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鴻雁技術

  鴻雁:是雁屬中體形年夜,個體重的鳥類。學名:Anser cygnoides。下面小編整理了鴻雁養殖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鴻雁養殖技術

  一、雁舍的選址與設計

  1、雁舍選址:要選擇湖泊、河流聚集,而且植被和水草豐富的地區,最好是天然溼地來馴養鴻雁。鴻雁是典型的素食主義者,也就是說只吃草,不喜歡葷腥,不僅鴻雁喜歡也使得養殖戶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除了這些還要考慮交通運輸、衛生和防疫是否方便。一般選擇在離城鎮或公路主幹線一公里以上比較適合。

  2、雁舍設計:

  ***1***居住條件依照家鵝圈舍的格局,因地制宜。最好都是朝南向的,這樣可以保持充足的光照,根據鴻雁的不同生長週期,要把雁舍分成育雛區和成年雁舍。

  ***2***運動場地。陸地活動場是讓鴻雁休息的地方,地面還要設計成30度角的斜坡,早晚它們在這裡進食,平時鴻雁在這裡活動和休息。在陸地活動場上建個洗澡的池塘是必不可少的。池塘可以根據地塊的制約,進行大小的調整,可大可小。

  ***3***水上運動場鴻雁飲水、配種都離不開水,大部分養殖戶都是利用溼地,來當鴻雁的水上運動場。如果條件不允許,沒有水上運動場地,也是可以的。

  二、繁殖與孵化

  鴻雁的壽命一般在二十歲左右。三歲的鴻雁就進入成年期,三到十三歲為繁殖期,到了十四歲就不能繁殖了。從三歲進入性成熟,到了每年的三月份,鴻雁開始求偶,鴻雁每年從3月到5月只繁殖一次。所以每年的2月份就要進行種雁的挑選。

  1、種雁的選擇:一看形體,形體流線感非常強,飛行翎要大,平衡翎要好,因為平衡翎決定它以後飛的好與壞。三月到五月是交配期,鴻雁開始壘窩了。一年可產7—12只雁蛋,這期間雄雁需要做好配種工作,而雌雁要確保產蛋數量和質量,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這個階段補飼是必須的。

  2、補飼的飼料配方:碎草粉45%,玉米粉32%,葵花餅22%,食鹽0.25%,複合維生素預混合料0.75%,早晚飼餵。讓它們自由採食。鴻雁的自由孵化成活率只有20%左右。鴻雁抱窩的時候需要安靜的環境,如果被驚嚇,就會自己把蛋打碎,不抱窩了。因此要進行人工孵化,孵化率可達90%以上。

  3、種蛋的選擇:種蛋的縱徑與橫徑的平均比通常在1.4—1.5之間,種蛋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孵化率和雛雁的出生重量。

  4、孵化:鴻雁的人工孵化期一般為28—30天,每天都要精心呵護。上蛋有技巧,要把大的蛋頭朝上,整齊的碼放到蛋盤裡。大約傾斜30度角。碼好蛋盤後放入孵化室。這時不能急著孵化,還要對種蛋消毒。

  5、種蛋消毒:使用濃度為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蛋進行噴霧式消毒後,才能正式開始孵化。

  6、調整溫溼度:溫度和溼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條件,對孵化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孵化的1—6天機內溫度要控制在37.8攝氏度,相對溼度60%—65%。7—18天機內溫度控制在37.5攝氏度,相對溼度57%—62%。19—28天機內溫度控制在37.2攝氏度,相對溼度55%—60%。28—30天機內溫度控制在37攝氏度,相對溼度53%—55%。掌握好溫溼度,還要配合好翻蛋和晾蛋。

