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脾胃虛弱該怎麼調理
脾胃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影響,脾胃虛弱的人往往比較瘦弱。那麼女人脾胃虛弱怎麼調理呢?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看看吧!
女人脾胃虛弱的科學調理方法
1、調節心情
一個好的心情能夠有效的提高胃口和身體的消化能力。所以脾胃調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腸胃系統正常的工作。
2、科學飲食
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定時、定量的吃飯,並且要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不能夠出現偏食、挑食的現象。出了主食之外,還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的社群,這樣有利於消化能力的提高。
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例如大蒜、油炸食物、辣椒、膨化食品等等,同時生冷食物也要少吃一些,因為這些食物都是比較難消化的。
3、注意保暖
老中醫告訴我們,身體中出現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於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別是現在春寒料峭的時候,脾胃虛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瀉的患者最好在肚臍的地方進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飲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薑茶。
4、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的攝取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
女人脾胃虛弱的飲食調理
1、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2、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
3、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適用於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5、參棗粥
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女人脾胃虛弱的注意要點
到了夏季人們的食慾減退,在加上炎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況且這時人們都喜歡和一些冷飲,如果飲食在不合適,那麼脾胃就會不適,而中醫稱“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能長壽,所以對於脾胃的養護是我們保健的重點,那麼想要知道脾胃好不好,看看這三個部位就知道。
黃面板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特徵。不過,黃色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正常的黃色應當是明亮、潤澤、含蓄的,並且有紅色摻雜其間。如果黃色太過、黃色不及、黃色一色獨顯,或者與青黑等顏色一起顯現,那就是病色。中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負責運化水谷,人吃飯喝水以後,就是通過脾胃消化吸收裡面的精華,轉變為氣血,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人吃進去的飯、喝進去的水,不能正常運化,無法供給五臟六腑營養,於是血液減少了,其結果就是臉色變白變黃。
脾胃出了毛病,症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納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這是脾胃功能減退最明顯的特徵;腹脹的特點是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腹瀉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如果發現自己有這幾種情況,就該懷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儘快就醫。
臉色發黃還分好幾種。一個人脾虛了,面色淡黃,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逐漸出現“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營養身體造成的。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面色發黃且有虛腫。這種表現一般源於兩種情況,一是既有脾虛又有溼邪,二是體內有寄生蟲。比起萎黃和黃胖,黃疸要嚴重得多。黃疸屬於一色獨顯,又是病色太過,病人往往臉黃、身體黃、尿黃,連白眼珠都是黃的。很多肝病病人都會出現黃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臉色發黃,且不太明亮,不太潤澤,基本就能判斷這個人脾虛。這時候還應該看兩個地方,一是看看嘴脣,特別是嘴脣四周的“脣四白”,就是嘴周圍一圈黃白無毛的部位,大約1毫米寬。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脾之華在脣和脣四白。如果脣四白不明顯了,那脾胃功能肯定衰退了;如果脣四白的顏色特別幹黃,說明脾胃功能衰退嚴重;如果脣四白髮黑髮青了,這個人就有生命危險了。
脾虛的病人還要看一個地方,那就是鼻尖,鼻尖的情況能提示病情的發展。實際上人的鼻尖不是尖的,而是有一個小坑。以這個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病重的時候,比如有的人臉上發青發黑了,一點光澤都沒有,但只要他的鼻尖是明亮、潤澤的,就說明他的脾胃運化功能還在,就還能吃飯、吃藥,所以就有救,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另外,如果患病時黃色代替了其他病色出現在臉上,比如由黑轉黃,而且變得明亮、潤澤,說明脾胃恢復了,病情出現了轉機。
脾胃一生都在辛辛苦苦為我們工作,輸送營養,生化氣血,所以飲食應當適量,多吃易於消化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忽冷忽熱,不偏食,注意調整情緒,這些都是保養脾胃的要訣。
出現脾虛,就要調養和治療。古人發明了很多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對於脾虛的人來說很適合,老年人更應該家中常備。另外,把麵粉炒熟了沖水喝也有健脾的作用。治療氣虛的“四君子湯”,也能用來健脾益氣,用黨蔘或人蔘10—15克、炒白朮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