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業咖啡廳評點

  如果你有機會到北京創業街,那你一定要去那邊喝它的咖啡,見見那裡的人。那麼有哪些咖啡廳可以推薦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北京創業咖啡廳:車庫咖啡

  北京的中關村,有這麼一個地方。有人說,這裡是“創業者的烏托邦”,也有人用甜蜜的口吻讚美它是“創業者的初戀”。一位在中關村“混跡”20多年的IT人士,更願意把這裡比喻為“網際網路的江湖”。

  小米公司的雷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這些在中國網際網路和投資界聲名鵲起的“大佬”們,時常會來這裡坐坐。

  兩年多前的一天,穿著T恤衫、牛仔褲和一雙綁著橙色鞋帶兒帆布鞋的雷軍,當著眾人的面,把手裡的小米手機“咣噹”一聲摔在地上,以證明他的產品“很有品質”——就是在這個地方。

  那時,雷軍還不敢用10億元賭注和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打賭。那是一個在2013年年底引起國內商界轟動的賭局,賭的是:5年之內,小米公司能否在營業額上超過“傳統行業”的格力。

  同樣是兩年多以前,一位美國矽谷的創業家來這個地方看,回去後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美國人應該真正害怕中國什麼》。文章裡說:“中國真正的優勢在於下一代——那些從頂級高校畢業後選擇創業的學生身上,他們聰明、動力十足、野心勃勃。”

  很多終日泡在這裡,埋頭寫程式碼或者修改商業計劃書的人,似乎都在等待揣著錢袋子的“天使”降臨在自己身邊。他們中的一些人無數次地幻想,如果資本看中了自家技術和創意,沒準自己就是下一個“雷軍”,或者下一個“馬雲”……總之,是下一個創業傳奇。

  其實,這個地方,是一家咖啡館。

  它坐落於一家“特價房130元/天”的賓館裡,門臉還不如隔壁的一家牛肉麵館醒目。只有站在賓館外面向半空仰望,才能看到灰色的磚牆上面,有一個藍色箭頭拐了彎,朝下指著:“賓館2樓”。

  走近這家賓館,一股牛肉麵的香氣,而不是咖啡的味道,在鼻腔裡瀰漫。北京的深冬,裹著軍大衣的賓館前臺服務員,對著推門而入的人們,幾乎面無表情。那些揹著雙肩包的年輕人,像一陣風一樣,從她的眼前晃過,然後一蹦一跳地衝上樓梯。

  賓館的電梯門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2樓不停。

  爬上電梯不達的2樓,才開始嗅到咖啡的味道。要說裝修的情調,這家咖啡館難以達到一般店面的及格水平。屋頂沒有裝吊頂,連普通的天花板也省去了。通風管道和空調壓縮機近乎暴露在屋頂下,僅僅裹著一層黑色的保溫紙,有的地方還開裂著,就像被太陽暴晒過的瀝青馬路一樣,粗陋不平。

  咖啡館的紅色大理石地磚,經過無數雙鞋子的磨蹭,有些發黑。包裹牆壁的灰色牆紙,有的已經卷邊,部分開始脫落。

  有人評價,這種裝修風格很“後現代”。但這家咖啡館的工作人員說,當初這樣設計,是為了省錢。

  開這家咖啡館的人,名叫蘇菂,今年34歲。將近3年前,他為咖啡店選址,幾乎跑遍整個中關村西區,最終選中了這家鼎鑫賓館的2樓。很重要的原因是,“這裡的租金不貴”,每平方米2元/月。

  不少經常光顧這家咖啡館的人說,這裡怎麼看,都更像一個地下車庫。事實上,蘇菂第一眼看到這個佔地800多平方米的地方時,它本就是一個堆滿貨物的大倉庫。

  對於蘇菂來說,在一間大倉庫裡開咖啡館,反倒符合他的胃口。

  2011年,蘇菂去了趟美國。他開車在加利福尼亞的帕洛阿爾託和聖何塞之間蜿蜒幾十公里的狹長地帶,跑了大半個月。這個狹長地帶,就是著名的矽谷。

  蘇菂專門去“拜謁”帕洛阿爾託市愛迪生大街367號。那裡有一間佔地30多平方米的老舊木質車庫。1938年,一個名叫比爾·休利特的單身漢和帶著老婆的戴維·帕卡德,在這間狹窄的車庫裡,開始創業。

  當時,他們只有一個工作臺、一個鑽床、一套老虎鉗等粗陋的工具,啟動資金有538美元。

  他們在車庫研發了第一款產品,一個測試音訊的振盪器。兩個合夥人以拋硬幣的方式,決定了誰的名字放在公司名稱的前面。就這樣,惠普***Hewlett Packard,即HP***誕生了。

  再後來,愛迪生大街,這條當年不起眼的郊區街道,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個高科技區域——矽谷的誕生地。

  如今,每年有將近4萬人來愛迪生大街參觀,蘇菂就是其中一位。雖然遊客最多隻能靠近“惠普車庫”的鐵門,但這並不阻擋人們觀瞻車庫的熱情。

  北京創業咖啡廳:言幾又咖啡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間咖啡館處處透著濃濃的文藝範兒,是個書店+咖啡店+閱讀室的綜合體。裝修佈置很有特色,感覺安靜舒心,裡面各處都有書可以看,所有書籍按類別區分。為讀書方便,在地上還安置了小墊子,顯得十分貼心。二樓也是個可以交談和看書歇腳的地方。如果住在附近,在這裡很容易可以打發一下午的時光。非書籍類產品售賣區基本都是好玩有趣為主,旋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二樓是一個做讀書分享會的地方,規格算是比較高的,有兩個大的螢幕,座椅的擺放也很舒適。據說在言幾又的規劃中,空間以後會越來越講究,比如從書的區域引導到藝術品區,從藝術品區引導到創意生活品區,而咖啡就是在這裡面起到銜接的作用。你可以拿著咖啡到處走,但凡你能找到的地方都能坐,但凡你看上的東西除了妹子以外都能拍走。

  北京創業咖啡廳:1898咖啡館

  這是一家依託北大校友創業聯合會平臺,由北大一百多位校友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眾籌成立的,國內首家以校友創業為主題的咖啡館,旨在通過連結學校、校友、社會、凝聚多方資源,打造校友創業之家。它以北大建校年份1898年命名的創業咖啡館,它同時也是一個孵化器、一個小型的交易所。前端時間,它在甘肅蘭州建成了第一家分店,同時也雄心勃勃,準備把分店開到美國矽谷、歐洲、日本等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