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模式的型別及設計原則

  財務管理模式即企業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制,那麼財務管理模式有哪些型別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財務管理模式的型別

  緊密型

  緊密層由核心企業掌握絕對控制權的成員企業組成,核心企業的子公司是組成企業集團緊密層的主要成員。緊密層是企業集團的獨立控股企業,具體分為控股企業***子公司***和租賃、承包企業兩種。其中,控股企業的大部分資本被核心企業所控制,但在經濟上仍然自負盈虧。承包、租賃企業雖然與核心企業沒有產權關係,但因經營權轉移到了核心企業及其子公司手裡,核心企業也掌握了它的絕對控制權。

  半緊密型

  半緊密層由核心企業不掌握其控制權但具有產權關係的各參股企業組成。半緊密層企業是企業集團的獨立法人企業,對其採用受控制的分散的財務管理體制,即由企業集團總部間接的通過對半緊密層企業活動環境的影響二控制半緊密層企業的分散決策,但半緊密層企業擁有獨立的財務決策權,並實行獨立核算,其財務活動不納入核心層企業統一財務計劃,也不納入合併報表的範圍。

  鬆散型

  鬆散層企業不掌握其控制權,但具有契約或協作關係的成員企業組成,鬆散層企業是企業集團的獨立法人企業對於其採用完全分散的財務管理體制,即鬆散層企業完全分散的行使財務決策權,進行獨立決策、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分散管理。

  財務管理模式設計原則

  1、 集權,分權適度原則。集團公司財務總部集權過多,會影響子公司的理財積極性,但分權過度,也容易出現先失控現象。通常的選擇是首先保證集團公司財務總部集中必要的財務管理許可權,特別是重大財務管理決策權,在此基礎上實行適當的分權。

  2、權責利均衡原則。分權能否達到目的,與權責利關係處理密切相關。給予子公司,分公司的許可權大,但承擔的責任小,就容易產生濫用權力的現象,反之,給予的許可權小,但承擔的責任大,則不利於調動子公司,分公司的積極性,因此權責應是對稱的,均衡的。

  3、 機構的設定要與集權分權的程度相適應的原則。集團內各成員企業及其下屬單位的財務管理機構設定哪些職能部門,應與享有的財務管理何承擔的責任相適應,這也是財務部門履行好職責的重要保證。

  財務管理模式組織部門

  一個理想的企業集團財務組織應該是集權分權適度,權責利均衡,多級分層分口控制系統。所謂多級分層分口控制系統,從縱向看在成員企業間存在著"集團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的多級控制關係;而在每個成員企業內部存在著"公司總部+分公司***或事業部***-分廠***或車間***"的分層控制關係;從橫向看,在每一控制層級中又按其職責設定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資金,成本的歸口管理和控制。

  具體講,第一層級控制設在集團公司財務經理直接領導下的集團公司財務總部,負責整個集團的資源分配,資金適用,投資管理等,總體計劃的安排。財務總部為履行職責至少要設定如下職能部門。

  融資策劃部:主要職責是研究,策劃企業集團的籌資方式,籌資渠道,投資方向,投資方式等戰略問題和重大財務決策問題,是企業集團的投融資中心。

  成本策劃部:負責集團戰略性成本管理,主導產品的成本策劃工作,制定內部結算價格,同時對分工協作單位***子公司,分公司,關聯公司***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進行必要的業務指導。

  財務預算部:負責集團公司財務預算的編制,預算執行過程的控制和分析,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等。

  營運資金管理部:主要負責集團公司與外部及內部***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集團公司與一般成員企業間的往來結算,貸款事項及運營資金收支平衡的管理等。

  二級控制一般設在集團公司的有獨立的對外經營權的分公司及控股公司,它們屬於企業集團的利潤中心,在集團公司總體計劃內安排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並可在一定範圍內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和銷售,並建立與其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機構。

  第三控制級在作為生產單位的分廠,車間或站隊及其它費用單位,它們一般屬於成本控制中心,對本單位的責任成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