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業咖啡館為什麼會火

  最近北京創業街火了一陣,連也親身到其中某家咖啡館喝了一杯,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到咖啡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解讀1:中關村創業者咖啡館曾走出商界新秀

  5月7日,到訪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鼓勵創業者。中關村目前漲幅4.57%,報13.28。到訪拉勾網、3W咖啡,柳傳志陪同。到訪拉勾網、3W咖啡,和拉勾網CEO馬德龍和員工做了溝通。中關村創業者咖啡館一時受到多方關注,那麼就隨著攝像師的鏡頭來探訪北京中關村創業者咖啡館。

  在北京,有一家名叫車庫咖啡的咖啡館,800多平米,五十多張桌子,這是北京,甚至全中國知名的創業聖地。投資人、庫咖啡創始人蘇菂說之所以叫做車庫咖啡來源是矽谷。矽谷很多大型科技公司都是從成本低廉的車庫裡誕生,從1939年的惠普公司到1976年喬布斯製作出世界第一臺個人電腦,再到1998年穀歌創始人在車庫裡研發,這樣的故事激勵著無數的創業者。

  蘇菂說,每年來車庫咖啡的創業者有6萬人次,1200多個創業團隊,舉辦大型活動300多場。從11年成立到現在,有將近130個團隊到了投資,其中魔漫相機拿到了阿里千萬美金的投資,極飛科技業也拿到了千萬美金,還有最近很火的掌遊科技等都是從車庫咖啡走出了的創業典型。創業者在這裡碰撞,尋找財富機會。

  解讀2:北京創業咖啡館,一杯咖啡,一個機會

  “一杯咖啡,一個機會”無疑是對創咖最簡單也是最形象的解釋。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大潮來臨之時,創業不再僅僅依賴於一個辦公空間和看得見的硬體服務,更多依賴的是看不見的軟服務,由此衍生的“創業咖啡”這種創業服務模式便大受歡迎。

  最早源於美國矽谷的創業咖啡自從在北京成立並發展以來,帶動了全國多個省市創業咖啡吧的發展。近兩年,天津的創業咖啡越來越多,從早期的天津創業咖啡、納斯達克吧創業咖啡到最近的津京互聯創業咖啡、1895、凱立達、南開青創園等,都是類似的服務模式。小小的咖啡吧中隱藏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更凝聚了一群草根創業者的夢想。

  創咖服務模式—

  省一半成本多N倍機會

  創投咖啡其根本就是創業服務業,通過一種咖啡吧的形式為創業者提供辦公、交流的平臺。而所謂創業服務業,最核心的意義就是搭建一個服務平臺,能夠為草根初創者提供資金、人脈以及與投資者、同類型創業者溝通的機會。近兩年,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陸續出現了眾多從事該行業的企業,從最早的車庫咖啡、3W咖啡,到最新的起點咖啡、36氪、創客空間等,經營形式涵蓋了咖啡館、科技網站、興趣小屋等,總體發展比較成熟。

  在天津,創業咖啡起步時間不長,近兩年有投資人開始陸續投建,目前形式、活動相對成熟的有5家。之所以選取咖啡館的形式來為創業者服務,究其原因,時間最長的天津創業咖啡負責人認為,咖啡館形式的創業服務主要是為營造一種大眾化、低門檻、輕鬆便捷的創業服務氛圍,這樣創業者更容易接受。

  走進津京互聯創業咖啡,記者看到一層包含咖啡廳和辦公位的場地已經進駐了二十餘家企業,每家企業的辦公位都配齊了桌椅、電腦、印表機等辦公必需設施。記者隨機採訪了其中一家電子商務企業的創辦者,他最直接的感受有兩個:一是成本大大降低。“我們公司共有3個人,如果在外面租辦公室,每月至少要3000多元,這裡每月只需800元,摺合到每天也就是買杯咖啡的錢,還能免費使用水電、網路、辦公用品,能節省一半創業成本。”二是機會。“在創業咖啡,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創業路演、投資人見面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平時也會有一些創業者和投資人來咖啡吧談業務、找專案,對於我們而言,N多機會自己找上門了,我們只要專心做好專案就行。”

  特色創咖大集合—

  北京:車庫咖啡創咖圈有了“金融角”

  北京的車庫咖啡是比較早的創咖機構,標榜的是創業者每天只需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在這裡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這種模式的興起也是後來帶動全國創業咖啡發展的“排頭兵”。

  據瞭解,從2011年至今4年的時間,北京車庫咖啡的發展進入良性迴圈,如今,北京車庫咖啡正式嵌入銀行服務,其與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合作,為車庫咖啡推薦的創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包括公司註冊服務、公司結算服務、企業貸款服務及園區創

