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自己怎麼治療的方法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上,都會遇到一些不愛說話、存在感很低的人,其實這就是社交恐懼,那麼有什麼治療的方法嗎?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社交恐懼症自己怎麼治療,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交恐懼症自己怎麼治療

  轉移注意力。不要過分關注“可能會出醜”“出醜後怎麼辦”,接受自己的缺點,接受自己犯過的錯誤,不要給自己很大壓力,“我一定要做好”“我這次不能再失敗了”這樣的態度往往會導致新的失敗;

  可以每天設定一個交談的小目標。先從你身邊的人開始,家人、朋友、同事,事情可公可私,但是你要儘量多說,延長自己的談話時間,享受談話和交流的過程。之後,你就可以去認識那些你想認識的人,去跟更多的人交往;

  到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微笑,克服平時的厭惡心理,不推辭當眾講話的機會,發言之前深呼吸,告訴自己搞砸了也無所謂,還有下一次。而下一次,你繼續搞砸,那麼仍然還有下一次。對自己寬容一些吧,要像攙扶孩子學走路那樣認真,耐心地對待自己;

  不要苛求完美。用輕鬆友善的心態對待自己和他人,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你當然可以跟他/她做朋友”“一起出去吃個飯多好”,把你願意與人交往的念頭表達出來,結識那些你想結識的人,朋友會讓你的世界更開闊;

  鼓勵自己去參加聚會。給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出現在那裡即可,你就戰勝了自己一次。下一次你可能就跟坐在旁邊的姑娘交換了電話號碼,這會是很大進步。再下一次,也許你也可以當眾講個笑話什麼的,搞搞氣氛。這些真的不難;

  學會傾聽。在做一個表達者之前,做個好的傾聽者,會讓你得到更多人的歡迎,在傾聽別人的過程中,你也會學到更多東西,“原來事情並不是我想的那樣”“他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傾聽會讓你更加寬容,會體諒,包容他人。

  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社交恐懼症是很可能被遺傳的,而且遺傳的機率還非常高。

  心理因素

  社交恐懼症的發展可能來自於個體在過去的社會事件尷尬或受侮辱的經歷,或者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也可誘發該病的產生。

  環境因素

  社交恐懼症的人可能觀察別人的行為,他們恐懼看到某人所發生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行為。此外,父母的過度保護也可影響其正常發展的良好社會技能。

  性格特徵

  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生物因素

  社交恐懼症可能還與5——羥色胺神經遞質的失衡有關。神經細胞在大腦中,神經遞質是特殊的化學信使,並幫助神經細胞移動資訊。如果神經遞質失衡,信使無法通過正常的大腦。這可以改變大腦的方式作出反應,如緊張、害怕,從而導致焦慮。

  社交恐懼症的分類

  對視恐怖症

  主要表現就是在與人交往中,尤其是一對一的交往中,不敢看對方的眼睛,害怕和對方的視線相遇,恐懼和對方對視,始終迴避他人的目光。例如上課低著頭不敢看老師,怕和老師的目光碰上;出行時避開行人高峰時段,或走僻靜小道;走在路上不敢抬頭,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一對一的交談時,躲避對方的目光。

  多數當事人是害怕別人通過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階的、不懷好意的或不道德的心理活動,或是感到對方的目光很凶而恐懼。常見的對視恐怖的物件多是較優秀的異性或較嚴厲的上司。

  紅臉恐怖症

  遇到羞澀的、難為情的或不好意思的情景時,不少年輕人會臉紅或發生其他變化,這是很正常的。而紅臉恐怖症患者則不然,他們不曾遇到那些情景,卻非常擔心自己在公眾場合被人關注或談論,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不自然的表情動作,弄得自己尷尬難堪,因而恐懼社交。

  露醜恐怖症

  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可笑的、愚蠢的、滑稽的、不雅的舉動或事情,如講錯話,講話沒水平,動作舉止不自然,衣著打扮不整潔、不得體,從而影響自己的形象。這種人尤其害怕單獨出現在眾人面前被大家注視,若迫不得已上臺演講或從大家面前走過,則會講話雜亂無章,走路同手同腳,腿發軟,甚至有一腳高一腳低等過度緊張的感覺。重症者往往會當眾暈倒。因此患者會極力避免出現在這種被他們認為可怕的場所中。例如遲到了,乾脆就不進教室。

  被洞悉恐怖症

  擔心自己的想法或內心世界,尤其是“醜陋、骯髒”的一面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經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流露出來被他人瞭解,而使自己外在的、偽裝的良好名聲受到不應有的影響。

  交往恐怖症

  這是比較常見的也是較典型的、較嚴重的一種表現形式。這類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產生強烈的恐懼、焦慮不安,心慌氣短,顫抖出汗,甚至頭暈、噁心、四肢發軟、暈厥。嚴重者拒絕與任何人***除親屬外***發生接觸,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甚至無法上學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