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如何健康飲食高脂血症的飲食療法

  高血脂是老人常見的疾病,而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控制高血脂,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高脂血症如何健康飲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脂血症健康飲食

  1、早餐一碗燕麥粥

  國外有科學研究發現,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麥粥,持續8星期就可使人體血液中“壞膽固醇”濃度降低10%。由於經常攝入燕麥能有效地控制體重和減輕超重者的體重,促進血脂高者恢復正常水平,適合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者日常保健。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燕麥片包裝上明確標示出:食用燕麥片是改善血脂的一種飲食方式,可減少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危險。

  小貼士:煮燕麥粥時水宜稍多放,煮開後宜用文火再煮約10分鐘。如果是老人或青少年,也可加牛奶食用,或在燕麥粥中加入少量瘦肉末調味,這樣烹調不僅味美,而且既降血脂又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證營養均衡,一舉兩得。

  2、午餐半碗豆

  豆製品是優質植物蛋白質的來源,是午餐的首選。豆類也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脂食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食用大豆蛋白以取代動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類,就可以在8周內使“壞膽固醇”濃度降低20%。即使膽固醇水平正常的人,進食較多豆製品也有好處,它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的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小貼士:有的人食用豆類後會產生胃腸道的不適,例如腸道排氣增多或腹脹。防止這一情況出現的辦法是烹調前一定要浸泡充分,浸泡可以使豆類中某些糖類降解,減少對消化道的不良刺激。

  3、晚餐三瓣大蒜

  每天吃3瓣大蒜,持續8周也能使血中“壞膽固醇”濃度下降10%。而且不論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錯。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等營養成分可緩解血小板凝結從而防止血栓的形成,故經常食用大蒜有防治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壓的作用。科學家給大蒜的另一個外號是“血管清道夫”,長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內壁裡的沉積比不吃的人要輕很多,而血管壁沉積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誘因,時間長了會讓動脈阻塞、彈性變差,引起中風或心肌梗死。

  小貼士:大蒜蘿蔔汁可降血脂:大蒜3瓣,白蘿蔔100克。先將大蒜切碎搗成大蒜汁。將蘿蔔除去根、須洗淨,切碎,搗爛取汁,用潔淨紗布過濾,將白蘿蔔汁與大蒜汁充分攪和均勻即可。早晚兩次分別服用。主要治療中老年人溼濁內蘊、氣滯血瘀型高脂血症。

  4、每天吃半個洋蔥

  洋蔥幾乎不含脂肪,卻含有前列腺素A、二稀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等成分。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降低人體外周血管的阻力,具有降低血脂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據臨床營養學觀察,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克左右洋蔥***約半個***,其作用比一些降血脂藥還要明顯。

  小貼士:醋泡洋蔥降脂減肥。洗淨一個洋蔥,剝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大約兩到三分鐘,再將洋蔥放到容器裡,加入五大湯匙的食用醋,然後放在冰箱裡,第二天早晨食用。每天早餐用這種洋蔥佐餐,可有效降低血糖。

  此外,酒糟醃洋蔥風味獨特,是預防糖尿病的絕佳食品。用橄欖油做食用油通常來說,吃油多的人血脂高。但地中海沿岸的居民橄欖油的消費量居世界之首,那裡的人卻很少有肥胖和心血管問題,這要歸功於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

  而且,食用橄欖油後可以增加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的平衡濃度,以保證人體對膽固醇的正常要求,而且還會降低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濃度。

  小貼士:橄欖油能部分抑制胃的運動,這樣,胃內食物會較緩慢地進入十二指腸,“飽”的感覺更加明顯,以便更好地促進消化及營養物質在腸部的吸收。

  5、每週一碗薑湯

  “家備生薑,小病不慌。”生薑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薑辣素、樹脂和澱粉,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等三大功效。中醫認為,早、晚空腹喝1碗熱薑湯,堅持每週1~2次,可收到補氣、提神、改善睡眠之效。有雜誌描寫的錢塘淨慈寺和尚,就是服薑湯40年,顏色如童子,可見薑湯對人體健康的好處。

  小貼士:在空調房裡呆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風寒溼等病邪的侵襲,特別是身體虛弱的老人和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很容易引發肩周炎,可燒製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此法能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6、每週兩次清蒸海魚

  魚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海魚和淡水魚的魚肉脂肪和營養含量有較大差別,海魚肉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70%~80%,具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機制、減少血栓形成等作用。大多數海魚還含有一種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所以,膽固醇高的人可適當多吃海魚。

  小貼士:海魚的做法很多,從營養角度上講最宜清蒸和清燉,保證魚肉中所有的營養不易流失,而且味道鮮美。吃前一定要洗淨,去淨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颳去表皮上的汙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汙染成分的聚集地。

