立彼此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和平的良好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非奴隸。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是求職求學路上的伴侶,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學生是一個有感情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性格、追求、夢想。在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尊重他們追求進步和發展的權利。學校配合教師發現學生的價值所在,創造有利條件使其價值有所體現。尊重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張揚個性的平臺,讓學生多彩的個性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多元化、科學化的衡量一個學生,在其發展的道路上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及否定,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營造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

  加強學校的人文精神教育,營造一個平等、創新、競爭、相容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體現了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可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更很好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這樣輕鬆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性格、興趣、能力等得到發展,更能加強學生的創新、團隊合作、獨立等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生在“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薰陶下,能夠提高自主意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總結

  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能夠使學校健康和諧的發展,並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所以以人為本學校管理模式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

  關文章:

  1.淺析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2.2015學校年度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