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白手創業故事

  作為一種新的創業方式,網上創業一方面擁有國家政策支援和巨大市場空間,擁有成本低廉和營銷方便的經營優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網上白手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解鵬輝:87年屌絲從垃圾小販到農產品電商

  從高中輟學來北京漂泊,到將自己一手創辦的原創文學網站以數百萬元出售,解鵬輝的奮鬥經歷看起來更像一部現實版的屌絲逆襲史。

  在帝都從一個印刷工人起步

  2007年,高中輟學的解鵬輝,懷揣著對大城市的夢想來到北京。因為沒有學歷,多次求職被拒,為了生存,他去了市郊的一家印刷廠做了印刷工人,每個月500元工資是他全部的收入。

  不久後,北京一份關於建立務工人員最低收入標準的檔案,讓解鵬輝的收入一下子提高到了700元,工資雖然漲了,但工廠日復一日的流水線的工作卻讓解鵬輝對生活漸感迷茫。

  幾個月後,揣著打工掙來的2000元錢,辭職離開了工廠,雖然有著創業的夢想,但他卻沒有思考好想方向,於是此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天都在網咖查詢著創業資訊,餓了便買一盒5元錢的泡麵,困了便睡在網咖。

  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解鵬輝忽然發現,專案還沒有找到,但2000元已經花的所剩無幾。

  在公園吃睡、撿垃圾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轉眼間,就快要過年了。身無分文的解鵬輝覺得此時自己根本沒臉回老家,於是,那一年的冬天,在一個公園的長椅上,他度過了一個人孤獨無助的19歲。

  回憶起這段往事,至今他還感慨萬千。從2007年的11月辭去工廠的工作,到2008年3月份,四個多月的時間,他一直流浪在清河小營的一個公園裡,餓的挺不住的時候就去公園公廁水管喝水,寒冷的天氣經常會使他在夢裡被凍醒。他有的時候希望自己就這麼一覺睡過去。

  公園裡每天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一位乞討的老人給解鵬輝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最開始的時候,這位老人每天在身旁放一個碗乞討,但一天下來,真正給老人錢的人卻並不多。有一天,他突然發現,乞討老人不見了,在公園轉了一圈,他才發現,老人拿著一個破書包在垃圾桶裡撿飲料瓶,又過了幾天,發現,老人在用撿飲料瓶的書包揹著一包報紙在車站賣,解鵬輝發現當她在車站乞討時,人們連幾毛錢都不願意施捨,但當她拿著報紙賣的時候,大家卻不排斥。當看到這一切時,解鵬輝深有感觸,他覺得他還不到20歲,不能就這樣一直頹廢下去,

  後來他詢問了一個收廢品的小販,從小販的口中得知,一個飲料瓶能賣1毛多錢,於是他當場就決定,不能再這樣頹廢下去了,解鵬輝覺得撿飲料瓶也是一種生意,一樣能做大。第二天開始,他就開始了這個“生意”。從每天賺幾塊錢到上百塊。從一天只吃一兩個白饅頭到去飯館吃麵條。再到住上地下室、買的起像樣的衣服,撿垃圾的“生意”也是越來越紅火。

  從垃圾小販到文學出版商

  2008年3月份的時候,在撿垃圾時路過咖啡館,解鵬輝看到一個”熟人”,這個“熟人”是在印刷廠見過的某出版公司的甄總。為了更好的生存和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硬著頭皮上前搭話,和甄總講明瞭自己的處境和想法,並希望能夠謀求一份能在公司上班的機會,在和甄總溝通了想法之後,甄總答應了。

  在出版公司,解鵬輝從做雜活開始,到開始處理一些公司的電腦問題,雖然工作看似枯燥,但他明白,這是他唯一的一個機會,於是每天利用閒暇時間,解鵬輝都會和公司的其他同事請教一些關於編輯出版和營銷策劃的專業知識。工作了近一年的時候,數字閱讀的興起讓解鵬輝似乎看到了機會,於是工作的業餘,他註冊了域名和網站,成立了八月居小說網。

  解鵬輝創立八月居想得特別簡單,建立一個綜合線上文學平臺,使用者、作者、出版商都可以自由地找到自己所需,因為背靠出版公司,所以還想做些原創文學大賽,獲獎作品可出版等。 他沒有專門僱人,在網上找了個技術員,一有時間就倒騰自己的八月居。

  “一做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解鵬輝說,“真的支援不下去了”。當時他一個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水,而一個月伺服器租金就要600元。八月居開辦一年後,他的工作已經辭掉了,在21歲的時候創立了第一家公司。開始思考如何養活自己和八月居。

  在這期間解鵬輝看到的另一個機會是,許多電子閱讀終端都在購買版權,而在出版公司工作的時間裡,他積累的大量的行業資源,找到版權並不難。客戶在八月居上找到想要的作品,再通過他購買版權。於是解鵬輝暫時關掉了八月居,專心做版權生意,因為“沒有商業模式撐下去也必死無疑”。

