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田螺技術
稻田養殖田螺有多個品種,中華園田螺螺殼薄,殼口周圍有顯著黑色邊緣,中國園田螺殼口上無明顯黑色邊緣,而且殼較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養殖田螺技術,歡迎閱讀參考。
1、水田選擇:要選擇水源條件好,陽光充足,土壤腐殖質多的爛泥田,冷水田為好。而且要靠近山邊,以免外田農藥水流入,危害田螺。
2、放養前準備
***1***、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40釐米以上,四周用網圍住,上端高出田面20釐米,下埋泥15釐米,可防田鼠、蛇等敵害入侵。
***2***、清田消毒。消毒藥用生石灰,畝用量50-75公斤或漂白粉每畝15-20公斤,溶水潑灑。
***3***、施有機肥。消毒3-4天后,在田中施有機肥,肥料用雞糞和切細稻草按3:1比例混合成基肥,按每畝300公斤數量在田中堆幾堆,使肥料發酵腐爛,減少影響浮游生物生長的有害物質。5-6天后,將基肥施撒均勻,然後大田進行翻耕平整。
***4***、開溝。溝總面積佔水田面積10%左右。溝形式隨田而定,可開“一”字、“十”字,環形溝等,其中中央溝深度要達到30-50釐米,寬50-60釐米。
***5***、安裝攔螺柵。田螺也會逃逸,特別是晚間雷雨後田螺最會逃逸。防逃方法可在進出水口設密網,防止田螺外逃。
3、田螺放養
分放幼螺、成螺兩種情況。放幼螺,規格5克左右,畝放種25000-30000只,計重量125-150公斤;放螺種,規格10-15克,畝放種30-50公斤,放養時間,單季稻栽插前放養,放養位置以溝為主。
4、飼養管理
***1***投飼:1天1次或2天1次。在適溫範圍內***20-28℃***田螺吃食旺盛,每隔2天1次,每次投飼量佔螺體重的2-3%;水溫15-20℃或28-30℃每週2次,每次用量為螺體的1-2%;水溫低於15℃或高於30℃則停投或少投飼料。飼料也可用混合料投喂,配方為玉米20%,魚粉20%,米糠60%.
***2***稻田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巧施化肥,如用尿素控制在每畝10公斤以下,過磷酸鈣15公斤以下,做到量少次多,嚴禁用碳酸氫銨。要防止高溫施肥,也不宜大量施用有機肥,以免汙染水質,影響田螺生長。
***3***稻田施藥: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農藥,如多菌靈、三環唑、殺蟲雙、井崗黴素等。施藥時把藥噴在稻葉上,減少水中農藥濃度。
***4***適量施用生石灰。既可調節土壤和水體PH值,又可為田螺提供鈣質營養,減少田螺由於缺鈣而出現厴收縮症。石灰用量一般每月1次,每畝6-8公斤。
***5***防敵害病害:敵害方面,要防止老鼠、鳥等吃田螺,另外,大田魚會吃小田螺,但放養夏花魚種是可行的,因為夏花魚種吃不了小田螺。防病方面,如發現厴片收縮後肉溢位,說明田螺缺鈣,在飼料中新增蝦皮,淡魚粉,貝殼粉可治該病。如厴片下陷,說明飼料不足要多投料,如發現田中有螞蟥可用豬血殺滅。
***6***田水管理:水稻種植期間,最好保持微流水,田水深度10-20釐米,防止幹水漏水,檢查進出水口欄柵安全;高溫時要加大流量,使水中有充足的溶氧。越冬期間,寒冷天田螺進入泥土中冬眠,每週要更換新水1次,同時要在水田中撒些切碎稻草或雜草以利越冬。
稻田養殖田螺注意事項
稻田兼養田螺,選用全年不涸水而溼潤的沼田,最適合于田螺生活。稻田的有機質肥料和雜草,能供應田螺食用,在放養密度較大時,可補充投喂一些人工餌料。在水稻的廕庇下,夏季能維持田螺生長。所以稻田養螺,是一種簡易省工的養殖方式,只是要注意避免使用農藥,否則對田螺產生毒害。
田螺可與一齡鯉魚種混養,投喂鯉魚的飼料,經在泥土中分解後,供作田螺飼料。但不宜與二齡鯉魚混養,由於這種個體的鯉魚會吞食田螺仔貝。還可以與其他魚類或水生動物混養。有時為了提高名優水產品的產量,把田螺作為青魚、龜、鰲飼養中的優質飼料。
田螺在天然狀態下,最初的三至四個月成長最快,以後逐漸緩慢,以至二年後則不再成長。因此,田螺在人工養殖期間要抓住時機,充分投餌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長成,這樣螺肉大且柔軟味美,為天然者所不及,產量也較高。
是養殖戶們養殖田螺的基礎,除此之外,養殖戶們還需要加強日常飼養管理措施和疾病預防工作,防止各種不良現象的發生,努力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田螺基本資訊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田螺雌雄異體。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髮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仔螺。一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只仔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