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為什麼戴帽子

  “刀郎熱”滾滾而來,他給音樂界、唱片工業帶來的震動超出人們的想像。刀郎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文化、社會、大眾心理特徵也值得我們思考。呢?“刀郎熱”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弊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刀郎戴帽子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進場必戴帽子——只因不業餘外型師。熟識刀郎的人都知道,每一次進場他必戴帽子,猶如帽子成了他的貼身之物。那末,刀郎究竟?結果為什麼會必戴帽子呢?是他對於帽子情有獨衷呢?仍舊別有他因?刀郎正在《歌聲傳奇》上註釋道,事先是《十面匿伏》的首映禮,刀郎遭到約請加入,這也是此前始終低調從未現身的刀郎初度正在不雅觀眾面前表態。而事先由於人正在新疆,不業餘的外型師,環境又十分急,故輕易拿了一頂帽子戴上。刀郎還惡作劇道“戴上後創造進來把帽子一拉,沒人瞥見,比擬未便。”

  刀郎-平民歌唱的一次非典型勝利

  刀郎的走紅,緣於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發行。當“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的歌聲在大街小巷迴盪時,我們禁不住重新審視著手中的歌碟,這樣一張薄薄的唱片究竟包含了怎樣的魔力?

  6月10日上午,還在睡夢中的著名樂評人顏峻被記者的電話吵醒,一聽到刀郎兩個字,他似乎立刻“神志清醒”。對於這樣一張火遍大江南北的唱片,顏峻的評價卻簡短到只有兩個字——一般。“這是一張製作成本極低、錄製也很簡單的唱片。從配器、編曲上講這張專輯很普通,甚至它的水準還略低於現在一般唱片公司的平均製作線,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狀態。”

  而著名音樂人洛兵6月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製作水準實在一般,其音樂理念也很陳舊,“聽這張專輯我想到了當年李玲玉等歌手翻唱的《紅太陽》系列,刀郎的翻唱走的還是這種老路子”。

  但顏峻認為刀郎的成功在於他把既有的旋律樣式操作出了新感覺,“他的旋律糅合進了搖滾、新疆民歌等元素,他把這一切拿捏得恰到好處,讓自己的音樂有了個性”。洛兵則把四川老鄉刀郎的成功歸結為他那沙啞的好嗓子,“刀郎的嗓子太抓人了,我真不相信四川男人能有這樣粗獷的、有衝擊力的聲音”。正是這樣的好嗓子彌補了唱片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顏峻對刀郎歌曲進行了深層次分析,刀郎最要命的一點是背離了流行音樂的時尚模式,對底層音樂進行了深入挖掘,讓自己的歌在商業模式下倖存了一點可貴的真實。“他的歌是一種來自底層的聲音,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創作初衷是缺少商業企圖的。一直以來,流行歌壇都忽略了底層聽眾,刀郎對自身的底層氣質進行了很好的開發,實現了平民音樂對商業歌壇的一次非典型勝利。”

  “刀郎熱”背後的流行文化

  一個絢爛而短暫的奇蹟

  煙花綻放在空中的那一刻是美麗的,但是這種美麗短暫得轉瞬即逝。流行文化催生的明星也是如此。2001年的煙花是雪村、2002年的煙花是F4、2003年的煙花是阿杜。今年,輪到刀郎了。等到明年,刀郎依然絢爛嗎?我們是否又在期待下一個煙花?

  “刀郎很快會過去。”音樂人顏峻很乾脆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再低調、再執著,也逃不出流行歌手的宿命,他終究會被新的流行英雄所取代。”顏峻認為,刀郎帶給我們的音樂並無太大的新意,歌迷是喜新厭舊的,當他們對刀郎的沙啞聲音、滄桑感習以為常的時候,遺忘只是遲早的事情。對於刀郎未來的命運,樂評人洛兵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擔心。他表示,刀郎想在樂壇走得更遠,必須對自己的音樂進行突破,而如何有尺度地進行宣傳也將是他面臨的一大難題。

  不過,對於刀郎未來的命運,宋柯持樂觀態度。“刀郎的生存能力很強,他不是普通的歌手,他有很強的創作能力,這足以支撐他在歌壇走下去。”宋柯承認,隨著新鮮感的消失,刀郎的歌迷會有所流失,但是他的音樂會吸引一批固定的聽眾。對刀郎不離開新疆的做法宋柯大加讚賞,“南橘北枳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他必須走一條有個性的音樂之路,這才能保證音樂生命的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