  2010年,版權中介生意也不再火爆,解鵬輝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危機,迅速又把八月居建起來,用這段時間累積的版權和作者做線上電子閱讀平臺。

  這個商業模式已經被市場培養得很成熟,現在許多使用者已經習慣為電子書付費了。解鵬輝給再度開張的的八月居進行一次全面改版,網頁架構將也更符合了使用者的閱讀習慣。

  在這個時候八月居已經有一個三四個人的小團隊,在八月居運營到2013年時,網站發展到了瓶頸,解鵬輝嘗試了各種方法去突破,最後的結論都是必須要有大資本,否則很難擴大規模,當時正好是移動閱讀市場的火爆期,他尋找了很多合作伙伴和投資人,但最後把網站以300多萬元出售給了一個剛從出版社出來的做移動閱讀的團隊。就這麼賣掉了自己辛苦經營幾年的專案,雖然不捨但也是無耐。

  或許在今天看來,300多萬元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或許還不及一輪融資的金額,但對於只有高中學歷的解鵬輝而言,從身無分文來到北京,再到流落街頭。幾年的努力,終於看到了回報。

  再次觸網,做真正的食糧——農產品

  然而在這幾年的奮鬥中解鵬輝發現身體卻出現多次報警,他想到了這幾年所生活的環境變化和食品安全問題,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大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源頭抓,再三考慮後,決心進入農業,抓食品源頭,解決病從口入的問題,在結合自己這些年在網際網路的累積和運營經驗,對!這次創業方向是——農業電商。

  在做農業電商的基礎是做電商服務,解鵬輝認為電商渠道缺少基於使用者思維網際網路化的農產品品牌,而傳統農企缺少對電商的深入瞭解和電商全渠道對接。所以他選擇了兩個業務方向並行,品牌孵化和電商服務。

  目前孵化品牌有冰地稻夫***大米品牌***、尖果酋長***堅果品牌***、五彩素谷***五穀雜糧品牌***等,運營品牌有一品玉***大棗天貓店***等,這樣他們從源頭尋找優質產品,再到品牌命名、定位、包裝設計到成品再到全渠道運營營銷。從而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可追溯性。

  在電商服務方面,主要是為了幫助傳統農企實現電商全渠道對接,從而實現公司價值和快速拉昇公司營業額。因為之前的經歷讓解鵬輝對公司財務和業務良性發展很敏感。對於渠道用解鵬輝的話說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以前做傳統渠道那樣做電商渠道呢。

  用解鵬輝自己的話說:“年輕就要多折騰。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背景,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努力,足夠勤奮。”

  2:喬家亮:80後小夥白手創業,靠朋友幫忙年賺千萬

  12月5日,喬家亮放下了手上正趕著完工的專案,來到白水一所山區小學的操場,給孩子們拼裝學校裡的第一張乒乓球桌。在創業以來的八年時間裡,喬家亮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朋友圈”,但與往常不同的是,這個“朋友圈”不再只是討論賺錢、喝酒、釣魚,“錢已經賺夠了,這個階段,我們不約而同想到了去幫助其他人。” 喬家亮說。

  上學時有很多頭銜 但沒有一項和學習有關

  2001年,20歲的喬家亮剛從河南農村來到西安上學,那時候身邊沒幾件行李,也沒有後來能支撐他創業的“朋友圈”。雖然一無所有,他卻暗暗認定,“以後一定會在這個城市紮下根。”

  13年後,喬家亮有了自己初具規模的建築裝飾公司,有了房子,娶妻生子,甚至有了造福更多社會大眾的能力。

  “先有朋友才有的生意”這是喬家亮創業以來一直遵循的生意信條。“不只是創業,就連我找到工作也是因為朋友。”在大學時代,喬家亮擁有很多頭銜,記者團團長、校報編輯、學生會部長、校園活躍分子……雖然沒有一項跟學習有關,他還是藉助了校園記者的身份結交了世紀金花的管理層人員,“在別人還在到處投簡歷的時候,我已經把自己‘賣’出去了。”

  喬家亮的第一份工作是世紀金花的文員,後來調動為世紀金花的房產。“2003年前後,西安的裝修產業剛剛起步,經常有裝修公司聯絡物業,希望能去社群進行宣傳。”過不了多久,喬家亮就和一大批裝修行業的老闆、業務員、設計師、甚至施工隊伍的工頭稱兄道弟了。

  一年以後,有個裝修公司的老闆向喬家亮丟擲了橄欖枝。“對方直接讓我去當經理,他出錢,我管公司。”對這樣的邀請喬家亮並不覺得驚訝,“我有人脈麼,不管是合作的裝修公司還是地產物業基本能搞定。”

  就這樣,24歲的他成了一家裝修公司的總經理。

  零存款開始創業 成功全靠朋友幫忙

  2006年,為了實現當初紮根西安的目標,喬家亮用幾年的存款付了首付買了房。“房子買了錢卻不夠花了,錢不夠花,就想起了創業唄。”看似古板嚴肅的喬家亮開起了玩笑,“其實創業應該說是水到渠成吧,在裝修行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人都有一個向上的目標,我需要達到我自己的要求。”