  業團隊專屬的信用卡服務。

  車庫咖啡中一家永青永之服裝公司就獲得了北京銀行的資金支援,雖然貸款金額數目是最少的,只有2萬元,但是卻可用於支付採購、人員費用支出,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最主要的是,完全不需要抵押,這就是創咖圈中的“金融角”為創業服務做出的看得見的努力,而對這些均處於起步階段且尚未實現盈利的企業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對於銀行來說也是重大突破和創新。

  深圳:3W咖啡更偏重智慧型孵化器

  3W咖啡作為一家連鎖的創咖機構,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均有設定,與北京相比,深圳的3W咖啡顯得更具有智慧範兒和自由感。

  在深圳3W咖啡***源興科技店***中,記者看到偌大的創咖服務平臺中各個區域安排得錯落有致,一層為咖啡廳、智慧硬體體驗區,二層為會議廳、納斯達克休閒區,負一層為500平方米不斷升級中的3W孵化器聯合辦公場所,正所謂“小公位大夢想”,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沿著樓梯走上二樓,小臉貓、蜜蜂家長會、微坊、實力拍、美廚、車生活、口語陪練專家等在這裡築夢的創業專案均在牆上有所展示,而這專案單憑一兩句簡單的介紹

  就能讓人產生一試的衝動。“深圳本身就是適合創業活動的城市,而且也是智慧硬體的中心城市,所以從這裡的擺設到創業團隊的專案選擇都會有所偏重。”3W咖啡活動專員陳春隆介紹。

  而當記者想要體驗孵化區時,陳春隆介紹了一個快速便捷的到達方式—滑梯,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設定,卻將整個創業咖啡的活潑氛圍凸顯無疑。在孵化區,所有的創業團隊之間彼此相隔卻又彼此相連,整體看是一個大的辦公區,每個部分分隔開又是不同的創業團隊,這樣既有利於他們各自思考自己的專案,也方便彼此之間溝通交流。

  天津:納斯達克吧定位為一級孵化載體

  創業咖啡通過整合本地創業資源要素,為早期創業者搭建起一個具有共享辦公、人才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專案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的創新型創業孵化平臺,這在天津的納斯達克吧***以下簡稱“納吧”***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目前作為納吧創業服務主要管理者的天津南開公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崔曉樂向記者介紹,納吧隸屬於智慧山科技文化產業基地,智慧山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天津市高階科技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地、孵化器的園區定位,並構建起針對創業企業的“三級孵化體系”。其中納吧

  為一級孵化載體。“這是一個純開放的零成本孵化器,主要面向初創科技文化企業和個人,為創業者和投資者之間打造了移動辦公、專案展示、創意交流、高階演講和商務合作的線下高效聚合平臺。”

  作為一個零成本的孵化器,納吧目前主要以活動形式面向創業者開放,譬如邀請創業專家、投資專家走進納吧,組織舉辦主題分享活動;或與園外機構合作開展公益活動。“這其實是個特別多元的空間。在智慧山裡還有許多類似的空間,我們希望不同的人在使用這些空間時,也給空間帶來不同的性格。”

  其實相比北京、深圳等地的創業咖啡,天津的創業咖啡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崔曉樂認為,其實目前天津創業咖啡存在後勁不足、模式欠缺、氛圍不濃厚等很明顯的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比如距離北京太近,從而導致城市創業氛圍的缺失。“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都聚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讓這幾座城市的創業氛圍愈演愈烈,而對於天津人來說,本身外來人口不多,本地人又相對保守,這樣的基礎模式就限制了創業氛圍的蔓延。”

  不過雖然存在一些固有問題,但是天津近兩年的政策支援力度還是很大的,除了在創業服務平臺上的投入,政府也對各個區縣提供了各種創業基金、人才基金等的實際幫扶,同時就城市地域而言,天津相比臨近的北京,創業成本要小很多,而且從高新區、濱海新區等地發展來看,未來的潛力也是很大的,而這些都將成為帶動天津創業氛圍的重要因素。

  解讀3:北京投資創業主題咖啡館受關注

  300多位專業投資人輪流值日、專人接待創業者帶專案上門……近日,東城區首家創投主題咖啡廳“和咖啡”亮相雍和園南側。今後,這裡將以咖啡為載體,以跨界融合的方式搭建創業投資服務平臺,為有意願的創業者及中小企業融資對接提供實質幫助。

  小型會議室、沙盤模擬,與一般的咖啡館不同,“和咖啡”日常聚集著大量高質量的投資人和創業者。作為東方嘉誠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子品牌,和咖啡將致力於在投資者與創業者中打造服務平臺。

  依託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會員活動基地、快樂投資學院固定課堂、學員活動基地、北京市小企業創業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等作為支撐,試營業期間,已有300餘位投資人、500多位創業者活躍在此,參加專案路演和各類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