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知識與技能保育員基本知識

  保育員是幼兒園的重要工種之一,是保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負責幼兒日常生活並協助教師組織教育活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保育員知識與技能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保育員知識與技能

  一、《規程》中保育員的主要職責?

  答:1.負責本班房舍、裝置、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2.在教師指導下,管理幼兒生活,並配合本班教師組織教育活動。3.在醫務人員和本班教師指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4.妥善保管幼兒衣物和本班的裝置、審具。

  二、《規程》中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

  答: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2.發展幼兒智力 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 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3.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保育員在一日生活中應扮演哪些角色?

  答:1.衛生環境的創設者2.幼兒身心健康的保護者3.幼兒發展的支持者:①把環境回饋孩子②把機會還給孩子③把話語權交給孩子4.班級團隊的合作者:①教學上的助手②教育上的幫手③專業成長上聯手5.家長工作的參與者:①專業化的資訊傳遞②隨時捕捉幼兒發展的資訊③家長意見的徵求者和反饋者。

  四、保育工作的特點是什麼?

  答:1.重複性:有很多常規性的工作。2.即時性:有很多來自家長、來自孩子、來自工作,大大小小的臨時性、突發性的事。

  3.創造性:用創造激發對重複工作的興趣,用創造增加受服者的信任度,提高滿意度。4.時代性:適應時代的需求,辦家長和社會滿意的教育。

  五、如何實現新時期保育員角色轉型?

  答:1.樹立現代的兒童觀:兒童是有權發展的人,兒童是正在發展的人,兒童是能夠發展的人。尊重兒童差異性,不用成人的標準去評價幼兒的發展。2.樹立終身學習觀:積極參加園所組織的學習培訓活動,加強現代保育知識的學習培訓,提高保育員專業素質。培養讀書、學習的習慣,勤反思,讓自己的工作複雜變簡單,枯燥變有趣。讓思想走出去,在社會實踐開闊眼界。3.樹立新的自我觀:樹立“我很重要”的思想,要為自己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舞臺,不再認為自己比教師低一等。4.樹立專業化思想,強化研究意識要認識到保育是一門學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來,保持儒雅親和的專業形象,努力達到規範科學的保教水平,樹立關注需要的服務意識,培養不斷反思的研究態度,要有一種科研參與意識,這樣才能讓思想和行為更加規範,跟緊步伐不落隊。

  六、幼兒面板的特點有哪些?

  答:幼兒面板薄嫩,保護功能差,易受損傷和感染,並且 嬰幼兒面板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差。

  七、幼兒視覺系統的正常發育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培養正確的姿勢:幼兒看書時坐姿要端正,桌椅高 度的比例要適當,眼睛與書本應保持1尺距離。用眼時間不宜過長,教育幼兒不要躺著看書,不能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2.注意科學採光:不要讓幼兒在陽光直射或過暗的地方看書。當幼兒畫畫、寫字、閱讀時,柔和的光線應來自左上方,以免造成暗影而影響視力;3.加強安全教育,預防斜視:對幼兒要加強安全教育,不玩可能傷害眼睛的物品,如小刀、剪子、竹籤、彈弓等。不撒沙子,不燃鞭炮。定期為幼兒調換座位,以防斜視。此外,還要定期檢查力,對視力不足0.8***即國際表4.8***者,要及時查明原因,予以矯治。要積極開展有利於培養和發展幼兒辨色力的活動;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不要用揉眼睛,不用他人的毛巾和手帕,手絹要經常洗,預防沙眼和結膜炎。

  八、急性腸炎的臨床特點是什麼?

  答:1.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但以夏季***5~8月***發病率最高2.致病菌主要以大腸桿菌為主。3.臨床症狀:起病較急,大便次數增多,有腥臭味,多呈黃綠色蛋花湯樣或水樣,有粘液,可伴發熱、腹痛、嘔吐。

  九、秋季腹瀉的預防要點是什麼?

  答:1.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把好“病從口入”關。2.受涼受熱,飲食不當,過食冷飲,暴飲暴食都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而患腸道疾病。3.消滅蟑螂和蒼蠅,防止食物汙染。

  十、鼻出血的防治要點是什麼?