  說幹就幹,儘管揹負著房貸負擔,喬家亮還是堅定的辭掉了工作。“裝修行業起步不高,只要能接到活就能幹,反正自己什麼都沒有,沒什麼可失去的。”

  和現在大工程不斷的狀況完全不同的是,剛剛起步的喬家亮只敢接小專案。“先接小活起步,總有一天能接到大活。”抱著這樣的信念,喬家亮接到了朋友給牽線的一個裝修專案,賺到了1萬元。

  有固定的房貸支出,卻沒有了固定的收入,2007年前後,喬家亮困難到吃一碗蓋澆飯都要規劃上一個月。“當時最愁的是一個工程快結束了,下一個活還沒影。”為了省錢,喬家亮沒敢好好裝修新房,刷白了牆,買了個床墊就住了進去。甚至為了少付工人30元的裝燈費,他要拿著轉孔機,支架子安裝房間裡的所有照明燈。

  喬家亮說,創業初期,很多人認為他開的是家皮包公司,沒有公司地址、沒有固定員工,有業務還要臨時找設計師化設計圖。“但幸好朋友都還信任我,業務一個牽著一個找上門來。”他說,他現在的成功全靠朋友幫忙。

  3:陳俊龍:1000元快遞創業最高月賺2萬

  由路人轉店老闆

  我們很可能沒在淘寶上買過東西,但是一定會接觸到身邊的快遞。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與快遞之間的聯絡是:收到簡訊、電話---取件、簽字---瀟灑離開。很少人會停下來關注快遞這個行業具體是怎麼操作的。然而,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學院的陳俊龍卻在一接觸到快遞時,就選擇了進入這個行業。

  說到自己的創業故事,陳俊龍提到:“大三實習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接觸到快遞。覺得很有意思,能掙錢,就琢磨著承包我學校周邊的快遞業務。開學後,自己一個人就真的著手這個事,做起了全峰快遞,一個人忙不過來,連快遞也是自己去送的。後來自己花了1000元找了一個門市。請了一個朋友幫忙。”

  學校在郫縣,而郫縣所有快遞的中轉站都在犀浦,一年後,陳俊龍便把自己的快遞店鋪“搬”到了犀浦,從快遞最下游的配送快件到現在只是負責收件,往上游走了一步。“我們現在的業務主要是跟公司、淘寶賣家合作收件,不再負責送件,相對輕鬆些。除此之外,我們還跟聚美、唯品會的送貨方合作,由他們負責收貨,到我們這裡發貨。

  ps:因為他當時作快遞承包,可以不用交加盟費和其它費用,所以創業成本極低,不過一般正式加盟快遞公司還是需要加盟費的,而且目前快遞競爭較大利潤下降。

  服務好才是做服務業的王道

  創業的困難總是大同小異,缺少資金,沒有客戶,但每個創業者的解決方法卻是千差萬別的。

  “在創業當中遇到就是交通的問題,因為地處大學城,一到6點非常堵車。當時又是三輪車,開始因為經驗不足,只有一組電瓶。經常半路車子沒電。要在半路充電,耽誤時間。後來掙錢了就買了一組電瓶。後來還買了麵包車,”陳俊龍說。

  “說到困難,還有就是談客戶。去談客戶別人看你年紀輕輕的,沒有考慮你。剛開始在學校做的時候,我看準了一個做電子商務的老闆,想跟他合作。人家肯定是不肯的,因為自己是學生的身份,而且也是剛開始做。然後,我就天天去跟他交流、聊天,跟他們去打籃球,幫著做點他喜歡的事,所謂投其所好嘛,用最好的服務打動客戶。差不多一個星期的軟磨硬泡,他才同意跟我合作一次試試。因為我的服務好,後來逐漸增加了合作的量。”

  “現在我們主要是要解決資金的問題。隨著業務的擴大,資金週轉比較困難。然後就是人員安排,大家各司其職。尋找最優質的客戶,善於用團隊成員的長處去安排事情。”

  雖然開始收入一般,但有著“雙十一”這個節日的11月份,他的百世匯通快遞店月盈利已經達到20000元。

  經驗交流

  陳俊龍非常同意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的創業心得:“在創業的道路上,不僅要保持自信,還要避免成功者的幻覺,保持孤獨,保持對金錢和虛榮心的飢餓。”

  “想要做快遞這個行業,要吃得苦;在談客戶的時候善於揣測客戶的意思,在客戶提問題時大腦能即使反應,3秒之內回答客戶的問題。一舉拿下他。”陳俊龍說得很實在,想要創業的人,怎麼能不做好吃苦的準備呢?

  由於目前百世匯通的運營規模還不算大,涉及到員工和財務方面的管理還相對較簡單,所以,陳俊龍在其門店的運營上遇到的這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小編也希望在未來百世匯通發展壯大的道路上,能夠隨時注意規避和及時處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