  鴻雁遷徙的習性不是因為溫度不適宜,而是天氣冷了,就沒有草可以吃,所以才編隊遷徙。因此到了冬季,保證鴻雁的飼草量,這樣鴻雁就不會遷徙了。

  三、鴻雁雁雛養殖技術

  1、消毒。徹底消毒。在購買雛雁前半個月,應把飼養場地、裝置徹底沖洗乾淨,然後用15%生石灰或2%燒鹼水消毒,再用清水沖洗;雁棚完全封閉,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第二天開門和開窗通風排氣;墊料用的稻草在消毒後要晒乾。

  2、挑選雁苗。購買雁苗時,應當選擇有嚴格防疫和和消素制度,種雁體格健壯、出雛雁率高的種雁場。應選購出殼早、體重大、體質好、外觀優良、絨毛鬆軟,口鼻、肛門乾淨無分泌物,活潑好動,叫聲洪亮的雛雁。

  3、溫度適當。雁舍溫度如果超過32℃,雛雁表現精神不振,少食,喝水多,體熱散發受阻,從而影響生長髮育,誘發疾病,長期高溫還會引起雛雁大批死亡;溫度過低,雁苗受涼,又容易得病死亡。育雛雁的溫度要求適宜而均衡,0~7日齡的雛雁要求舍溫在28~30℃,然後隨其日齡的增加結合氣溫變化每週下降2~4℃,30日齡雛雁對溫度變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可恆定在15~25℃。在雛雁3周前雁舍應通宵照明,3周後可減少照明,5周後可停止照明。

  4、溼度適宜。雛雁適宜溼度為50%~75%,當環境溼度超過80%,同時伴隨溫度不適時,雛雁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擠堆、呼吸困難及絨毛鬆亂等症狀。

  5、潮口與開食。

  喂雛雁第一次飲水又稱潮口,雛雁出殼後12-18小時,在水盤內放入2-2.5釐米深的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將雛雁放入水中自由飲水3-5分鐘。飲水後即可開食,開食料為浸泡好的碎米摻切碎的菜葉,也可以是拌潮的配合飼料加菜葉,其比例為1∶2-3。雛雁所喂青料一定要新鮮、洗淨、切細;精料宜軟不宜硬,但不可過黏。1日齡—3日齡將飼料撒在報紙或塑料布上任其自由採食,每天給料4-5次,4日齡以後可用料槽飼餵,每天給料6-7次,並將青飼料的比例提高到70%-80%。21日齡以後,雛雁消化能力大大增強,可適當摻喂一些粒料或碎玉米。雛雁飲水量較多,應保證全天不間斷供水。

  6、飼餵。1~15日內,每天喂9~10次,每次間隔約2小時,飲水不應少於2~3次,此時應防止雛雁打堆。在餵食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防止雛雁受冷。

  7、分群飼養。為了提高成活率,應將雛雁分群飼養。兩週內,每平方米飼養雛雁20只,每群約30~50只,群體和密度不宜過大。否則,雛雁會因擠壓而造成死傷。15天后,每群可增加為80~100只。

  8、放牧與下水:如果氣溫較暖和,室外氣溫達25℃以上,雛雁自兩週以後可開始放牧,一般先放草坪、荒田,由其自由採食嫩草。開始放牧時,時間要短,路程要近。白天放收約5~6次,晚上回棚飼餵2~3次。三週以後,可選清潔水塘進行第一次下水***如天冷可在21日齡後下水***,水溫以20~30℃為宜,一般應取下午3~4時為宜。低溫時,要先驅趕雛雁活動後再下水。15日齡後在牧地搭臨時雛雁棚,棚內可分隔若干小欄,上罩魚網防止獸害。四周以後可整日放牧,夜間補料1次,並逐步拆除隔欄,合成統棚管理。