  答:1.鼻出血時不要讓孩子仰臥,最好的辦法是壓迫止血。

  壓迫止血大約只需要2-3分鐘時間,鼻部放冰袋冷敷。2.經常出鼻血的孩子,應治療有關疾病,還可在乾燥季節或平時用塗油的辦法預防鼻出血。即用石蠟油、甘油、甘油棉籤塗鼻。尤其是鼻中隔部位,這是預防鼻腔出血的好方法。如果出血量多,用上述辦法無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

  十一、水痘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答:1.病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急性期病人為傳染源。

  2.經空氣飛沫,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或被其汙染的物品傳播。接觸後90%發病,病後獲得終身免疫。全年發病,冬春季多見。患者一般為1—6歲的兒童。3.臨床特徵有:全身症狀輕微,分批出現的面板粘膜斑疹、丘疹,迅速轉化為皰疹並結痂。

  十二、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答:1.病因為腸道病毒感染,傳染源為病人、隱性感染者、

  無症狀帶毒者。2.發病後一週內傳染性最強。主要經直接接觸傳染源或通過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4歲以下兒童易感;春、夏、秋高發期,冬季發病較少。3.臨床特徵有:多突然發病,口痛,厭食,低熱,口腔可見小皰疹或潰瘍,舌、頰粘膜、硬顎等處為多。手、足掌背可見幾個~幾十個斑丘疹,後轉為皰疹,比水痘疹小。2~3天吸收,不留痂。 可自然痊癒,病程為7—10天。

  十三、蛔蟲病的防治要點是什麼?

  答:1.服用驅蟲藥治療病兒和帶蟲者。2.加強糞便管理。3.加強健康教育,廣泛宣傳蛔蟲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常識,做好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不吃生冷和不潔的食物,養成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隨地大小便等衛生習慣。

  十四、晨間活動室清潔衛生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1.開窗通風,冬季開窗至少15分鐘;2.溼式清掃:先用清水將窗沿、桌面、小椅子、具櫃等物體表面抹一遍,然後用消毒液再抹一遍;3.地面清掃後用帶消毒液的拖把將地面、走廊、樓梯拖一遍。

  十五、水杯消毒好放入水杯箱時,應注意那幾點?

  答:1.要用帶消毒液的抹布將水杯箱的格子擦拭一遍再放入

  2.放水杯時,手抓杯把,不能用五個手指伸入杯內去抓;3.放水杯時要檢查一下水杯箱上的幼兒姓名標籤是否脫落或模糊不清;四是水杯放好後,用清潔布簾將水杯箱罩起來。4.準備幼兒飲用水、清潔廁所、備盥洗室用品。

  十六、晨檢內容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一摸:摸頭部是否發燒,兩側腮腺是否腫大。二看:重點看兒童面色、咽部,面板和精神。三問:問家長兒童在家的飲食、睡眠和大小便情況等。四查:查兒童身上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

  十七、幼兒戶外活動每日不少於多長時間?

  答:幼兒戶外活動每日不少於2小時。

  十八、戶外活動時,幼兒衣著方面應關注哪些細節?

  答:幼兒衣著不宜過多。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時,可給幼兒外加一件晴綸棉坎肩參加戶外活動。活動前要檢查幼兒的褲子和鞋帶是否繫好。

  十九、組織幼兒玩戶外大型玩具要注意些什麼?

  答:1.幼兒玩戶外大型玩具必須在保教人員的照顧和幫助下進行;2.保育員玩前要先檢查一下大型玩具是否潮溼、脫漆、鬆動,是否有裂口、翹刺、翹釘等;3.組織照顧幼兒按順序玩,不要擁擠和推打。

  二十、戶外活動尤其應注意意外損傷的發生,請談談您是如何做好戶外活動的安全防範工作的?

  答:1.注意戶外場地的安全,有無凹坑、玻璃、碎磚,如有 嬉水池或帶稜角的花壇,要讓幼兒避開;2.不要讓幼兒去觸弄帶刺的植物或採摘小果子植物,以免誤入呼吸道發生意外;3.不要讓幼兒搬運過重或過大的桌子、器材、玩具等,以免影響幼兒的視覺而發生意外;4.幼兒在戶外活動時,保教人員要全神貫注,不得隨意離開幼兒,也不要聚在一起聊天。

  保育員的崗位職責

  一、負責本班房舍、裝置、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做到每天小掃除,每週大掃除,經常保持活動室內空氣的流通,保證幼兒有一個舒適、乾淨的環境。

  二、按照消毒制度的規定,認真做好水杯、毛巾、碗、筷的消毒工作,認真做好水杯架和飯前餐桌的消毒工作。每天要定時沖洗廁所,做到廁所槽內無汙垢,保持廁所內清潔無臭味。

  三、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好幼兒一日生活,做好保中有教,全面瞭解幼兒的飲食、睡眠情況,保持幼兒儀表整潔,精心護理幼兒生活。

  四、在醫務人員和本班教師指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夏天防暑降溫和防蚊、蠅工作,保證幼兒開水供應,每天擦淨席子。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時拆洗和翻晒幼兒的被褥、枕套、,定期清洗、消毒玩具,保持睡具、玩具的清潔衛生。

