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最佳治療方法

  哮喘是一種具有複雜性狀的,具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疾病。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哮喘的典型症狀:

  1、喘息

  絕大部分哮喘患者有典型的反覆發作性喘息,伴有廣泛而高調的喘鳴音,症狀往往在數分鐘內出現,持續數分鐘或數天,而後自行緩解或經藥物治療後緩解,部分患者緩解數小時後可再次發作,偶有危重的急性發作期患者死亡。但重度發作時也可能是致命的。哮喘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季高發,有夜間或凌晨發作或加重的特點。

  2、咳嗽

  咳嗽經常是哮喘患者最主要的體驗,也是就診原因之一。咳嗽本身是一種防禦機制,有利於機體清除氣道異物和分泌物。哮喘咳嗽為刺激性乾咳,或咳白色泡沫痰。哮喘佔兒童咳嗽病因的首位,佔成年人咳嗽病因的第二位,佔老年人咳嗽病因的第三位。

  3、胸悶

  患者常感覺有壓迫感,窒息感,呼吸困難。哮喘發作時,患者常感覺吸入的空氣充足,就是呼不出去,因此不自主的撅起嘴,呈“魚口樣呼吸”。胸悶可以與喘息同時出現,也可以單獨存在。

  4、其他

  哮喘發作是一個典型的由炎症細胞及介質介導的變態反應過程,因此,患者常常同時伴發身體其他系統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常見的有過敏性鼻炎、面板溼疹等。

  哮喘的治療方法:

  1儘量避免所有型別的β阻滯藥,包括選擇性β2阻滯藥、β阻滯藥的外用製劑等。

  2對於職業性哮喘,在症狀出現後的頭6個月內,如能徹底避免暴露職業性因素,甚至有望完全康復。

  患者教育

  1建立合理的預期,令患者明白雖然哮喘無法根治,但是經過長期恰當的治療,絕大多數人可以獲得有效控制。

  2教會患者識別誘因。

  3教會患者哮喘的先兆、症狀、自我監測和自救。

  4確保患者正確掌握吸入製劑的用法。

  5幫助患者理解緩解發作藥和控制發作藥的區別。由於控制發作藥無法迅速解除患者的症狀,很多不知情的患者對控制藥的依從性很差。患者教育可顯著提高控制藥的依從性。

  6良好的患者教育有助於減少住院率和死亡率。

  藥物治療   治療哮喘的藥物可分為“控制發作藥”controller和“緩解發作藥”reliever。控制發作藥具有抗炎作用,也稱“抗炎藥”,規律應用後可以控制氣道慢性炎症,減少乃至避免哮喘急性發作,控制哮喘發展,穩定肺功能。緩解發作藥具有支氣管舒張作用,因此,也稱“支氣管舒張藥”,通常是在哮喘急性發作時按需使用。

  部分藥物既可通過口服或注射達到全身給藥,也可以通過吸入達到區域性給藥。氣道給藥技術的進步,使得氣道區域性有很高的藥物濃度,而全身作用降低,在提高療效的同時,也明顯地降低全身副作用。

  氣道給藥技術

  1、吸入型糖皮質激素:

  1目前已知的最好的控制發作藥,此類藥物的問世革新了哮喘治療的面貌。ICS只是控制哮喘的病情,但無法根治哮喘。停藥數週至數月後病情逐漸惡化,一般不會出現病情急劇反跳。

  2對各個年齡段和各種程度的哮喘患者均有益處,長期規律用藥可以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和程度,避免氣道的不可逆改變,從而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3與β2激動藥合用有協同作用。

  4長期低劑量400μg/d布地奈德或等效劑量的其它ICS應用ICS是安全的,主要副作用在於給藥的區域性,如聲音嘶啞、口腔白假絲酵母菌感染等,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採用改進給藥技術或者在吸入藥物後及時漱口加以減輕;全身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5大劑量>1000μg/d布地奈德或等效劑量的其它ICS應用ICS時就有可能出現全身副作用,目前已知的有:容易出現瘀斑因為皮下組織變薄、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骨密度降低。

  6沒有證據表明ICS會增加肺部感染的機率;活動性肺結核也不是ICS的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