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及解決策略

  摘要:融資問題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課題,企業只有巧妙運用融資策略,才能獲得充裕的資金、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追求更高效的經營目標。目前中國民營企業融資障礙重重,應從企業自身、金融機構、國家政府三方面協調改革入手予以解決。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策略;財務管理

  一、 民營企業的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取得了迅猛發展,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在增長國民生產總值、活躍市場經濟、增加國家稅收以及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等內容。這表明,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政府關注的扶持發展物件。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民營企業定會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二、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

  資金是企業的生命源泉、前進動力,是企業生存的前提、發展的基礎。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內部融資***如盤活內部存量資產、利用留存收益和應付稅利等融資***和外部融資***如金融機構貸款、發行有價證券、吸引外商投資、租賃、商業信用、專案融資、槓桿購買融資等***,可謂渠道廣泛。然而在中國當前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資金籌集渠道不暢、籌集範圍有限,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此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民營企業自身狀況的限制

  起步較晚的民營企業,自身發展還處於不成熟階段。主要表現在經營規模較小,公司的經營運作主要依靠個人積累的有限資本;缺少較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企業創新意識不夠;經營管理不規範,財務制度不透明,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信用觀念淡薄,缺乏信用基礎,欠息、欠債、不良貸款現象較為普遍等。這些尚未完善的方面無疑使民營企業加大了籌資難度,縮小了融資範圍。

  ***二***金融機構提供信貸的限制

  企業融資渠道雖多,但民營企業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卻有限,除靠內部融資外,主要是靠金融機構貸款。但目前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提供的信貸資金卻又微不足道。其原因:

  1.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貸款性質多為流動資金,貸款需求的頻率高、數量少,客觀上增大了銀行貸款的管理成本,因此在現行的金融體系中,國有商業銀行面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請求,往往不予支援。嚴格的貸款許可權、繁多的信貸條件、煩瑣的貸款審批程式,讓民營企業對於貸款融資這一渠道望而卻步。據有關資料統計,民營經濟對國民生產總值***GNP***新增部分的貢獻已達60%,但只獲得30%的金融支援。

  2.中小型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能力較小。雖然中小型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提供了相應的貸款服務,但因其自身規模小、資金少、資信實力不強、經營區域受限等特點,使其在面對民營企業的金融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

  3.民營企業易受市場環境的影響,經營情況變數大,無法準確預測其未來經濟形勢,難以滿足銀行講求資金“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要求。兼民營企業普遍存在信用質量問題,使得某些雖有為民營經濟服務理念的國有商業銀行寧願貸款給有問題的國有企業,也不願貸款給經營良好的民營企業,從而加大了民營企業同銀行合作的困難性。

  ***三***國家政府政策扶持的限制

  目前,中國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扶持程度不足,對民營企業融資的環境未能提供到位的配套服務:在立法方面,缺乏統一規範的民營企業立法,扶持政策出臺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做保障;在管理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扶持措施的實施大打折扣;在巨集觀調控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對民營企業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在監督方面,政府部門未能很好的履行監督職能,致使民營企業本身發展不規範。

  三、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策略

  ***一***企業自身方面

  1.完善企業制度,健全治理結構。民營企業應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標準化的現代企業制度,努力完善和改進企業運營機制;加強財務管理,規範財務行為,建立科學的財務制度、內部控制和監督制度;建設企業誠信文化,提升企業信譽;通過股份制改造、出售、兼併、重組、聯營、合資等有效途徑,不斷改革,尋求生存發展之道。

  2.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償債能力。建立以實現經營現金流持續增長為核心的企業目標,努力挖掘自身潛力,增強自我積累意識,為擴大企業規模提供堅實的資金基礎;制定合理的融資策略,巧妙運用表外融資等多種融資手段降低籌資成本,保證資金鍊的連續;大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融資與融物相結合,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3.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提升企業信譽。建立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制定企業信用政策和風險管理策略;完善信用風險管理約束機制,嚴格審批高風險交易事項;建立客戶信用檔案,規範客戶合約簽訂操作流程;制定客戶信用政策,建立應收賬款管理回收機制等。

