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管理論文範文

  要想做好土木工程管理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就必須對現代質量控制的理念進行積極的引進和利用,從而全面的提升工程的施工質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土木工程邊坡支護技術思考

  摘要:對於土木工程來說,其施工環境相對複雜,工程週期也相對較長,而邊坡支護屬於整個施工過程中前期工作,邊坡支護工作的質量會直接對整個土工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還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工程周圍的地下管道與建築物。本文便以邊坡支護的主要技術為研究基點,對主要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並研究相關技術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土木工程;邊坡支護;基坑

  在土木工程中,做好邊坡支護工作對整個工程的穩定性有很大積極影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邊坡質量的因素排除。因此,在進行邊坡支護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邊坡支護技術的應用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對邊坡支護工作的相關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邊坡支護的主要技術

  在土木工程中,常見的邊坡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錨杆支護,該技術是邊坡支護技術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技術,通常會輔助水泥土牆來提升支護效果,對於邊坡側向有非常良好的穩定效果,但這種技術只適用於6米以下的基坑,對於6米以上的基坑則支護力不足[1]。第二,開槽施工,該技術指的是以邊坡支護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在基坑的四周挖出一定的內槽,通過其內部的支撐力形成擋體,並以此提升邊坡穩定性。第三,土釘支護,該方式具有很高的穩定性,但只能應用於特性土質中,且其水位不能很高,一般應用於12米以下的邊坡基坑中,對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第四,逆作拱牆,該方式是以基坑情況為依託進行拱牆支護的設計,通過拱牆為支護提供更高的支護能力,這種方式主要有區域性與全封兩種,應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適當選擇。

  2主要技術的應用分析

  土木工程中所應用的邊坡支護技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2.1支護方案的制定

  在進行邊坡支護方案制定的過程中,需要以土木工程的實際需求為基礎,以確保邊坡支護方案能夠在施工過程中順利進行。本文以某工程為例,進行邊坡支護技術方案的分析:首先,這項工程運用的主要邊坡支護技術為土釘支護,從方案規定出發,確定土釘深度,從而保證支護強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標準,且相關的施工人員一定要嚴格執行施工要求[2]。其次,對已經成孔的編號以及位置進行準確標記,以方便在支護施工過程中進行識別。再次,由第三方通過拉拔實驗的方式,確定土釘的強度與打入效果,以保證工程質量。最後,科學制定注漿比例,並對外加劑用量進行嚴格規範,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重力灌注的方式,如果出現特殊情況,還可以通過補漿方式進行處理。

  2.2開挖基坑

  這一環節在邊坡支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於在挖掘基坑過程中,很容易破壞工程環境中的地質結構與土層結構,這就提升了基坑的開挖難度,特別是在工程後期,變形或移位等現象非常普遍,因此,需要通過分割槽的方式進行基坑開挖作業,在保證基坑平衡的基礎下進行下一步開挖工作,另外,通過分割槽的方式,還能夠對基坑設計量進行有效控制。舉例來說,某工程在進行基坑開挖的過程中,開槽以後的第一項工作便是對其進行支撐,在確保該區域的穩定與平衡之後,在進行下一步的開挖工作。在挖到與支護邊坡相距8米處,採取分段開挖的方式,25米為一段,這樣不僅方便計算設計量,還能夠提升開挖的速度[3]。

  2.3地質監測

  在進行邊坡支護時,離不開地質監測的應用,其作用在於排除一些對工程不利的地質影響,確保工程能夠保持穩定狀態,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避免變形。該應用對於基坑這部分的施工尤為重要,通過地質監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工程的地質風險,還有利於對合理安排邊坡支護的施工工作,有著非常良好的監控作用。相關人員通過觀察工程環境的地質變化,根據其變化情況對工程方案進行改進,從而提升邊坡支護質量,使其在工程中發揮出更好的支護作用。

  3相關技術的質量控制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土木工程的數量也日益增多,工程對邊坡支護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對邊坡支護技術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也是不容忽視的。邊坡支護技術的質量控制主要體現在工程施工以前與工程施工過程中:

  3.1施工前

  對於施工前來說,需要明確工程的土質特性,從而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將邊坡支護對土質的破壞降到最低。另外,相關人員需要以圖紙為基礎,對施工技術進行一個大體上的規劃,做好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所用的材料與裝置滿足施工要求,從而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質量缺陷。

  3.2施工時

  在邊坡支護的施工過程中,對其技術的質量控制相對複雜,需要在將工程質量觀念表現出來的同時,提升工程的安全控制力,在最大限度上規避工程事故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控制進行分析的途徑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全面檢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現場環境進行實時清理,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工程進度,對技術質量進行重點檢查。第二,技術交底,交底時需要對工作位置明確標記,確保其具有較高的銜接特性,儘可能避免相關程式中存在交叉現象。第三,結合邊坡施工技術,對相關的安全管控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確保其能夠在工程中充分發揮作用,保證工程的施工安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中,邊坡支護技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做好這項工作,能夠確保工程的基礎穩定,併為接下來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創造安全的施工條件。本文通過分析邊坡支護的主要技術,重點研究了這些技術在實際土木工程中的應用,並強調了質量控制對邊坡支護技術的重要性。在土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只有將邊坡支護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夠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成萬龍.分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的應用[J].珠江水運,2014,***17***:71-72.

  [2]婁海紅.水利工程施工中高邊坡支護與開挖技術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4***:121-122.

