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中的能力和魅力

  領導力對著企業變革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企業的文化傳承及發展變革。通過系統性的領導力培訓,可以從不同角度幫助不同層級的領導實施管理工作,實現心態轉變,從而最終達到增強企業人才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戰略規劃的目的。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

  關於能力和魅力這兩個詞,我是從半年度的營銷會議上孫總的講話裡聽來的。總是喜歡琢磨點東西,仔細琢磨這兩個詞的關係,其實感觸頗深。記得大學時代,管理學教授告訴我們:“管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當然,有人說科學性多一些,有人說藝術性更強,到底哪一項的比例更大一些姑且不談,但是我深深地感覺到:管理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光有理論不行,光有實踐也不行,必須理論聯絡實踐,才會有深刻的理解。

  曾經與總監討教過,自己也很多關於管理的培訓光碟,如餘世維、曾仕強等,關於管理,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須深入研究人性,包括人性的優點和弱點。好像內容與題目沒有什麼關係,其實我想說的是——管理者的個人能力和個人魅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關係及重要性。這也是我寫本篇文章的初衷。

  其實,我覺得個人能力和魅力都屬於領導力的範疇。個人能力在這裡主要指專業能力;個人魅力則包括品德、個性、修養,還有表現在工作中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等。作為一個管理者,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是基礎,否則就不能把工作做好,也不能服眾,這也是為什麼總是選擇能力強的人做領導者的原因;如果能力不是最強也不要緊,那就一定要有能吸引別人的個人魅力,讓能力更強的人願意跟著你幹。如果兩者都不佔,試問:你靠什麼來讓別人願意給你賣命呢?換句通俗的話概括就是——能力成就個人,魅力成就團隊!依靠較強的工作能力成就個人的例子就太多了,遠的不說,看看現在公司的高層領導,哪個不是從業務員或基層管理出身,依靠自身突出的個人能力一步一步從基層脫穎而出,做到今天的成績呢?如果他們的能力一般或不如我們,大家現在也就不會這麼佩服和認同他們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職業生涯初期,鍛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重要的,那時,我們處於“為學”的階段,大多數人是單兵作戰,還不需要具備太多的個人魅力素質,個人能力強就可以把大部分事情搞定。但是,隨著個人能力的不斷提高和職位的逐步提升,我們進入“為道”的境界,這時我們往往是帶領一個團隊在“戰鬥”,那麼此刻對個人魅力的要求逐漸超越個人能力,成為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因為你需要它把整個團隊牢牢凝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縱觀歷史,所有的統治管理者都不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強的,但是,為了鞏固政權,他需要各方面能力比他強的人來幫他治理國家或組織,組織越大,“能人”就要越多。那這麼多“能人”為什麼會聽從管理者的領導呢?國家靠政權,組織靠的就是管理者強有力的個人魅力。這樣的案例就太多了,我們知道,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的時代。作為一代梟雄的劉備,很多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很平庸的人,只不過是諸葛亮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然而,在劉備“仁”、“愚”的背後,表現出來的卻是他傑出的領導才能。劉備的過人之處是得人心,得將相之心,得民心,這也是他能成就帝王霸業的關鍵所在,從這一點來講,曹操和諸葛亮也難望其項背。其實,這種“得人心”靠的就是他的強烈的個人魅力,使很多能人心甘情願的投靠他,為他賣命。所以,雖然他武功一般,智謀也不超群,但是,文有諸葛亮、龐統等為其運籌帷幄,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為他轉戰沙場,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他濃濃的一筆。

  具體到營銷工作中,我認為,一個有能力的業務人員不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的管理者,而一個擁有個人魅力的管理者首先肯定是一個有能力的業務員。因此,我想與在銷售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績的同仁們探討一個問題:在把自己銷售工作做的很出色以後,我們下一步該做些什麼呢?沒錯,如果你想繼續在職業目標上有所發展,有意識的提高個人領導力才是關鍵。那什麼是領導力?定義太死板生硬,姑且不說。管理學的創始人彼得·德魯克曾經這樣說過:“領導力是怎樣做人的藝術,而不是怎樣做事的藝術,最後決定領導者能力的是個人的品質和個性。”所以,正如從兩個人中選擇一個管理者,一個人能力一般但人品很好,另一個人能力相對較強些但人品一般,你會選擇那一個人呢?我想企業一般會選擇前者,因為畢竟,職位越高,企業對人品的要求就越高。記得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在《贏在中國》中說過一句話:“小事靠智,大事靠德。”我想,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他肯定是深有感觸的。

  因此,我認為,除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外,注重個人修養,完善自己的德行,提升個人魅力,克服自己人性的弱點,那麼,你必將成為一個“有用之人”。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句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