  7、做菜加紅曲

  自古以來紅曲即被中醫認為是極珍貴的保健補品。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紅曲味甘性溫,可以綜合調節血脂,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活血化淤,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心肌梗塞、腦血栓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紅曲在烹調中常用來調味、著色、釀酒。早在宋朝古籍如陶谷雜採隋、唐五代典故所寫的《清異錄》上就提到“以紅曲煮肉”。紅曲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去腥臊、健脾腎、消暑火的作用。

  小貼士:紅曲粉是一種天然紅色素,南方做燒肉或豆腐乳多使用。紅曲是用糯米蒸制後接種紅曲菌種,發酵繁殖的,產品是發酵後的暗紅色糯米,經粉碎後成為紅曲粉。

  預防高脂血症食療方

  1、冬筍炒薺菜

  需要材料很簡單,冬筍300克,薺菜150克,鹽和味精各適量。做法超級簡單的,將冬筍去殼之後切片,放在旁邊備用;薺菜洗乾淨之後,要切碎。炒鍋熱好油之後,將冬筍以及薺菜放進去翻炒到熟,再加入鹽以及味精就可以了。

  2、黑木耳香菇豆腐湯

  平常時候,家裡也會煮這道湯,食材簡易並且做法簡單。那麼這道湯怎麼煮好呢?先來看下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法。

  黑木耳以及香菇各準備10克,豆腐一塊,胡蘿蔔30克,鹽、麻油、味精以及澱粉各適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食材的量可以新增或是減少***。將黑木耳和香菇泡發、洗乾淨,豆腐切塊,胡蘿蔔以及香菇切丁。黑木耳、香菇、胡蘿蔔放入鍋唐莉,加入鮮湯燒開之後,倒入豆腐,加入鹽和味精,然後用澱粉勾芡,最後淋上麻油,一道香噴噴的黑木耳香菇豆腐湯就完成了。

  3、菊參炒肉片

  這道食補,就稍微有點繁瑣,不過為了美味和身體,也是值得拼一下。

  原材料需要新鮮菊花瓣40克,丹蔘10克,瘦豬肉300克,雞蛋3只,雞湯150克,鹽、黃酒、味精、澱粉、胡椒粉各適量。

  將菊花瓣用清水洗乾淨,豬肉要切片,加入蛋清、鹽、黃酒、味精以及澱粉調勻上漿。丹蔘洗乾淨之後裝入紗布袋,放入湯鍋中,加入撇去浮油的雞湯煮沸,再改小火煮一刻鐘,撈出藥袋。在丹蔘雞湯中放入鹽、胡椒粉以及溼澱粉,兌成濃汁。炒鍋中放入油加熱,放入肉片煸炒,倒入雞汁,稍微翻炒一下,撒上菊花瓣拌勻。

  日常降血脂的食物

  大豆

  是人體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也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其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齊全,因而營養價值較高,加工成豆製品後,更易於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大豆油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大豆還含豐富的磷脂、植物固醇、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鉀、碘***等,經常食用可以使血清膽固醇含量下降。它還可以替代主食,由於含糖量極低,尤其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如豆粥等***。

  洋蔥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化學物質,幾乎不含脂肪。洋蔥是目前所知惟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這種物質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還有降低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洋蔥中還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和部分氨基酸,具有降脂、降壓、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預防心肌梗塞的奇異功能。此外,生洋蔥還有廣譜殺菌作用。

  茄子

  茄子皮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有顯著的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功能。維生素P還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改善微迴圈,具有明顯的活血、通脈功能。此外,茄子中還含有大量的皁草甙,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因此,茄子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來說是理想的食物。茄子在腸道內的分解產物,可與體內過多的膽固醇結合,使之排出體外。

  海帶

  可使動脈脂質沉著減少。而海帶中的碘和鎂,對防止動脈脂質沉著也有一定作用。

  植物油

  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為佳。

  玉米

  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甾醇、維生素E等。所以常吃玉米羹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蕈類食物

  主要有蘑菇、香菇、草菇、平菇等高等菌類食物,是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富含天然維生素的健康食品。具有獨特的保健作用,特別是香菇,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可防止脂質在動脈壁沉積。香菇素還有降壓作用,高血壓患者可將香菇煎水代茶喝。

  蘋果

  常吃蘋果可以降低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性,這主要是蘋果中含有的類黃酮類物質在起作用。類黃酮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通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而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此外,類黃酮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可以降血壓,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大家不妨在燉湯品的時候加入蘋果,出來的湯品不僅氣味芬芳,而且有很好的降血脂功效。

高脂血症的飲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