  9、放牧時一定注意,不要讓雛雁暴晒,長時間在陽光下直射,雛雁會因溫度過高,體內缺水而受到傷害。同時,還要防止被暴雨拍打,雛雁會因雨打而受涼,嚴重時會發生疾病甚至死亡。飼養過程中的衛生及防疫:飼餵雛雁的精、青飼料要求新鮮、無黴葉、黃葉、清洗泥土和垃圾。育雛室內要隨時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防止雛雁因室內氨氣濃度過大而中毒。料槽和水槽不要被糞便汙染,所有的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無關人員,特別是其他禽類飼養場的人員,不要隨便入內。從其他雁場來的雛雁,不要和本場的雛雁放在一起混養,避免傳染病的發生。雛雁放牧要晚牧早歸。15日齡內的雛雁舍飼,日放牧2次,早、晚各1次,每次30~50分鐘;20日齡以上的雁則長期放牧,日放牧5~8小時。狂風暴雨天,河邊及噴灑農藥後的田塊不宜放牧,以防意外。

  10、雛雁出殼一週內,如身體健康,無其他異常,應注射小鵝瘟疫苗。勤觀察雁群的糞便,如果發現雛雁的糞便不正常,要及時在飲水中給土黴素、環丙沙星等消炎藥。

  11、控制密度。雛雁飼養要有一定的空間,稀疏適宜的空間有利雛雁正常生長髮育。第一週每平常米放養25只,以後每週減少5~10只。因春季天氣變化極大等因素,時常會出現行動遲緩、食慾不振、精神沉鬱、排糞異常等病雛,應將病雛隔離,按大小、強弱分群飼養,使雛雁生長均勻一致。

  12、防止擠壓。天冷時,雁苗為了取暖,往往會擠成一團,易造成死亡。因此要用稻草編成窩子,分開盛放,以免相互擠壓。窩口墊草注意不要過長,最長6.5釐米,過長會纏住雁腿,使雁無法行走而被其他雁啄死。若發現苗雁頭歪無力,頸部絨毛脫落,說明苗鵝已經受熱,要開啟門窗透氣;若發現苗雁拉稀,可能已經受涼,此時除應注意保暖外,還要用茶葉、生薑煎水浸米喂雁防止拉稀。

  13、防止天敵。雛雁的天敵主要是老鼠、貓、蛇、黃鼠狼及野生食肉鳥類,如鷹、隼等。不同的地區,還會有其它天敵,因天敵的不同,應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特別是在夜間,一定要加強管理,堵住所有漏洞,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14、飼養人員要認真負責,多觀察雁群,發現問題,立即解決。防止雁群突然受到驚嚇而產生應激反、。大型飼養場,飼養人員要輪流值班,發現病雁,立即隔離治療。弱雛和正常雁雛要分開飼養,對弱雛更要精心管理,調整好食料及環境條件,保證弱雛的正常生長。夜間要加強觀察,防止雛雁因相互擠壓受傷或遭受敵害的侵襲。

  15、防疫疾病。春季天氣寒冷潮溼,細菌、病毒最易侵入,引發疾病,所以雛雁出殼後按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接種,才能保證雛雁健康生長。一般於雛雁出殼2~3天,每羽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0.5毫升,5日後注射1:100倍稀釋的小鵝瘟疫苗1毫升,2周後再注射1:50倍稀釋的小鵝瘟疫苗0.5毫升,以預防鵝瘟發生。有條件的還可注射一次禽出敗菌苗,預防禽出敗。在日常飲水中加入大蒜素或飼料中拌入大蒜素,青飼料新增穿心蓮、魚腥草,以防止白痢、大腸桿菌。

  四、鴻雁雛期行為與馴化技術

  將整個馴化過程分為3個時期,即學習期、加強期、應用期。

  1、學習期

  出殼前期的雛雁已能感應到殼外的動靜,應儘量減少除馴化固定訊號以外的嘈雜聲,避免其對嘈雜聲產生印記。雛雁在出殼前24h即有胎鳴行為,當馴養員聽到第1次胎鳴時即應人工模擬親鳥鳴聲作為迴應,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重複模擬親鳥的鳴聲,誘發雛雁作出迴應並對馴養員的模擬鳴聲產生印記,這也是雛雁的第1次學習。出殼時馴養員應專人著白色的工作服,雛雁出殼後首先讓它看到的應該是馴養員,同時用固有的近似於親鳥的鳴聲與其交流。

