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類風溼的區別

  風溼和痛風在中老年人群中屬於多發病症,但是在很多時候,這兩種病症在臨床症狀上的相似之處讓大多數人難以分辨,掉以輕心和錯誤的認識,讓很多風溼和痛風病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預防。其實它們兩者病因各不相同,那麼二者的主要區別在哪裡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發病症狀上的區別

  痛風主要發作部位是腳的大拇指和踝關節,有紅腫熱痛現象。類風溼性關節炎受累關節一般以手指關節、掌指、腕關節多見,很少會有發紅或產生灼熱感。

  :併發症上的區別

  痛風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且伴有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類風溼一般是伴有風溼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等,腎臟很少受損。

  :病因上的區別

  痛風是由於體內尿酸過高導致的,類風溼性關節炎都是因自身免疫產生紊亂引起的。

  :患病年齡和性別上的區別

  痛風多發於50歲上下肥胖的男性,類風溼多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

  總而言之,朋友們,切記不可“病急亂投醫”!一定要正確認識痛風,科學合理治療!

  痛風

  1、痛風病變主要累及指趾關節,累及較大關節的不多見,有的患者有“痛風石”,血檢尿酸明顯增高。痛風在首發疼痛後會有一個週期性的變化,疼痛時間因人而異,但最後都會疼痛消失。

  2、痛風常表現為大腳趾痛,在半夜發作,腳不著地,一般會出現紅腫熱痛,與氣候沒有太大的聯絡,臨床檢驗表現為血尿酸濃度高。

  3、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是嘌呤代謝紊亂,從中醫角度說是溼熱阻滯經絡引起關節疼痛,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以男性患者居多。危害痛風病患者會導致痛風石性關節炎,關節畸形,影響行走。嚴重的還會引起腎臟病變,誘發痛風性腎病,急性梗阻性腎病,尿酸性腎結石,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風溼

  1、風溼是一種免疫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多累及膝肘腕髁關節等較大關節,發病時關節明顯有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血檢查通常無尿痛增高。風溼病本身是和天氣的變化有很大的聯絡,疼痛的週期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逐漸消失到下個週期的出現;

  2、風溼病主要是膝關節、肩關節、腰等大關節疼痛,與天氣變化聯絡明顯,臨床檢驗表現為風溼指標偏高,血沉高;

  3、風溼在中醫上稱為“寒痺”,是由於風、寒、溼三邪合而為一體,影響氣血通暢,導致疼痛。

  危害

  風溼病患者不注重保養的話會誘發風溼寒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病、強直性脊柱,導致行走困難。

  這兩種病症雖然都會導致關節疼痛,很多患者初期都過於自信,以為病症會不藥而癒,而忽略了自身疼痛的“警報”。這些都是身體危險的警告,關節疼痛就以為是由於風溼引起,這是極其片面的想法,而且會為健康埋下隱患,往往容易忽略“痛風”這潛藏在疼痛背後的“健康殺手”。專家建議你如果經常感覺到關節疼痛,不要輕易以為是風溼發作,而應儘量去正規的醫院做個全面的檢。

  預防

  痛風: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患者,預防痛風發作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主要包括飲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如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複方降壓片、吡嗪醯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爾等。飲食控制後血尿酸仍高於9mg/dl時,可用降尿酸藥。對於已發生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間歇期患者,應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關鍵是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使血尿酸水平控制達標,此外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控制體重,多飲水,長期鹼化尿液等。

  普遍的風溼病預防措施:

  1、加強鍛鍊,增強身體素質、增強身體免疫

  煅煉是為了加強身體體質,有了好的體質,疾病才不輕易被入侵,所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都可以讓我們的抗病能力變得強大,抗禦風寒溼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溼邪侵襲

  風溼病的預防一個重點是要避免寒溼入身,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在空調下時注意保護裸露關節,在超市或凍室時工作要記得保暖;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特別像一些鄉下,很多人為了幹活而忽略了自己的病情。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風溼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風溼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要想更好的預防感冒,也就像前面所說,要做好身體的煅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6、未病先防

  平時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當的活動專案,如太極拳、氣功、慢跑等,以增強抗病能力,減少鏈球菌感染的機會。注意防寒保暖,適時添衣,謹防呼吸道感染。有條件時可適當改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久居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