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編輯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公眾接觸媒介時間的增多,新聞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文化資訊的載體,塑造了人們的文化觀念和文化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電視新聞編輯藝術傳播效果分析 》
【摘要】文章對電視新聞編輯的藝術進行了粗淺的探討。從邏輯、視覺、鏡頭、聲音、技巧等方面,闡述電視新聞的編輯要領。對提升電視新聞編輯水平,體現良好的藝術性,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編輯藝術;編輯技巧;傳播效果
電視新聞是電視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營口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以新聞立臺,新聞節目佔整個頻道播出時間很大比例。目前,電視新聞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新聞節目的採製和編輯工作顯得極為重要。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電視新聞的編輯藝術。
一、符合欣賞邏輯
選擇、編輯畫面就是捨棄次要的情節,這樣,上下畫面之間有跳動是必然的。但如果能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次序或人們觀察事件的一般思維方法進行畫面的編輯,這種跳動就不會引起觀眾的注意。時間次序要流暢。比如報道今年營口藍旗機場正式通航這條新聞,誰主持儀式,誰代表市委市政府講話,誰代表航空公司致祝賀詞,應按照現場流程剪輯,這樣符合新聞的真實。也可以在領導講話、致辭中間,插入一些現場觀眾的反應的畫面,這樣符合欣賞邏輯,同時也避免了畫面的單調。再比如:一條報道市領導到某大型企業進行工作調研的電視新聞,其中一個鏡頭是市領導手指前方說話,那麼接下來的鏡頭應是領導所指的景物。這樣,符合觀眾所需要了解的領導指的是什麼。在剪輯畫面時,還要注意景別變化的循序漸進。比如第一個鏡頭用全景,第二個鏡頭就用中景,第三個用近景或特寫。剪輯時,要避免同景別相接。畫面景別不同,包含在畫面中的內容不同。遠景、全景等景別大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多,觀眾需較長時間才能看清,所以,遠景、全景的鏡頭可稍長些;近景、特寫等景別小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可簡單明瞭,所以鏡頭長度可稍短些。通常情況下,特寫1-2秒;近景2-3秒;中景約5秒;全景約8秒。在畫面中,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所以,以表現亮的部分為主時,長度可短些,相反,則長些。
二、符合視覺匹配原則
符合軸線規律。任意兩個鏡頭之間都有一條假想的連線,這就是軸線。軸線規律規定,用分切鏡頭拍攝同一場面的相同主體時,攝像的方向應排程在軸線的同一側,否則即為越軸。越軸鏡頭會破壞畫面空間的同一,令觀眾費解。例如,拍攝一組特警在街面上巡邏的畫面,先以軸線一側拍攝一組鏡頭,然後拍一組在軸線另一側的鏡頭,進行比較,會出現不同的畫面效果。兩畫面組接後,將會使觀眾產生視覺混亂。需要注意的是,在畫面剪輯中,遇到拍攝方向不同一,不符合生活邏輯的素材是難免的,可能是不同的攝影師拍攝等原因造成,可以在後期製作中彌補。如在兩個越軸鏡頭中插入一個特寫鏡頭,或者無方向特徵的中性鏡頭,也可以是空鏡頭等。例如:鏡頭之一:汽車往前開;鏡頭之二:中性鏡頭駕駛員開車的近景;鏡頭之三:車往回開。這組鏡頭由於插進了中性鏡頭,觀眾會以為在某處轉了彎,所以再往回開就不足為奇了。而且,當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中性鏡頭時對前一個鏡頭運動方向的印象會漸漸淡漠,再接一個反方向鏡頭就不會產生一種明顯的跳軸感覺。此外,插入空鏡頭亦可緩減跳軸的感覺。比如,一體育教學片中,第一段講籃球訓練,而第二段是排球訓練,中間用一個藍天的空鏡頭,從籃球場轉到排球場,這樣就比較自然順暢。
三、符合鏡頭切換規律
畫面組接的一般規律:動接動,靜接靜,聲畫統一。如果畫面中同一主體或不同主體的動作是連貫的,可以動作接動作,達到順暢、簡潔過渡的目的,簡稱為“動接動”。如果兩個畫面中的主體運動是不連貫的,或者它們中間有停滯的,那麼這兩個鏡頭的組接必須在前一個畫面主體做完一個完整動作停下來後,接上一個從靜止到開始的鏡頭,這就是“靜接靜”。“靜接靜”組接時,前一個鏡頭結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後一鏡頭運動前靜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與落幅時間間隔為一二秒鐘。
四、鏡頭長度適當
如何處理鏡頭長度,要看鏡頭表達的內容是否完整。鏡頭過長令人生厭,過短則讓人看不明白。在電視新聞報道中,因題材特點和節目長度的限制,鏡頭長度一般較短。電視新聞特別是訊息,鏡頭長度最多一兩分鐘甚至更短。
五、正確處理畫面和聲音的關係
