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補償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以及相關的各種勞動法律法規中,洋洋灑灑講了n多解除勞動合同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不僅語言表述複雜,而且也比較分散,故在此總結一下,以給大家參考。
一、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1.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2.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3.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4.單位的規章制度違法損害勞動者利益。
5.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變更勞動合同。
6.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7.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8.單位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者勞動。
9.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
10.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就是加班費***。
11.單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1.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協商一致。
2.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崗後仍不能勝任。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使勞動合同工無法繼續履行,雙方協商未能達成一致的。
5.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6.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7.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要裁員的。
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1.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天通知單位。
四、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1.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勞動者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的。
3.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本單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或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勞動者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6.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 哪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補償
- 冬天北京旅遊最好玩地方推薦
- 電大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電子版
- 動漫人物素描鉛筆畫圖片素材
- 如何從電腦硬碟安裝系統
- 鄉黨委政府春節期間致全鄉人民一封信
- 一句話經典的語錄說說
- 滔滔不絕開頭的成語接龍
- 關於拓展心得體會範文
- 衛校求職信範文
- 憶青春的經典語錄精選
- 優秀護士簡歷範文
- 瑜伽如何堅持長期鍛鍊下去
- 醫務人員培訓心得
- 市場人員述職報告
- 如水的月光閱讀答案
- 企業如何建立智慧財產權戰略
- 電腦總是開機黑屏該怎麼處理
- 大學生轉預備黨員優秀髮言稿5篇
- 不適合佩戴天河石飾品的人有哪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