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拆遷協議判定無效

  拆遷是把經城市規劃、土地管理機關批准,將原土地合法使用者及房屋合法使用者及房屋合法使用者遷到其他地方安置,但是也有拆遷協議判定無效的情況。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拆遷協議的相關法律知識。

  拆遷協議無效的情況

  一、簽訂協議的當事人雙方身份出現了法定無效的情形

  1、和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被拆遷人簽訂的拆遷協議,協議全部無效。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含痴呆愚鈍***,常見的是和老年人簽訂,而老年人事後被證明已患老年痴呆症,和未成年人簽訂的情況比較罕見。

  2、拆遷人沒有辦理相關的拆遷手續,不具有拆遷的資格,所簽訂的協議無效;

  3、被拆遷人應當是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權人,拆遷人與不在拆遷範圍內的當事人訂立的拆遷協議無效,常見的是被拆遷人的親屬簽訂協議,但親屬不是被拆遷人之一。

  二、拆遷協議內容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1、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當代管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時,拆遷安置和補償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如果沒有經過公證機構公證的屬於形式違法,協議無效。

  2、拆遷協議內容和拆遷主管部門批准檔案的規定不一致的,協議中不一致的內容無效。

  3、拆遷協議規定的拆遷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面積和安置地點不符合拆遷法律法規的規定。

  4、對於屬於文物保護範圍內的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拆除,依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應當報請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後才能拆除。

  三、簽訂的手段違法

  拆遷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暴力等方式,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所簽訂的拆遷協議無效。這在實踐中主要是拆遷人以給被拆遷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進行威脅,迫使被拆遷人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籤訂拆遷協議。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特徵

  ***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

  ***2***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

  ***3***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

  ***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案。

  ***5***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協議,協議的當事人依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6***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採用書面的形式。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主要內容有: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法律特徵

  屬於法律行為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1]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係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係便不能成立。

  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合法必須性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要有法人資格;承辦人簽訂協議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證明;委託代理訂立協議的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檔案。凡違反法規規定,採取欺詐手段等所訂立的協議都是無效協議。

  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案。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其次是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再就是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雙務有償性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協議,協議的當事人依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採用書面的形式。

  >>>下一頁更多精彩“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