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如何確定所有權是否轉移

  在融資租賃業內,政府監管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融資租賃業發展的經濟基礎決定政府監管上層建築,同時政府監管上層建築對融資租賃的發展也發揮著反作用。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融資租賃的標準: ***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此租賃屬於融資租賃。

  ***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在原準則中將遠低於的比例確定為5%;但新準則中未規定具體比例,有企業根據情況判斷。

  ***3***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佔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賃期佔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75%以上***含75%***。上例中全新裝置使用年限3年,租賃期3年,屬於融資租賃。

  ***4***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90%***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下面從承租人角度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及其現值,然後計算其與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

  融資租賃的行業發展

  融資租賃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中國的現代融資租賃業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當時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和引進先進技術、裝置、管理的需求,作為增加引進外資的渠道。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總體發展迅速。2013年融資租賃公司突破了1000家,達到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83.2%;融資租賃行業註冊資金突破3000億人民幣大關,達到3060億人民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5-2020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我國金融租賃業近年來都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預測認為2017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金融租賃大國。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1.9萬億元人民幣,比年初1.55萬億元增加約3500億元,增長幅度為22.6%。其中,金融租賃合同餘額約7400億元,比上年底的6600億元增長12.1%;內資租賃合同餘額約6600億元,比上年底的5400億元增長22.2%。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融資租賃行業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

  融資租賃的主要方法

  簡單融資租賃

  簡單融資租賃是指:由承租人選擇需要購買的租賃物件,出租人通過對租賃專案風險評估後出租租賃物件給承租人使用。在整個租賃期間承租人沒有所有權但享有使用權,並負責維修和保養租賃物件。出租人對租賃物件的好壞不負任何責任,裝置折舊在承租人一方。

  槓桿融資租賃

  槓桿租賃的做法類似銀團貸款,是一種專門做大型租賃專案的有稅收好處的融資租賃,主要是由一家租賃公司牽頭作為主幹公司,為一個超大型的租賃專案融資。首先成立一個脫離租賃公司主體的操作機構——專為本專案成立資金管理公司提供專案總金額20%以上的資金,其餘部分資金來源則主要是吸收銀行和社會閒散遊資,利用100%享受低稅的好處“以二博八”的槓桿方式,為租賃專案取得鉅額資金。其餘做法與融資租賃基本相同,只不過合同的複雜程度因涉及面廣而隨之增大。由於可享受稅收好處、操作規範、綜合效益好、租金回收安全、費用低,一般用於飛機、輪船、通訊裝置和大型成套裝置的融資租賃。

  委託融資租賃

  一種方式是擁有資金或裝置的人委託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融資租賃,第一齣租人同時是委託人,第二齣租人同時是受託人。出租人接受委託人的資金或租賃標的物,根據委託人的書面委託,向委託人指定的承租人辦理融資租賃業務。在租賃期內租賃標的物的所有權歸委託人,出租人只收取手續費,不承擔風險。這種委託租賃的一大特點就是讓沒有租賃經營權的企業,可以“借權”經營。電子商務租賃即依靠委託租賃作為商務租賃平臺。

  第二種方式是出租人委託承租人或第三人購買租賃物,出租人根據合同支付貨款,又稱委託購買融資租賃。

  專案融資租賃

  承租人以專案自身的財產和效益為保證,與出租人簽訂專案融資租賃合同,出租人對承租人專案以外的財產和收益無追索權,租金的收取也只能以專案的現金流量和效益來確定。出賣人***即租賃物品生產商***通過自己控股的租賃公司採取這種方式推銷產品,擴大市場份額。通訊裝置、大型醫療裝置、運輸裝置甚至高速公路經營權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其他還包括返還式租賃,又稱售後租回融資租賃;融資轉租賃,又稱轉融資租賃等。

  經營性租賃

  在融資租賃的基礎上計算租金時留有超過10%以上的餘值,租期結束時,承租人對租賃物件可以選擇續租、退租、留購。出租人對租賃物件可以提供維修保養,也可以不提供,會計上由出租人對租賃物件提取折舊。

  國際融資轉租賃

  租賃公司若從其他租賃公司融資租入的租賃物件,再轉租給下一個承租人,這種業務方式叫融資轉租賃,一般在國際間進行。此時業務做法同簡單融資租賃無太大區別。出租方從其他租賃公司租賃裝置的業務過程,由於是在金融機構間進行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只是依據購貨合同確定融資金額,在購買租賃物件的資金執行方面始終與最終承租人沒直接的聯絡。在做法上可以很靈活,有時租賃公司甚至直接將購貨合同做為租賃資產簽訂轉租賃合同。這種做法實際是租賃公司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租賃公司做為第一承租人不是裝置的終端使用者,因此也不能提取租賃物件的折舊。轉租賃的另一功能就是解決跨境租賃的法律和操作程式問題。

  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係,沒有金融機構作為中介的融通資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資金的單位與融出資金單位雙方通過直接協議後進行貨幣資金的轉移。直接融資的形式有:買賣有價證券,預付定金和賒銷商品,不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貨幣借貸等。 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遊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間接融資

  間接融資是指擁有暫時閒置貨幣資金的單位通過存款的形式,或者購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將其暫時閒置的資金先行提供給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然後再由這些金融機構以貸款、貼現等形式,或通過購買需要資金的單位發行的有價證券,把資金提供給這些單位使用,從而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

  融資租賃的風險因素

  產品市場風險

  在市場環境下,不論是融資租賃、貸款或是投資,只要把資金用於添置裝置或進行技術改造,首先應考慮用租賃裝置生產的產品的市場風險,這就需要了解產品的銷路、市場佔有率和佔有能力、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消費結構以及消費者的心態和消費能力。若對這些因素瞭解得不充分,調查得不細緻,有可能加大市場風險。

  金融風險

  因融資租賃具有金融屬性,金融方面的風險貫穿於整個業務活動之中。對於出租人來說,最大的風險是承租人還租能力,它直接影響租賃公司的經營和生存,因此,對還租的風險從立項開始,就應該備受關注。

  貨幣支付也會有風險,特別是國際支付,支付方式、支付日期、時間、匯款渠道和支付手段選擇不當,都會加大風險。

  貿易風險

  因融資租賃具有貿易屬性,貿易方面的風險從定貨談判到試車驗收都存在著風險。由於商品貿易在近代發展得比較完備,社會也相應建立了配套的機構和防範措施,如信用證支付、運輸保險、商品檢驗、商務仲裁和信用諮詢都對風險採取了防範和補救措施,但由於人們對風險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手段又具有商業性質,加上企業管理的經驗不足等因素,這些手段未被全部採用,使得貿易風險依然存在。

  技術風險

  融資租賃的好處之一就是先於其他企業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裝置。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技術的先進與否、先進的技術是否成熟、成熟的技術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權益等因素,都是產生技術風險的重要原因。嚴重時,會因技術問題使裝置陷於癱瘓狀態。其他還包括經濟環境風險、不可抗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