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名人成功事蹟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網際網路+ 時代,新一輪網際網路創業浪潮正在形成。那麼下面就讓小編分享關於的內容,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現在有很多的人因為相同的原因結識相伴在一起,有著共同的理想,進行創業,

  “吃貨”瞄準市場空白髮力爆紅深大

  廖修宇所學的物理專業偏理論研究,但他並非學霸。大三期末考試前,一位朋友大快朵頤了小廖做的水果沙拉後意猶未盡地說:“你這個手藝應該拿去賣錢啊!”

  言者無心,一直想創業的廖修宇卻有了主意。“學校裡面有賣水果的店鋪,也有做水果沙拉的餐廳,但還沒有把水果沙拉送上門的服務,而且他們做的沙拉沒我做的好吃。”在此之前,小廖在學校開過餐館、幫人倒騰過衣服,還開過網店,“要麼是小打小鬧,要麼是給人打工。”他還在深圳大學一個名字非常“高大上”的學生創業實踐社團——“亞太學生企業家協會”當負責人,“其實創業的是少數,大部分人就是弄個分享會,拿著雷軍、馬雲什麼的故事過乾癮。”上個寒假,小廖拉來社團裡另外四個同為“吃貨”的學弟學妹,開始醞釀創業的“巨集圖偉業”。

  伴隨新學期開學,“水果甜心”招兵買馬正式上線。其實這個專案就是自建廚房和物流,通過微信推廣等網路銷售,讓兼職的大學生送貨員將一盒盒切好的水果或沙拉送到客戶手上。但沒想到服務一經推出很快在學校爆紅,到期中考試的時候,小廖儼然是手底下有上百號人的小老闆,月銷售額也已經高達五萬。

  靠“講故事”開啟科技園市場

  “佔領”校園後,小廖和他的小夥伴們盯上了深大旁邊“蛋糕”更大的科技園市場。

  “我們一開始不懂怎麼去俘獲那些白領客戶的心,”廖修宇說,“最開始我們採取派單、優惠等粗放的營銷方式,效果很不好。”出了學校,市場競爭就更激烈了,布點密集的百果園等企業也為客戶提供了現場選水果、切水果的服務。“我們的供應鏈不如他們、運營成本又高於他們。”

  於是,小廖團隊把自己溫情滿滿的創業故事印上傳單、發在微信公號上,“我告訴客戶我們是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對產品和快樂有極致的追求。”同時,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水果甜心”轉型主打西式冷餐配送等多元服務。

  “他們最初是好奇,後來是感動,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極易在南山區科技園引起共鳴。”一位客戶在微信平臺的互動中告訴“水果甜心”的主頁君,“水果甜心”的創業故事讓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租住農民房、有朋友有激情的創業歷程,“我把你們的故事告訴我的員工和夥伴,現在他們不少人也成了‘水果甜心’的忠實粉絲。”“水果甜心”六月份在科技園的銷售資料已經突破五萬元,現在小廖整個團隊月銷售額高達十萬元。

  做生產快樂的“創二代”

  其實,廖修宇的父母是企業主,小廖是家中獨子,“他們一直希望我去繼承家裡的服裝公司,卻沒想到我走上和賣衣服南轅北轍的創業之路。”在這個與家族企業的經營範圍毫不搭界的商業領域,小廖“沒爹可拼”,本是可坐享其成“富二代”,卻成了地地道道的“創二代”。他告訴記者,他現在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賺到的錢自己一分不留,全部拿來進行下一輪投資。

  家裡對小廖的創業“不轉發、不評論、不點贊,也不遮蔽。”小廖說,“他們那輩人覺得我這是小孩過家家成不了大氣候,但另一方面也好奇我最後能折騰出什麼東西。”

  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廖相信“體驗消費”和“粉絲經濟”,現在他們團隊的主要著力點是做線下活動。小廖認為,他的“員工”絕大多數是學生,“兼職也不光是為了掙錢,主要是圖一樂、認識朋友,”而他的客戶也都是新銳的年輕人,“我們會多策劃諸如吃貨分享會、單身派對之類的活動。因為我們如果僅僅立志於送外賣就沒什麼意思了,我們更希望為大家生產快樂和正能量。”

