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業併購重組再融資應更便捷

  在昨日舉行的第二屆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上,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做了《在深化改革中推進資本市場與文化產業的對接 》的演講。宋麗萍表示,文化產業具備“經營的高風險性、併購整合和做大做強的需求強烈、人力資源非常重要”等特點,資本市場功能發揮要充分適應其特點,自身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支援文化產業方面有所作為,並且大有可為。

  宋麗萍介紹,近年來,文化企業上市的節奏明顯加快,2010年至今在深交所上市的文化企業已經超過30家,佔了文化上市公司總數的將近40%。上市以後,這些企業總體上表現良好,深圳市場的傳播文化成份指數,今年2月底的市盈率將近36倍,比深證300指數17倍的市盈率高出了100%。另外,放眼整個資本市場的產業鏈還發現,前端的創投對文化產業的投資也在加速,並出現了成立文化產業基金的熱潮。

  宋麗萍表示,文化產業具備一些共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資本市場在支援文化產業方面大有可為。具體來看,一是經營的高風險性。文化消費面向千家萬戶,屬於可選消費,不確定性比較強。面對這樣的風險,追求穩定回報的資金也許會望而卻步,資本市場“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融資模式,相對來說會更加適應;二是併購整合和做大做強的需求強烈。文化企業大多有併購整合、做大做強的強烈衝動,也只有企業規模做大了,產品線做長了,企業的財務狀況才更穩定,才會有更雄厚的實力製作更好的內容。我國文化企業多侷限於一個地域、一個行業經營,集中度不高,今後整合產業鏈、開展跨行業跨地域經營,空間巨大,而資本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併購整合平臺;三是人力資源非常重要。這主要體現在新興的中小文化企業上。這些企業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這兩年深交所上市的文化企業中,華策影視***300133***、拓維資訊***002261***、藍色游標***300058***、北緯通訊***002148***等都已經通過了股權激勵計劃。

  宋麗萍認為,文化產業的上述特點,很多新興產業都有,不過在文化產業上表現更為突出。這為資本市場提供了功能發揮的空間,但是要適應這些特點,實現與文化產業的有效對接,中國資本市場自身也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例如,不少文化企業都採取股權激勵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那麼在我們的發行稽核和持續監管環節,對股權激勵的監管是不是可以更加具有彈性?又如,根據目前的體制,傳媒的內容採編與渠道經營要分開,那麼,我們對因此形成的關聯交易能否更加寬容?再比如,既然文化企業亟需做大做強,那麼我們在併購重組和再融資方面,能不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文化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大,資產輕,風險高,又需要投資者和整個市場有更多的包容,更強的風險定價和承受能力。”宋麗萍用一連串問句提出了資本市場如何發揮功能適當文化產業特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