  [3]周勇,朱彥鵬,葉帥華等.框架預應力錨杆柔性邊坡支護結構設計和施工中的若干問題探討[J].岩土力學,2011,***S2***:437-443.

  二: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施工分析

  【摘要】在現代建築領域,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施工作為建築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土木工程建築中的混凝土施工對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工藝相對複雜,施工涉及的專業較多,如果協調不好各個專業間的施工關係,不僅會影響土木工程施工進度,還會對施工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土木工程建築單位應重視混凝土結構施工,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查詢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措施解決,這是當前土木工程建築行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現實課題。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築 混凝土結構 施工

  混凝土結構是現代土木工程建築中比較常用的建築結構形式,混凝土結構以其自身的優勢對提高土木工程建築的整體性和強度有著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土木工程建築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混凝土結構應用的力度不斷加大,如何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探討。

  1混凝土結構定義及其特點

  1.1混凝土結構定義

  混凝土結構是一種以水泥、砂、石子、水為主要材料並輔助其他摻合材料構成的結構。混凝土結構型別可細分為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

  1.2混凝土結構特點

  混凝土結構的主要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混凝土原材料來源廣泛,取材方便,並且材料價格比較低,比較容易運輸;混凝土結構具有很強的耐久效能和耐火效能;同普通磚瓦結構相比較,混凝土結構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更強,抗震效能更好;混凝土澆灌結構的整體性好,可塑性好;混凝土結構效能比較容易調節,適合絕大部分工程使用;混凝土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講有環保功能,這是因為混凝土可採用粉煤灰、煤泥或者礦渣等作為原材料。

  2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施工存在的一些問題

  2.1混凝土材料質量問題

  混凝土材料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水以及其他外加劑,這些材料在進場前,混凝土施工單位應組織相關的人員對各種材料進行質量檢驗,比如水泥的檢查工作,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對水泥的型號、品種、出廠合格證檢查。砂要根據工程設計要求選擇粗砂或細砂。要控制好砂中的含泥量。石子應檢查其粒徑是否滿足工程設計要求。水應使用自來水,不能使用含有雜質的生活汙水或工業廢水。然而當前部分土木工程建設單位對材料質量檢查工作不夠重視,對混凝土結構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2.2混凝土調配不夠規範

  混凝土在配置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各種材料的比例,即配合比。但是就當前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施工單位在配置混凝土方面比較隨意,比如為了能夠使混凝土拌合方便,隨意的新增水。混凝土內加入過量的水,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因此,混凝土結構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混凝土製作全過程進行規範化管理,從而確保混凝土配置拌合質量

  2.3混凝土在施工中易出現裂縫現象。

  混凝土裂縫按其種類可將其分為表面裂縫、貫穿裂縫和結構深層裂縫三類。但不管是任何一種型別的裂縫存在以混凝土結構中都會影響工程質量。混凝土出現裂縫同混凝土結構施工不按規範規定要求有著必然聯絡。所以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凝土裂縫在工程施工中出現,應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求、工藝要求等進行施工。

  3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

  3.1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會受到外界氣候因素和結構內部溫度變化影響發生不同程度變形,如果混凝土結構變形受到阻礙,其內部會產生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結構的拉應力後變便會引起裂縫問題。

  3.2地基基礎變形引起的裂縫

  基於土木工程施工現場的地質結構具有不確定性,地質構造複雜多樣。如果土木工程建築在開工前沒有對是工程現場進行充分勘察或者勘察的精度不夠,都會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比如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地基基礎為軟弱地基,而在施工前沒有采取相關的地基處理措施,那麼地基在上部荷載作用下會發生不均勻沉降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3.3鋼筋鏽蝕引發的裂縫

  混凝土表層碳化後會對鋼筋造成一定的侵蝕,鋼筋發生鏽蝕,隨著時間的推移,鏽蝕加劇造成鋼筋斷裂,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就會降低,相應地其承載能力也變弱,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則混凝土結構很容易出現裂縫。

  4提高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策略

  4.1加強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管理

  混凝土結構施工單位在採購模板時應制定模板專項方案,儘可能地選用能夠二次使用的模板,這樣可有效節約工程成本投入。嚴格對施工圖紙進行稽核,發現施工圖紙中存在同工程實際不符的地方,應及時進行糾正和更改,避免因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同施工圖紙不符發生設計變更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

  4.2加強混凝土拌制和養護管理

  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的相關配合比要求配置混凝土的各種材料。混凝土在拌合過程中應按照設計中要求的拌合時間拌合,要保證混凝土拌合後均勻。避免因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不均勻影響混凝土功能性發揮,比如混凝土的均勻性差會在澆築施工後出現裂縫。混凝土養護是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混凝土養護不到位,那麼前邊所有施工環節所做的工作都將白費功夫。就混凝土養護而言,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和溼度是養護工作的關鍵。這兩點如果控制不好,混凝土的所承載的拉應力將會變大,進而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

  5結語

  本文闡述了混凝土結構的定義和特點,分析了當前土木工程建築混凝土結構施工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裂縫問題進行了重點探討。提出了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措施。望能夠對相關的土木工程建築單位在混凝土結構施工方面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瓊.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施工技術,2012***06***.

  [2]曹鵬,周遊.建築施工技術控制的具體措施分析[J].現代裝飾,2011***5***.

  [3]謝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

  [4]張偉.土木工程建築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3***02***.

  [5]鍾堅.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措施[J].中國城市經濟,2011***05***.

  [6]袁陽平.試論土木建築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中華民居,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