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用加權平均法總係數怎麼算

  績效工資分為廣義績效工資和狹義績效工資,廣義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下面小編來告訴你績效工資用加權平均法總係數的計算,希望能幫到你。

  績效工資用加權平均法總係數的計算

  績效工資基數為1000元,丙的係數為1.2***該職工績效工資即為2200元***,績效總分為100分,其中一些是因為個人原因所扣的,乙的係數為1。***所扣的2分.0.5?怎麼算合理?

  以下公式是否可以解?

  部門績效分值=績效工資總額/?怎麼解,但計算到了部門裡,該部門共有3人本月該部門得分為98分?是否合理,甲的係數為2。***請問該部門的績效工資總額應當是多少

  匿名 2012-10-29

  5+1****0,以此類推,換算成係數是0.98=4606***元***

  式中:98分是百分制,所以。

  但你的問題裡沒有講各部門的係數和得分?

  1000****2.2***該職工績效工資即為2200元***,乙的績效工資是1500;∑***部門總係數*部門考核得分***

  部門績效工資=部門績效分值*部門總係數

  公式正確,丙的是1000

  加權平均法的定義

  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數的觀測值並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預測未來期間該變數預測值的一種趨勢預測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價格,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加權平均法的公式

  加權平均法是指標綜合的基本方法,具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加法規則與乘法規則。

  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一個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購入存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購入存貨數量***

  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預測裡,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長期趨勢變動。

  如何確定績效工資標準

  目前尚無一個行之有效的、各方達成共識的績效評估辦法,這也是績效工資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專家普遍認為,首先,事業單位的績效評估辦法不能變成簡單“計工分”的形式,要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在規範事業單位工資、津貼制度的同時,逐步形成合理的績效工資水平決定機制、完善的分配激勵機制和健全的分配巨集觀調控機制。

  第二,績效管理應該更多關注員工內在的積極性,讓他們有發自內心的對單位的熱愛,有發自內心的主人公感覺,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責任感。

  第三,績效工資改革應該規範事業單位本身的經費使用,使得其更專注於“提高公益服務水平”。

  實施績效工資的條件

  績效工資的實施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包括:

  ***1***工資範圍足夠大,各檔次之間拉開距離;

  ***2***業績標準要制訂的科學、客觀;業績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結果應與工資結構掛鉤;

  ***3***有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支援業績評估系統的實施和運作,使之起到獎勵先進、約束落後的目的;

  ***4***將業績評估過程與組織目標實施過程相結合,將工資體系運作納入整個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運作系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