  現在創業賣產品要尋找更多的銷售渠道,而且微信營銷有著非常廣闊的資源,讓人們的盈利變得更記得豐富了,微信營銷,名符其實的好的產品銷售渠道。

  二

  只需動動手指呼叫“菜小二”,就能吃到各種組合的新鮮美味水果,還可免清洗免切,在重慶郵電大學,學生們就能享受這樣的服務。頭戴小二帽,腳踏摩托車穿梭於各個宿舍樓之間,“菜小二”團隊成員為學生送去了價廉質優的水果杯。

  實驗室聊天聊出創業想法

  團隊成員個個都是“牛人”

  姜軍和王健樂是“菜小二”專案的兩個股東,都是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生二年級學生,“菜小二”的創業想法來自兩個合夥人一次在實驗室的聊天。

  12月的一天,王健樂在實驗室做實驗,姜軍給他送吃的,看見王健樂在寫東西,姜軍很好奇。王健樂告訴他自己想做社群生鮮蔬菜配送的想法,這一下激起了姜軍的興趣,與王健樂不同,姜軍想的是做高階寫字樓的生活服務配送。但這個想法只是放在腦袋裡面,他們沒有付諸實踐。

  1月,兩人決定一起創業,不過創業服務的物件不一樣,於是兩人先對市場進行了分析。因為對學生市場很熟悉,目標人群最終鎖定在整個郵電大學,配送暫定為水果,做好了再拓展至生鮮。

  專案確定後,接下來他們開始著手組建團隊,2月,“菜小二”成立,他們找來了一批大學實驗室裡的技術達人,做網站、APP、微信平臺的技術研發、運作,還劃分小二事業群、前端、後臺、產品、安卓、IOS、遊戲等。重慶郵電大學附近一個80多平米的套間是他們的創業基地。

  目前,“菜小二”團隊約有20人,從研究生到本科生,聚集計算機、經管、傳媒、通訊、軟等專業的各大牛人。

  目標鎖定“水果杯”

  網上下單線下配送

  想吃水果,吃兩個太多,吃一個不過癮,想吃多種水果,又怕每一樣買點吃不完容易壞,去買路邊的拼盤水果,又擔心衛生問題,這讓這個團隊看到了商機。

  在“菜小二”的網站,看到他們所銷售的產品分成個人套餐和商務套餐專區。價格最高的是“女神套餐”水果拼盤,包括桑葚、芒果、木瓜、聖女果、草莓、火龍果等,還有“英語不掛科”等等奇特的名字。專案成員焦運森透露,各種水果製成的水果杯都是他們在非常乾淨衛生的環境下切好、裝盒的,因為品種多,價格低,外面根本買不到,所以生意非常好。

  據瞭解,水果都來自批發市場,水果杯售價最低6元最高18元。創業之初,由於每天的量不算大,只能在菜園壩水果批發市場批發水果,水果只能一件一件拿,有時會產生積壓,對於他們來說,成本不小,當水果店老闆知道他們是大學生創業時,就決定給這幾個小夥子免費配送水果。如今,“菜小二”發展了一年多,在重郵非常有知名度,現在他們的月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2萬元。

  立志做水果速遞O2O網站

  還將走進其他高校和社群

  目前“菜小二”通過網站和微信24小時接收訂單,但送貨時間只有兩次。通常當天下午兩點前的訂單,“菜小二”會在17:45-19:00的放學時間送貨上門。而下午兩點後的訂單,則會在第二日11:45-14:00午休時間送貨。

  “今年我們主要是要解決物流的問題。我們已經在校園租下了一個實體店進行售賣,同時作為學生網購的自提點。”焦運森說,他們的團隊已經在著手建設“菜小二”的微信***,預計今年上半年執行。

  據介紹,“菜小二”也在嘗試與學校和企業合作,為學校會議、企業的餐飲會提供水果定製服務。他們去年就曾接到一個2000元的企業訂單,現場為賓客製造水果花束、拼盤等服務。

  除了電商業務,“菜小二”還有一個SOFT研究院,主要是負責APP外包的業務,此外還有一個0.01設計室,主要涉及海報設計、廣告牌製作等業務。這兩部分業務去年貢獻了30多萬元的營業額,這些資金都會成為“菜小二”未來拓展的資金。

  “電商市場競爭很激烈,而‘菜小二’目前定位是走高校路線。我們計劃把‘菜小二’的模式複製到重慶的各大高校,類似於大學聯盟。”焦運森說,在團隊設想的“菜小二”藍圖裡,首先是順利走入各大高校,隨後是向中小學、社群建點發展,立志於做水果速遞O2O網站,夢想成為生鮮電商大亨。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