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時代的電子書工業設計

  現代所說的電子書一般有兩種含義,一是指e-book,二是指專門閱讀電子書的掌上閱讀器。本文所說的電子書設計,是指區別於傳統紙張為載體的靜態書籍出版物。是通過將書的內容製作成電子版、並配以一定的圖片、聲音、影像等資訊後,以數碼方式記錄在裝置中,然後藉助於特定裝置來讀取、複製、傳輸的新的書籍形式。

  一、電子書產生背景及特點

  電子書的產生,是人們步入資訊時代的必然趨勢。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經改變。網際網路逐步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工具和人們獲取資訊的常用方式。

  因此催生了電子書的產生。電子書的特點是其動態的多媒體資訊和良好的互動性,能有效避免傳統書籍只有靜態的文字和圖片的單一性,集多種感官刺激於一體,調動了讀者的興趣。並通過其可在電腦、手機、掌上閱讀器上閱讀的便利性;網路傳播,方便與人分享的優勢;儲存容量大、便攜、使用方便;相容性好,可以下載到電腦或手持裝置上閱讀,並且適應現代生活,無紙化傳播,符合綠色環保要求,被認為是書籍未來的發展趨勢。甚至有人預言,電子書籍是紙介質書的終結者。

  二、電子書與傳統紙質圖書的比較分析

  電子書區別於傳統紙質圖書,有如下特點:

  1.書籍形態與內容呈現方式不同

  傳統書籍以紙張作為主要介質來記錄文字和圖片等資訊,而電子書籍則是以光磁等新型介質作為書籍資訊的記載媒體。傳統書籍的形態比較固定,其開本,裝訂方式,材質紙張,雖也有創新。但大體上變化不大。都是以印刷輸出為主,紙張作為主要媒介。而電子書需要藉助於計算機顯示器,或手機、掌上閱讀器等電子裝置來顯示其資訊內容。和傳統書籍相比,電子書籍的內容更加豐富。不僅提供文字,還提供活動的影像和聲音資訊,通過專門的閱讀器,電子書籍豐富的聲音,圖形,文字等資訊即可以從顯示器和揚聲器中表現出來。有的電子書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字,圖形,影象,動畫等生動的表現形式,還具有快速檢索和查詢的功能,使資訊傳播更快,電子書籍的誕生使傳統的書籍概念被徹底地更新了。

  2.人們閱讀習慣與思維方式的改變

  電子書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媒體,它的出現將逐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首先,傳統書籍是由抽象的文字元號組成,讀者閱讀時,必須要通過對一定詞語的理解、組織和選擇,需要讀者更多的邏輯和思考,難以從中獲得直接的快感。而影象文字,非常直觀。直接刺激著人的視覺系統,使其更易被理解接受。其次,隨著消費社會的來臨,人們越來越追求感官愉悅,追求新奇時尚和速食文化。而影象性內容更能滿足這些需要。大量圖文書的產生,引導了“讀圖時代”的到來,圖書中配插圖、照片的比例越來越大,繪畫、攝影、插畫越來越多。古典文學藝術、精英文化也不斷地以圖形、圖片的形式,展現給人們。文字似乎成為圖片的輔助和註釋。

  但這種閱讀習慣的改變,最終會導致思維方式的改變。它將使我們面臨閱讀方式改變之後所帶的閱讀心理以及知識接受模式的轉變。這一變化勢必使人們,尤其是伴隨視聽資訊成長的青年一代對於影象、視聽類資訊的依賴加大,而疏離文字類的邏輯表達。

  三、電子書的新特點及其優勢

  1.電子書豐富多樣的傳達方式

  電子書的出現,給書籍設計帶來了風格和形式上的新變化。電視視訊、網路動畫、互動式設計等多種傳達方式都能夠綜合應用於電子書的設計中,從而使電子書的有更強的可讀性,趣味性。電子書的開本可以隨意設定,設計不受紙張開本的限制,大小比例也可以根據,設計師的設計意圖自由設定,版式靈活多樣,能夠充分體現書籍內容和風格。

  2.閱讀操作方便,用途廣泛

  電子書籍通過電腦螢幕閱讀,可以隨意放大或縮小,你仔細觀看某一細部的畫面,也可以全景觀看一個整體的大畫面,讓人感受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還設定了搜尋或查詢功能,能夠讓你快速檢索需要檢視的章節或你想要查詢的地方,上次結束閱讀的地方或隨時調出註釋,以方便你的閱讀和理解,功能強大,便捷。

  由於電子書的便捷性,它除了用於閱讀之外,也可以用來作為引導和展示。比如,博物館可以用它來作為整體介紹和內容引導,還可以用於商業,比如企業宣傳畫冊、廣告宣傳和提案展示等需要,可謂是用途廣泛,前景廣闊。

  3.電子書的資訊量豐富、資訊容量大、成本低

  目前,電子書的儲存媒介主要有:優盤、光碟、手機等移動儲存裝置,以及網路出版物等。電子書佔用空間很小。但與此相對的是,電子書的資訊容量卻相當的大和豐富,集文字,視訊,聲頻,圖形,影象為一體,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同步接收,使讀者更易於理解書籍內容和體會整體的氛圍和感受。

  在成本方面,電子書更具有優勢。傳統書籍經過了排版、編輯、校對、印刷、出版、發行等多個環節之後。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增加;電子書籍的製作成本、使用成本都比較低。你可以在很多網站和共享空間裡,找到供免費下載的電子書,即使有一些因為版稅、智慧財產權等原因不提供免費下載的資料,它的收費情況相比印刷書籍也會便宜很多。這也使他與傳統書籍相比更加具有優勢。

  四、資訊時代電子書設計探索

  可以預見,電子書籍的設計將是數字時代書籍設計的一個新方向。如何使用好這個電子書,這個新媒介對書籍設計者提了更高的要求。

  1.資訊傳達是版面設計的重點

  電子書雖然有不同於傳統書籍的形態和資訊傳播媒介,雖然綜合了文字,視訊,聲頻,圖形,影象等新的表達方式。但它呈現在螢幕,被人們閱讀時,依然是以文字、圖形、色彩這三大傳統設計元素為主構成的,書籍設計者對電子書籍進行的文字編輯,圖形、影象處理,動畫的製作、版式的設計,都是屬於視覺藝術設計。都應該遵循視覺設計一般的原則和方法。但特別要注意的是,電子書設計應以資訊流程設計為主,視覺元素、色彩、影象都應該圍繞資訊傳達來表現,視訊、音訊也是為資訊傳達服務,切不可干擾了資訊的傳達次序性和準確性。

  2.適量設計,避免視覺混亂

  有的電子書,為了博人眼球,採用個各種視訊、音訊,以及炫酷的視覺手段,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感官刺激。孰不知,過度的設計,反而會導致視覺流程混亂,造成視覺疲勞。有序設計,準確把握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視覺手段的適度運用,才能達到好的傳達效果。因此,優秀的電子書設計,應該是書籍內容表達準確,資訊流程清晰,注重書籍文化內涵、藝術品位和設計的人性化。

  3.通過互動式設計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在電子書籍設計上應充分利用互動體驗的趣味性,給讀者創造期待與好奇,使讀者有機會感受到新穎的科技體驗與特殊的情感體驗,展現互動設計動態性與趣味性的特徵。但互動式設計應當適量,突出人性化、實用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