  有些剛出殼的雛鶴來到陌生的環境顯得緊張,此時應儘量減少其活動環境的雜物和刺眼的顏色,並用雙手輕輕撫摸或攏起,讓雛雁安靜地躺在手掌上,享受著馴養員的手溫,並用哨音與之交流,讓雛雁感覺到與之最親的是馴養員,對馴養員產生朦朧的依戀感,而此後馴養員的每一個訊號都是其觀察學習的物件。

  聲音訊號的刺激始終影響雛雁馴化期間的行為,在馴養員和雛雁交流的每一個環節都應以聲音為訊號,特別是飼餵的同時應伴以聲音訊號,經過幾天馴養員發出多種訊號刺激,雛雁會逐漸對馴養員產生依賴感。

  出殼後24h即放入育雛箱內,箱內應保持適當的溫溼度,如用燈光加溫,剛開始雛鶴會因有光線而感到不適,有時會不停的鳴叫和不安,在箱內它會盡量選擇適合其休息的位置。24h後即開始喂水,剛開始用滴管放在雛雁喙的前面滴著水珠並稍擺動,吸引其啄食,有些雛雁最早2日齡即能主動到水盆裡飲水。

  48h餵食,此時健康的雛雁還能扇動翅膀,跳出舞步,從這時開始,雛雁會不失時機地表現出生來具有的一些行為。雛雁在飢餓時會主動向馴養員發出需要進食的訊號,即鳴叫頻次加快,且在溫箱內來回走動。當馴養員發出聲音訊號或者站在其可視範圍之內,雛雁便會立即表現安靜,等待著馴養員飼餵訊號的出現,以此來達到和馴養員完成其行為含義的交換過程。

  許多行為方式其訊號刺激不只是1個,而往往有幾個,因此觸發1個適宜的行為方式可由單個刺激引起,也可由幾個刺激聯合引發,且各種刺激源能相互促進。對雛雁的刺激不僅有聲音、食物和周圍環境中的人工痕跡,還有馴養員的形象和動作。以上各種因素足以讓它們印記上人為的訊號特徵刺激,當這些因素剌激的總和達到一定的值就會產生跟從反應。這些訊號的刺激也是雛雁學習的過程,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馴化,雛雁會對馴養員產生較強的依戀性。

  2、加強期

  隨著日齡的增加,雛雁要進行室外活動,這一階段因對室外的環境較陌生,並且對馴養員已經產生依戀性,所以出來活動的雛雁一刻也不願離開人,並且對馴養員已經產生依戀性,懼怕外界物體,一旦不見馴養員就會驚恐鳴叫,並不停地尋找。

  雛雁此時和馴養員形影不離,即使馴養員休息時,也主動臥伏在床頭一側,此時是雛鶴學習過程中受人工馴化影響的主要階段。在室外活動中,慢慢擴大其活動範圍,循序漸進。馴養員應經常做一些訊號刺激,當好雛雁學習的模範,引導其對環境的認識,隨著其逐漸適應,即可自由活動。當然在其活動範圍內不要經常添置或更換物體,否則其對陌生物體會產生緊張的情緒。隨著日齡增長和活動範圍擴大以及馴養員使用的各種訊號刺激,雛雁學習的機會也增多,開始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雛雁每天都和馴養員在一起活動,有時會在開闊地上奔跑,當跑得太遠時,馴養員發出訊號,雛雁會跟從做出反應,這時馴養員應給予一些餌料獎勵,或輕輕撫摸;有時雛雁也會主動的靠近馴養員並用喙和馴養員進行交流。馴養員與其交流時切不可動作過粗暴甚至發怒,否則會使其產生懼怕感,不利於雛雁的馴化。對雁馴化的過程也是飼養的過程,通過朝夕相處和不斷的訊號刺激,雛雁能隨人行走。