  五、妥善保管幼兒的衣物和本班的裝置、用具,防止黴爛、損壞、丟失。

  六、根據本班教育教學要求做好配班工作。

  ***1***保持兒童生活作息制度,貫徹一日生活常規要求;

  ***2***負責夏季室內消滅蚊蠅,冬季室內保暖工作;

  ***3***配合教師進行晨、午檢,協助保健員帶兒童看病,督促教師給幼兒服藥;

  ***4***幫助備課和準備上課及遊戲的材料,參加一定環節的組織兒童工作***如作業、遊戲、值日等***;

  ***5***堅持正面教育,對幼兒耐心細緻,態度和藹;

  ***6***儀表整潔,以身作則,處處做兒童的表率,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

  ***7***努力鑽研業務,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8***保管好本班裝置、用品,愛護公物,厲行節約。定時清點,如有損壞,及時報告總務人員,妥善處理;

  由班長簽字,負責填寫每月領物本。

  保育員工作內容

  一、晨間清潔衛生:

  1、 每天在7點半開窗通風,冬季開窗15分鐘。

  2、 檢查幼兒的茶杯。準備保溫桶的幼兒飲用水。桶可在前一天晚上放入開水,以使第二天有飲用的溫開水。水溫要符合幼兒安全,以滴在成人手背上不燙為好,如過燙的開水要開蓋降溫。

  3、 溼掃溼抹。先用清水將窗沿,桌面,玩具櫃擦一遍,然後再用消毒液擦一遍,地面,走廊拖一遍。

  4、 最後整理。做到不零亂,雜物不亂放。

  5、 盥洗室的準備,為幼兒備好洗手的肥皂。檢查一下幼兒擦手的巾是否齊全。

  6、 廁所的清潔衛生。先用清水沖洗一遍,然後用消毒液再刷一遍。

  二、晨間接待:

  1、 配合老師做好接待工作。

  2、 做到穿戴整齊,儀表整潔,大方,熱情接待。與家長做簡短交談,瞭解一下幼兒在家的情況。檢查一下幼兒的口袋。

  3、 對串病的幼兒或情緒不好的幼兒要特別關照。

  4、 組織幼兒擦椅子,指導幼兒擦 ,但不要過多的干涉和要求。根據情況,不一定每天擦。

  三、幼兒戶外活動中的保育護理。

  1、 每日不少於2小時。

  2、 保育員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注意活動器具的安全,幼兒衣服不宜穿得過多。照顧幼兒按順序玩,不要擁擠和推打。

  3、 幼兒在戶外活動中,保教人員要全神貫注,不得隨意離開幼兒,也不要聚在一起聊天。

  4、 注意戶外場地的安全。

  5、 做操時,保育員要關心幼兒的衣服,情緒。

  6、 保育負責做好活動後的整理和安全防護工作。

  四、大小便的培養

  1、 為幼兒準備敞開式,清潔衛生,安全符合幼兒特點的盥洗和入廁裝置。進食前或入廁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

  2、 組織幼兒盥洗時要維持好幼兒的秩序。

  3、 注意觀察幼兒大小便情況,如有異常要及時記錄或向保健老師彙報。

  4、 保教人員在處理完幼兒的大小便後要用肥皂洗手。

  五、盥洗

  1、 養成幼兒手髒、進食前、大小便後用肥皂洗手的習慣。洗手時教幼兒怎樣捲袖子或往上拉。

  2、 洗手時手心、手背、手指縫到手腕關節活動處都要洗。先用流水淋溼手心、手背等處,然後抹上肥皂,雙手心須搓出肥皂泡後用流水沖洗乾淨,洗完雙手後將小手在水池內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用自己的毛巾擦乾雙手,小幼兒要幫助他拉下袖子。

  3、 對不會洗手的幼兒,由老師幫助洗。

  4、 對幼兒大便拉在身上或腹瀉的幼兒,大便後先換下弄髒的衣褲,然後用便紙擦乾淨,再用海晏河清給幼兒清洗屁股,洗屁股的盆要專用,每次用後消毒備用。洗屁股時由前往後洗,也可用水壺沖洗。

  5、 給幼兒洗時,動作要輕柔,語文要和藹可親,不要留長指甲或容易操作幼兒面板的戒指。對大便在身上的幼兒不能訓斥或埋怨,以免增加幼兒的心理負擔。

  六、早點的安排

  1、 幼兒的早點工作由保教人員相互配合,各盡其責,老師負責組織幼兒有序地上廁所,洗手,呤員負責點心的準備。

  2、 保育員做好點心前的桌面消毒。

  3、 倒牛奶時,保育員必須到每個幼兒位子上去倒。一次不能倒的太多,以杯子的一半為好。並注意第二次新增。

  ☞☞☞點選此處更多精彩的“保育員的基礎知識”


保育員知識與技能“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