  ***二***金融機構方面

  1.結合資金供給模式,改進金融服務。從理論上講,民營企業間接融資的供給模式有四種:第一種完全由國有商業銀行供給;第二種完全由中小金融機構來供給;第三種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中小金融機構為輔;第四種則以中小金融機構為主、國有商業銀行為輔。基於筆者分析,當前現狀基本上屬於第三種供給模式。而在可預見的將來,這種格局基本不會改變。因此,國有商業銀行應明確自己的職責,要根據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實際,及時改革傳統的以服務於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的一系列制度辦法。

  2.適應市場發展需要,改革經營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改變現有的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使用同一標準的狀況,制定符合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特點和要求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改革現行的貸款審批程式,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授信體制、政策和程式;充分發揮國有商業銀行機構、網路、人才、資訊等方面的優勢,建立中小企業資訊庫,實現資料資訊資源共享,為中小企業提供行業分析、決策諮詢服務,配合政府的相關政策,當好民營企業的理財參謀。

  3.大力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包括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中小企業債券市場和地方性風險投資公司。這種地方性的金融機構擁有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資訊優勢,有助於解決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資訊不對稱問題。同時,積極發展非國有和中小金融機構,還可以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打破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促進建立銀行之間的良性競爭機制。

  4.完善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機制。信用保證是發達國家中小企業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種金融支援制度。國外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基金主要有三類:一是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如日本有52個信貸擔保公司;二是特定用途的基金,如義大利的“技術創新滾動基金”,用以支援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三是小企業互助資金,如日本的小企業“自有錢櫃”,入會企業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從那裡得到無息貸款,且不需抵押和擔保。我們可以借鑑各國成熟經驗,依據《擔保法》等國家法律積極大膽地進行試點,根據運作規範、風險分散的原則,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民營企業信貸擔保制度和信用擔保體系。

  ***三***國家政府方面

  1.講求可持續發展政策,改善融資環境。可借鑑發達國家發展中小型企業的成功經驗,建立發展民營企業長期、系統的戰略與規劃。重新制定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對民營企業予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各方面的政策優待。也可設立統一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把分散在各部門、各領域的資金和基金捆綁在一起實行專款專用,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同時,不斷完善金融立法,規範金融活動,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2.完善創業板市場,扶持民族資本。依靠巨集觀調控能力,不斷引導、規範中國的資本市場,儘快完善股市創業板市場、區域性小額資本市場、風險資本市場等,利用綜合效應來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通過創業板市場,解決處於創業中後期階段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通過區域性小額資本市場,為達不到進入創業板市場資格標準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通過風險資本市場,為處於創業初期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私人權益性資本。通過建立公正開放、立體化、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斷健全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體系。

  3.創造一個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首先,在財稅政策上,國家要在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賦稅的基礎上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優惠力度,改革對獨資、合夥企業既徵收企業所得稅又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做法。其次,進一步取消對民營企業引進人才的限制:第一,進一步打破當前民營企業吸納大中專畢業生交納培養費的規定;第二,公安、人事、勞動、民政等部門須協調解決民營企業人員的戶口、職稱評定、住房和子女入學等問題;第三,以效益為標準,平等對待各類企業,將民營企業中的部分高科技企業納入到國家政策支援的各項計劃中去;第四,在經營範圍和市場準入上,要在一視同仁的基礎上,適當放寬對民營企業的政策要求,在給外企國民待遇前先給民企國民待遇才是上策。

  參考文獻:

  [1]佟巖,鄒立.資金的聚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盛麗.民營企業融資制度創新探討[J].武漢金融,2005,***9***.

  [3]葛兆強.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關鍵在哪裡[N].上海證券報,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