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來黑白畫畫圖片

  初音未來你知道是什麼來的嗎?你對它瞭解多少?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初音未來的介紹

  初音未來***初音ミク***,華人世界通常簡稱為“初音”,是指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程式為基礎開發的音源庫***暨該程式的資料包***,音源資料資料來自於藤田咲。初音未來於2007年8月31日發行,其主程式是Vocaloid,原只可用於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隨CrossOver Mac 6.1發表而可用於Mac OS X,在GNU/Linux系統上通過修改過的wine也能夠正確執行初音未來。官方表示初音未來擅長1980年代開始的流行歌曲。CRYPTON突破性地在包裝上印刷搶眼的人物肖像,並意指“銷售的並非軟體而是歌手”而達到推廣的目的,其效果十分顯著。隨著“初音未來”聲庫的發售,這種成功的營銷方式大幅改變了電子音樂人對於音樂業的認知和整個行業的格局。

  初音未來的製作過程

  CRYPTON中負責初音未來企劃的職員有三、四人,實際開發的則為佐佐木涉和另一位兼職員工。形象角色由插畫家KEI以動漫風格設計人物及繪畫,選擇KEI是因CRYPTON一位職員佐佐木涉喜歡他“十分有透明感的作風”,在2007年3或4月開始設計,最後發表了共三張插畫,原本計劃其後每月發表新插畫,後由於大出意料的創作熱潮而不了了之。

  軟體由聲優藤田咲提供原聲,選擇的原因是CRYPTON認為藤田咲的聲音十分配合“未來的偶像”。企畫初期CRYPTON是想由正職的歌手提供聲音,然而大多數接到洽詢的歌手基於擔心聲音被複制後的用途以及將來的版權相關問題而拒絕,其後才轉向為接觸聲優,但最初進展不太順利,聲優事務所大多不太明白軟體的用途,其後ARTSVISION答應合作。

  經過考慮近500位聲優***包括動畫配音和旁白***的聲音樣本之後決定起用藤田咲。藤田咲以“清楚而可愛”的印象錄音,錄音時是配合當時播放的音樂唱出一些無特別意義的片假名,過程分兩天進行,共花費六小時,於2007年4月27日之前完成錄音。於6月25日正式公開初音未來的造形,當時只有名字“ミク”,於同年7月12日發表其姓氏“初音”***假名:はつね***。

  “初音”是指“第一次的聲音***初めての音***”、“出發點”、“最初的VOCALOID2”;“ミク”中文稱作“未來”,指“VOCALOID所象徵的將來音樂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