筆者認為新聞節目最好是用現場同期聲,增加節目的真實感。剪輯時要處理好解說詞和畫面的關係,對畫面本身已明白無誤表達的資訊,就沒有必要再用解說詞重複註釋一遍。同期聲切忌冗長與雜亂。適當刪除記者的提問過程,只將被採訪者的同期聲編入播出稿,有效壓縮單條新聞所佔時間。如果現場同期聲不是很通俗易懂的語言,儘量改成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加上同期聲字幕,提高傳播質量。在剪輯中還應注意聲音的銜接問題。準確掌握剪接點,可以達到:每個鏡頭在相連時,各個剪接點都選擇得十分合適,在恰當位置剪斷,在恰當位置連線上,那麼鏡頭之間的不斷轉換就能保證動作連貫、節奏鮮明流暢,事件的敘述清晰明瞭。剪接過緊會造成語句密集,缺少抑揚頓挫,給聽者有壓抑感;而剪接過鬆,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就會破壞聲音的美感。當鏡頭內容是為了營造氣氛,表現某種主觀情緒時,選擇剪接點要根據情緒、氣氛烘托的需要,在情緒、氣氛對觀眾感染力最強烈時切換。描寫性鏡頭大多用近景、特寫來表現內在的情緒,剪接點要以表達感情、情緒的需要,以人物在不同情境中喜、怒、哀、樂的表情為依據,鏡頭長度可以對“敘述長度”作適當延長,剪接點拖後,以便宣洩、抒發未盡的情緒,以完整地表現情節含義。情緒、氣氛鏡頭之後,應留下適當的“空白”。如果馬上開始新的解說或音樂,觀眾的情感可能被打斷,從而削弱了感染力。
六、正確使用電視特技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一般不提倡使用特技。因為新聞要求公正、客觀地報道新聞事件本身,而任何特技都是對新聞素材的加工修改和再創造,從而削弱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為求新聞的真實性和增加資訊量,新聞剪輯一般使用硬切,或者一些簡單的特技,例如,淡入淡出或稱漸隱漸顯、化出化入或稱溶出溶入、劃或稱掃、翻頁、停頓定格。
【參考文獻】
[1]《電視新聞學》朱箐著;
[2]葉子電視新聞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篇二
《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方法 》
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媒體在媒體市場中佔有極其有利的地位,傳統電視媒體的競爭力日趨薄弱。在資訊時代,電視新聞行業面臨著極其嚴峻的競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獲得一席之地,電視新聞行業必須要積極推進創新獲得,深入推進改革,緊跟時代潮流,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探討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方法十分有必要。
1電視新聞編輯現狀淺析
電視媒體平臺作為最原始的媒體之一,有著豐厚的觀眾積累,但這種優勢在網際網路全媒體時代並沒有體現出來。相反,隨著資訊化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節目越來越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觀眾的數量並沒有出現增長,反而流失了許多已有觀眾群,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現狀每況愈下。雖然網路媒體的出現的確為電視新聞節目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力,但是電視編輯節目在這種衝擊下節節敗退的原因卻還是歸根於自身。主要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電視新聞內容空洞,電視新聞編輯對於新聞內容仍舊採用傳統的方法,由新聞記者在一線獲取資料,然後在經過層層稽核、編輯,形成新聞播出,這種方法之下,雖然對新聞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但效率遠遠比不上網路新聞,同時新聞內容在層層修改之下,也更加空乏枯燥,不接地氣,難以吸引觀眾。第二,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較為單一,早在上個世紀開始,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就是由主播進行串詞播報,主持人大多表情嚴肅,身著正裝,機械化的在播送新聞。但這種形式難以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千篇一律的新聞形式,讓觀眾表現出十分的厭煩。第三,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度低,許多電視編輯十分缺乏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較弱,在創新度極低的情況下對電視節目進行胡亂創新,不僅不能夠發揮出創新作用,達不到吸引觀眾的效果,同時盲目跟風創新還讓電視新聞節目失去了自身的深度、理性,使得新聞節目不倫不類。
2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
電視新聞編輯的主體是編輯工作人員,他們是電視新聞的重要建設者和創新者,他們的職責就是對電視新聞素材進行收集、組織、策劃、加工以及製作。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素材採集工作一般由攝影記者人員負責,而編輯人員則根據前線反饋的資訊,進行後期的加工和提煉。這就對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除了要具備文字編輯能力以及影象素材的處理能力之外,還要具備組織策劃能力和現場控制能力,在編輯、編排等編輯行為上進行創新,為觀眾提供最具時效性和最有價值的資訊,以滿足他們的資訊需求。要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質量,新聞編輯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意識是一種虛擬的東西,創新意識只是一種思想。然而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如果電視新聞編輯沒有創新意識,那麼創新能力將無從談起。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實際上源於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思維,這種思維是將創新從無到有、從抽象到具象的關鍵。在人類的意識活動中,創新意識是一種富有成果性的積極的意識和觀念,它包括創新興趣、創新動機、創新意志和創新情感等四個方面。創新興趣與創新情感主要來源於對電視新聞的主觀認識,而創新動機和創新意志則主要來源於對電視新聞的客觀認識。
