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宗哭竹的典故

  典故詞語在構成成分、構成方式、意義結構、意義形成等許多方面與其他型別的詞語有所不同。小編這裡為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典故介紹

  “孟宗哭竹生筍”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六。後人有詩云: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據《三國志》《吳書·孫晧傳》記載:“除為監池司馬。自能結網,手以捕魚,作鮓寄母。母因以還之,曰:‘汝為魚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三國志集解》:“孟宗時為雷池監司馬。”

  歷史故事來源

  三國時候,吳國裡有個孝子,他姓孟,單名是一個宗字,表字就叫做恭武,是江夏地方的人。他年紀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單單剩著一個母親,年紀已經是很老了。並且生的病症,又是非常厲害,卻常想要鮮筍煮羹吃。這時候冬至節將要到了,筍還沒有生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可以得到這個鮮筍。他就跑到竹林中,雙手抱著毛竹,不覺兩行眼淚簌簌的落下來,竟大大的哭起來了。哪裡曉得他有了這樣的孝心,竟能夠感動了天地,一會兒地下就裂開了,尖尖的露出幾枝筍出來。孟宗就拿回家裡來,做了筍羹,給母親去吃。等到吃完,他母親的病症,竟然完全好了,人家都說這是孟宗至孝的感動。

  孟宗的孝義與他自幼生活在孝道之家有關,相傳孟宗幼小時讀書時特別勤奮好學, 才思敏捷,讀書通宵達旦,被老師視為奇才,認為他是塊當宰相的料,很受老師賞識,就悉心指導,孟宗因此學業大進。孟宗的母親十分賢惠善良,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有一年冬天,天氣寒冷,他母親特地縫製一床又厚又大的被褥送給兒子。人們看到這床超大的被子不解,問其原因,她說:“我聽說在外上學的大多是貧寒人家的孩子,我兒子拿不出什麼來支助他們,我只能做一床大被褥,讓他們擠在一起禦寒。” 在慈母言行的感召下,孟宗求學期間,品學兼優,尊師愛友,很多感人事蹟在學堂廣為傳揚。

  孟宗出生何年已無從考證,他原名宗,因避諱吳國皇帝孫皓字原宗改名為仁,字恭武,三國時期江夏人今湖北孝昌人。曾任吳國監池司馬,豫章太守。孟宗為官清廉,忠孝雙全,後來官至司空史稱孟司空。於建衡三年271去世,在家鄉安葬。孟宗出生在湖北,但他的孝義在望江成為家喻戶曉的典故,其淵源應該追溯到三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