  3、應用期

  雛雁2月齡後即開始進入練翅階段,至3月齡左右能飛向天空。由於南方的氣候炎熱,雛雁練飛一般在早晚進行,宜在9:00前和16:00後。馴練應儘量在飼餵之前,剛開始首先是馴養員站在顯眼開闊的位置發出訊號,引起雛雁的注意,使其向馴養員靠近,此時馴養員在前面跑動,這樣雛雁會跟從奔跑。

  如馴養員停步,雛鶴也會停在周圍,此時馴養員發出訊號,再給以獎勵。剛練翅時,雛雁飛羽還沒有長完全,只能展開沒有足夠力量的翅膀進行奔跑,並輕微拍打著。隨著日齡增加,馴練機會增多,雛雁翅膀會越來越有力。這樣長期保持固定模式,雛雁的奔跑能力得到鍛鍊,可以為以後的飛翔做好準備。

  在運動場地有較大風力時,雛雁會主動迎風展翅,藉著風力騰空舞動,此時馴養員應常帶領雛雁在開闊地迎風奔跑,讓它們在奔跑時展翅扇動,藉著風力慢慢地飛離地面,從開始的幾米,到後來的十多米,直至真正地飛向天空。經過馴養員的長期馴化,即可達到對雛雁揮之即去、招之即來的效果,使雛期的馴化順利成功。

  人工養殖的鴻雁現在已肉用為主,由於鴻雁屬飛禽,不僅體大肉多,而且味道極美。

  鴻雁基本資訊

  鴻雁***Anser cygnoides***,亦名原鵝、大雁、洪雁、冠雁、天鵝式大雁、隨鵝、奇鵝、黑嘴雁、沙雁、草雁。屬雁形目、鴨科動物。體長800~930毫米。背、肩三級飛羽及尾羽均暗褐色,羽緣淡棕色;下背和腰黑褐;前頸下部和胸均呈淡肉紅色;頭頂及枕部為棕褐色;頭側淺桂紅色;須及喉棕紅頸白色,後頸正中呈咖啡褐色。鴻雁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開始大量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開始遷徙。遷徙時常整合數十、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鴻雁常成對營巢繁殖,巢多築在草原湖泊岸邊沼澤地上或蘆葦叢中,亦有在靠近山地的河流岸邊營巢的,營巢地方通常植物茂密,環境偏僻,難於進入,很少在開闊而又裸露的荒漠平原上營巢。

  鴻雁繁殖方式

  繁殖在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繁殖期4~6月。3月末4月初遷入中國東北繁殖地。對的形成多在遷徙途中和進入繁殖地後,也有部分在越冬地即已形成。求偶行在飼養條件下的觀察,雄鳥首先在雌鳥前面激動的遊動,同時尾垂直豎起,並反覆的進行頭浸水運動,有點像覓食動作。交配時雄鳥開始張開翅,雌鳥開始鳴叫,同時雌雄鳥都伸長脖子,兩翅半張,雄鳥上到雌鳥背上進行交配。

  巢材為幹蘆葦和乾草,巢中心呈凹陷狀,內墊以細軟的禾本科植物、乾草和絨羽。每窩產卵4-8枚,多為5~6枚。卵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大小為76~89mm×53~59mm,平均重130.5g。雌鳥單獨孵卵,雄鳥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如有入侵者,它們常常偽裝成跛腳或一隻翅膀塌下,裝成受傷的樣子將入侵者從巢附近引誘開,然後又偷偷回到巢前,孵化期28~30天。

  雛鳥孵出後,由雙親帶領著游水,或在湖邊沙灘和草地上休息和覓食。發現危險,雙親中一隻發出驚叫,同時護送小鳥隱蔽於附近草叢中或遊至遠處。換羽期開始後成鳥離開幼鳥,集中在湖泊、海濱、河岸等人跡罕至之處換羽。時間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換羽時飛羽幾乎同時脫下,在一定時間內喪失飛翔能力。幼鳥2~3年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