3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為了提高電視新聞的創新,必須切實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只有從思想上改變了電視新聞編輯,才有可能讓這種思想變成執行力。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方法和途徑,要牢牢抓住創新意識的根本,即創新興趣、創新意志、創新動機和創新情感四個方面,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去影響和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
3.1編輯觀念的創新
要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觀念,資訊時代,墨守成規只能夠使得電視新聞不斷失勢,只有勇於創新才能在日益嚴峻的市場中贏得機遇。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電視新聞編輯需要首先做到在觀念上的創新,要轉變傳統的新聞編輯觀念,在各種媒體混合生存的時代,要明確的瞭解觀眾與媒體之間的模式,要切實以觀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努力創新新聞的內容和形式,同時還應對相關資訊進行分類和梳理,以提高新聞的可看性和價值。對於越來越豐富的新聞素材,要進行合理的、科學的整合,為編而採,有的放矢。與此同時,編輯人員要轉變受眾觀念,要積極去獲取觀眾的反饋,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例如微博、微信等平臺廣泛收集觀眾的反饋意見,有針對性的去進行電視新聞編輯的調整和轉變。比如,在人物報道題材方面,報道的典型已不再侷限於英雄人物,再偉大再高尚的人物也都是來源於人民群眾。因此,要將報道的視角轉向普通人物,以普通人物的曲折經歷、感人故事來吸引觀眾,以特定事件的結果來啟發和教育觀眾,這樣才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獲得良好的播出效果,以此來實現新聞報道的目的。
3.2編輯行為的創新培養
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創新動機以及創新意志,才能夠形成創新行為,才能夠不斷的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在這一個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想要提升新聞的創新力,必須要進一步培養其新聞策劃組織能力、節目編排能力以及編輯製作能力幾個方面。電視新聞編輯想要獲得創新能力的發展和進步,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
對於新聞策劃組織能力的培養,需要電視新聞編輯多去一線觀察和工作,與攝影人員、記者一起外出蒐集素材,提升自己對新聞素材的敏感程度,有利於最大限度的利用新聞素材,也更能夠凸顯其新聞價值,有利於編輯提升策劃組織能力。對於節目編排以及製作的培養,電視臺應該組織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積極學習,採用小組形式學習先進節目編排理念以及製作技術等,還可以通過外派編輯人員去海外實習實踐,以獲取更多的新聞製作知識,進一步提升專業素質。
與此同時,做好新聞編輯的編排和製作創新,編輯人員還需要深入瞭解現代社會中電視新聞的一般性規律,瞭解觀眾的接收點。對於新聞編輯來說,電視節目的編排是他們的核心工作,其中擬定播出大綱是編輯部的首要任務。播放大綱是指當天新聞節目的播出計劃,而且任一時段的電視新聞節目都需要有一個內容詳細的節目單。
與節目單側重於具體實施不一樣,播出大綱重在組織。在進行新聞節目的編排時,必須要處理好單位時間與電視版面、客觀時間的關係,這些因素都會對電新聞節目的編排產生一定的影響。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如果有突發性新聞以及來不及進行製作的新聞,需要採取插播的方式,如果新聞很重要,也可以由導播者及時切入。在插播的時候,要在插入時間和插入位置的選擇上進行合理安排,這樣可以避免對原來擬定的節目單造成影響。
3.3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聞編輯是一個綜合度強的工作,在網際網路時代,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需要提升幾個基礎,才能夠進一步形成創新複合能力。當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好,電視臺應該進一步採取各種培訓,來讓編輯人員實現對創新意識到創新能力的轉換。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培訓:多媒體計算機的操作培訓;各類媒體平臺的使用方法培訓;新型寫作方式培訓;資訊整合編輯、處理判斷的模擬培訓等。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