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烏龜技術

  今年烏龜的加工走高,人工養殖烏龜也越來越受歡迎,怎樣進行人工養殖烏龜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怎麼選擇烏龜種苗

  選龜一定要種質純正,防止近親繁殖,採用從良種場選購的具有優良性狀的烏龜種苗,要求龜殼完整、無傷無病、無畸形、活力強、規格整齊。一般說來放養密度8-12只/平方米***每畝6000-8000只***。根據水源情況,如水源充足也可放至10000只/畝。水質調控要做到肥、活、嫩、爽。水的透明度在25-28釐米左右。稚龜放養前要降低水位至50-60釐米,塘周岸邊80釐米處要設“易返回”紗網限制烏龜的運動範圍,保持60天后可拆除,因為龜雨天順水而上之後難返回到水裡。水中150釐米設“易返回”紗網限制烏龜的運動範圍,保持20天后可拆除,解決稚龜游泳能力弱而水域寬廣的弱點。塘坡一定要修整好,泥質塘坡不要有坑窪,注意填平;沙質塘坡可每日下午潑灑水,保持形狀,確保不塌倒埋住烏龜。放養前稚龜用20克/平方米的濃度高錳酸鉀液浸泡,水深以蓋過龜背1釐米為準。放養時待稚龜休息後,撈放在塘坡無水處,讓龜自行爬入水中,嚴禁將龜直接倒入水中引起嗆水。放養操作過程中特別注意不能讓龜在水中處於倒置狀態,一旦發現要立即將龜翻轉。

  

  1、稚龜的飼育:

  剛孵出的稚龜、身體和腸胃都很虛弱,前2~3天不能攝食,也不能直接放入水池,要先暫養在木盆或塑料盆內,2天后可以投喂少量的熟蛋黃、水蚤、蚯蚓等。數日後可投喂絞碎的魚蝦、螺螄、蚌肉等。並逐漸摻入切碎的南瓜、紅薯、米飯等植物性飼料,動、植物性餌料比例為2:1。稚龜飼養過程中,每隔3~5天換水1次,以保持水質清潔,天熱時,應不停注入新水,將控制水溫在25~30℃之間,稚龜飼養8—10天后,就可以轉入室外的幼龜池中飼養了。

  2、幼龜飼養

  幼龜池的周圍應修築40cm高的圍牆,以防止幼龜逃跑,水池一邊要有斜坡和陸地相連,這樣便於幼龜上岸活動,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20只幼龜,幼龜飼料要以動物性為主,並且要儘量絞碎或磨碎,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投喂量為池中幼龜體重的8%~10%,池中用木板或水泥橋做成餌料臺,要密切注視水質的變化情況,經常加註新水,保證良好的養殖水體。

  3、成龜飼養

  幼龜經三齡的飼養後即進入成龜養殖,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5只,飼養管理要點如下:

  1***飼料投喂:

  成龜的飼料應做到動、植物性飼料的合理搭配,動物性飼料如各種畜禽的內臟、小魚蝦、螺蚌肉、黃粉蟲、蝸牛、蚯蚓、蝗蟲、蠶蛹等,植物性飼料如菜葉、豆岷餅、瓜、玉米、高梁等,投喂數量應根據季節和水溫的變化情況來定,夏季高溫含應多投喂含蛋白質多的餌料,秋後水溫低應多投喂含脂肪多的餌料,為了防止烏龜生病,在平時投喂的餌料中還需要新增適當的土黴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素藥物,用藥量按每天每公斤飼料加0.2克藥物計算,第二至六天用藥量要減少一半,六天為一個療程,飼料必須投在餌料臺上,餌料臺可用木盆或石棉瓦做成,面積1平方米左右,每50—100平方米水面設一個餌料臺。

  2***水質調控

  成龜池的水位要控制在1.0~1.2m之間,水體透明度在30— 50cm,以綠褐色的水色為最好,如果水體清瘦,可適當施一些有機肥,為改善水質,每隔10天換一次水,換水量為全池的1/3, 高溫季節每隔10~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用量10~20kg/畝。

  3***預防疾病

  稚龜、幼龜和成龜在下池養殖前必須用濃度為20ppm高錳酸鉀或1ppm萬消靈進行浸洗消毒,浸洗時間為8~10分鐘。在5月份用CuSO40.7ppm; FeSO40.2ppm,晶體敵百蟲0.2~0.3ppm,混合化水全池潑灑,6月份用0.3ppm的晶體敵百蟲化水全池潑灑,7月份用強氯精0.25ppm化水全池潑灑,8月份用萬消靈0.5ppm化水全池潑灑。龜池在放養前一個星期用生石灰120~150kg/畝進行清塘消毒。

  4***越冬管理

  越冬前儘可能多地投喂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如動物血、內臟、螺蚌肉、小魚蝦等,使龜體內積累貯存一定量的營養物質以利越冬。

  越冬池應選擇陽光充足避風、溫暖,環境安靜的地方,底質以泥沙為好,池中央要鋪有20—30cm深的軟泥,便於龜潛伏在泥中越冬,另外,池塘要曝晒2~4天,並用20ppm漂白粉清塘消毒。

  在進入冬眠之前,要徹底更換一次池水,讓烏龜在新鮮的水體中越冬。

  烏龜人工繁殖方法及技術

  1, 雌雄龜的鑑別

  性成熟的烏龜從外形上就可以鑑別雌雄。雌龜的個體較大,一般比同齡的雄龜大2倍左右,雌龜的龜身短而且厚,龜殼呈棕黃色、紋路清晰,尾巴又粗又短而且基部細小,雄龜一般個體較小,龜殼呈棕黑色,紋路較淺,雄龜的尾巴細而且長,基部粗大,內藏交接器,另外,雄龜的身體能產生強烈的臭味。

  2、產卵與孵化

  烏龜的產卵期一般在5月中旬到8月中上旬,6~7月份為產卵高峰期,最適宜產卵的水溫為28—32℃。烏龜為分批產卵型,性成熟的雌龜每年產卵3--4次,每次產4—7枚蛋,在親龜產卵前要將產卵場的沙上翻鬆,清除雜草,然後灑上水使沙土保持溼潤,溼度以用手捏沙成團,鬆手即散為準,龜卵產出後要等8~30小時,看到動物極明顯時,也就是卵的一端出現園形小白點的時候就可以將卵收集起來。

  龜卵的孵化最好在木頭做的孵化箱中進行,孵化箱規格為: 31*41*10cm,

  使用前先將孵化箱清洗消毒,然後在木箱內鋪設3cm厚的細沙,沙上要打孔、孔與孔之間的間距為4cm*4.8 cm,孔的直在徑10cm左右,共計100孔,將龜卵橫放在孔眼上以利於通氣、動物極要朝上,在卵上覆蓋上2~3cm厚的細沙,並使沙土保持一定溼度,以手捏不成團為宜,孵化室的溫度控制在33—35℃之間,沙的溫度控制在30℃左右為好,這樣,經過75天左右的時間,稚龜就孵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