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家政業創業的分析

  大學生走進家政產業,尋找創業良機。為此,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與發展,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二產業的比重逐步縮小,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越來越大。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天津、上海、重慶、瀋陽等9個城市,對發展家政服務業擴大就業問題進行的系統調查顯示,9大城市共有23.96萬人,分別以全日工、半日工、小時工等方式從事家政服務,其中城鎮從業人員佔56.1%,農村富餘勞動力佔43.9%,女性比例高達85.1%!有30%的人在上崗前接受過家政服務業務培訓。家政服務機構的形式多樣,有社會團體開辦、企業自辦、集體和個人開辦等多種形式,其中又分為家政服務中介機構和家政服務公司兩種型別。

  董蘊丹是一位財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糧食部門工作,於 1999年下崗。生性不服輸的她,眼睛瞄準了家政服務行業。她去北京,專門接受美國家政服務理念的培訓,在這期間,把全新的管理理念引進遼寧。在她的身邊迅速聚集起12名大學生、4名研究生。從最初的小打小鬧,到現在的23個家政服務連鎖店,市場越做越大。2006年3月升級為擁有“管婆兒”品牌的家政服務管理企業。時下,它是遼寧第一家中國家庭服務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瀋陽市指定的再就業基地。基地集就業培訓、就業指導、就業安置和社群家政服務為一體。

  創業拉動就業和再就業。作為從下崗走過來的總經理董蘊丹,深諳社會上眾多姐妹們與自己當初一樣的憂愁和苦惱。公司通過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加強對員工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每年有4000多人接受了公司的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使失業人員重新走上了再就業崗位。截至去年末,“管婆兒”直接或間接安置下崗人員1.2萬人次,為化解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穩定,建立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

  篇二

  目前,瀋陽市從事家政服務的各種公司有2000多家,從業人員數以萬計,家政產業的蓬勃興起,有效解決了居民的實際困難。但是相當一部分家政公司存在諸多問題,如派出的保姆不能滿足使用者的基本要求***不會使用煤氣灶、家用電器等***、個別年齡偏大或出現童工,更有甚者不辭而別、盜竊居民財務等。此外,無照經營的家政公司比比皆是,使得大部分居民在選擇家政公司時顧慮重重。

  其實,中國的家政市場非常龐大,並且正在快速持續的發展。時下,省內一些家政服務公司或涉足家政服務的中介公司中,規模小的只有2至3名員工,規模大的也只不過是10多名員工。家政市場普遍存在著企業規模小,經營不規範;家政服務員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家政服務機構檔次不高;缺乏有效的法律規範,家庭用工安全隱患大;家政服務員社會地位低,導致家政服務市場供求關係的失衡等問題。

  面對巨大的社會需求,“小、散、亂”原始狀態的市場管理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管婆兒”最明顯的特點是實行“員工制”。公司與政府“聯姻”,員工由社群推薦,一般的家政服務員每天***或每週幾天***到公司“上班”,然後進入居民家中服務。上崗前要經過嚴格的技能培訓。員工由公司付給工資,享受各類保險。隨著服務水平的提高,員工工資從最初的500元到1500元,甚至更多。業內人士評價,規範化、科學化的家政服務業,預示著新的家政產業革命的開始。

  篇三

  近些年,隨著國有企業紛紛改制,社會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壓力較大。據不完全統計,到2004年末,全市離崗職工25萬人。

  瀋陽市政府通過多項優惠政策的引導不斷促進再就業工作,包括通過社群為再就業個人提供貸款擔保等有力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據勞動部門統計,2004年該市開發就業崗位15.2萬個,實現就業和再就業22.4萬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大齡就業困難群體2.1萬人。當然,再就業缺口仍然存在。如何為再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既是政府部門一直思考的問題,又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5月18日,皇姑區推出“以創業拉動就業‘亮點工程’”,以“管婆兒”***中國***家政服務連鎖機構為主體,為下崗人員提供創業平臺,採用連鎖加盟的模式,使下崗人員走上成功的創業道路。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家政服務行業屬於第三產業當中的朝陽產業,前景廣闊,如能系統化、規模化的加以管理,必將閃爍出更加輝煌璀璨的光芒。

  猜你感興趣:

1.2017大學生創業政策

2.2017大學生創業補貼政策

3.2017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4.2017大學生的創業扶持政策

5.2017國家最新大學生創業政策

6.2017年適合大學生校園內創業的八大創業點子

7.2017年最新大學生創業政策

8.2017上海大學生創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