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雕製作工藝介紹

  葉雕的製作方法,不簡單,其製作工藝更是複雜。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葉雕製作工藝,以供參閱。

  葉雕製作工藝分類

  ***一***植物葉子藝術品的分類

  葉雕的藝術創作,在剪紙藝術事業發展的今天,已經完全脫離了其作為剪紙原材料的原始模式,推陳出新的以突出葉子的形、色、脈絡以及色彩變化和剪紙圖案相揉和的全新面貌出現,充分展現了其源於傳統藝術又有突破創新的新風格。

  目前在國內利用植物的葉子做藝術品的還不太多,就品種來講目前大致可分為3種:

  1.直接在葉面上繪畫,即把葉片做底布用、此應屬美術範疇。

  2.利用特定工藝脫去葉肉,成為網狀葉片,然後繪上圖案,工藝較簡單,但畫面有一種透明和朦朧感,形式新穎別具一格。

  3.用葉脈作底紋,保留圖案部分的葉肉,其餘部分處理成網狀,象帖在葉狀絲網上的剪紙***葉***,突出了葉脈獨有的生命力和自然藝術性。尤其是映光觀賞、紋理細膩效果非常好,但製作工藝較複雜,需經過長時期的揣摩與研究方能掌握其製作技法,這就是所謂葉雕。

  ***二***葉雕的分類

  因製作工藝和藝術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工藝製作上:

  ***1***葉脈作底紋,保留圖案部分的葉肉,刻掉其餘部分,突出了葉脈獨有的生命力和自然藝術性。

  ***2***只取用葉子的外形,內中圖案與外形巧妙連線,使作品有較高的透視感,圖案鮮明。

  2、 從藝術形式上:

  ***1***單色葉雕——利用葉子本身的顏色***如綠的楊葉,紅的黃枦葉,黃的銀杏葉等***進行雕琢,作品純樸、自然,盡顯大自然質樸的神韻。

  ***2***變色葉雕——利用植物葉本身的色斑、病斑和葉子在秋天色彩變化中,由於著陽不均,或突然受凍等原因,在同一葉面上形成的多種色彩進行構圖,使整個畫面充滿活力和靈氣,充分彰顯大自然色彩的奇妙變化和無盡魅力。

  ***3***拼色葉雕——是利用不同植物葉片的多種色彩,根據作品要求刻成各種圖案進行拼色處理,這是一種最新創作的藝術形式。如作品《金玉滿堂》,是以綠色紫荊葉創作,保留葉脈,葉肉刻出荷葉、水草,再用紅色黃枦葉,紅、黃色梨樹葉***經霜後的色彩***或有色彩變化的葉子刻成蓮花和金魚;再將金魚的眼睛點上墨色,***剪紙中剪<刻>、拼<色>、染的手法***拼製成圖案,使整個作品的構圖巧妙、色彩斑斕、栩栩如生。

  再如作品《鷹》以秋天突然變凍後變為棕色的楊樹葉製作,保留葉脈,鷹與松樹幹是利用葉子的自然棕色刻成,再用綠色的大葉女貞葉刻成松針,貼上合成。畫面端莊、自然、大氣、充滿生機,不新增過多的人工修飾,多以葉子本身的自然神韻展現。

  ***4***異形葉雕,即根據葉子在生長過程中因外界因素造成的奇特形狀,設計一種與葉形相對應的內容,或根據葉子的殘缺進行雕琢。如變色葉雕《猴吃桃》,利用黃枦葉象桃子的外形而設計。如小猴子坐在桃樹上摘桃子,葉面紅斑處設計成桃子,效果非常奇特。這種創意可以達到“神”、“形”合一的效果,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如此以來,經過自然和藝術的融合、昇華、使小小葉片,就有了豐富的內容、情感和生機,有了鮮活的藝術生命。

  葉雕製作工藝特點

  ***一***古樸自然:葉雕作品是人與自然的一種巧妙融合,在技法上它傳承了剪紙藝術的特點。葉雕作品充分保留和利用了葉片原來的形狀和顏色,這就使得它更加古樸自然。

  ***二***無一雷同:在世界上我們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也就是說葉雕作品沒有一幅是完全相同的,既使是採用同類植物的葉片,同一個人創作,並採用同一個雕刻圖案,由於葉片本身獨一無二的特點,也就使得葉雕作品無一雷同。

  ***三***千刻不落 萬刻不斷:葉雕作品的線條講究細膩柔和,清晰流暢。雕刻時採用的是鏤空技法,這就形成了作品陰刻部分線線相斷,陽刻部分線線相連。如果把陽刻部分的任何一部分線條刻斷了,就會使整張畫面支離破碎,難以形成完整的作品。由此,就產生了葉雕作品“千刻不落,萬刻不斷”的重要特點。

  葉雕工藝雕刻技法

  ***一***表現手法:我們在創作葉雕作品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陰刻、陽刻這兩種手法來體現作品層次,展示作品意境的。陰刻就是將原稿的圖案部分刻掉,使圖案凹陷下去。陽刻正好相反,是將原稿圖案以外的空白部分刻掉,使圖案凸顯出來。創作時要求陰刻、陽刻手法使用得當,搭配合理,才能使葉雕作品更加完美。

  下面我們以“葉雕”二字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這兩種手法。刻制 “葉”字時,我們使用陰刻手法進行雕刻,只要把這個字的筆劃部分刻掉,就形成了“葉”字的陰刻圖案。刻制 “雕”字時,我們使用陽刻手法進行雕刻,先在這個“雕”字周圍畫上線框,然後把線框內白色區域刻掉,這樣就形成了“雕”字的陽刻圖案。

  ***二***行刀方法:刀法是創作葉雕作品的基礎,是用來刻畫線條,表現主題的工具,只有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行刀方法,才能雕刻出精美的作品。

  下面我們就向您介紹握刀和行刀的方法:握筆的姿勢,像用毛筆寫字時一樣,用拇指,無名指和食指、中指成三點夾住刀杆,使刻刀垂直向下,刀鋒向內與手心方向保持一致,沿著圖案的線條進行雕刻。

  創作時常用的行刀方法有:橫向行刀、豎向行刀和弧形行刀三種。

  橫向行刀就是手握刻刀,橫向進行切割。豎向行刀就是依靠食指和中指撥動刻刀來回運動,以較小的幅度切割葉片。弧線行刀就是雕刻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轉動刀杆,使刀鋒一直沿著弧線的方向切割葉片。

  葉雕製作葉片採集與處理

  葉雕與剪紙是異曲同工的同一民間藝術,但製作工藝上卻有相當差距。葉雕這門藝術其製作工藝複雜,又需極大的耐心才能完成。

  ***一***採集葉片

  首先,在樹葉的選擇上,不同的植物,葉子的可用季節不同。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大部分葉子採用的黃金季節,經歷了春、夏、秋三季的風雨,植物葉子已經成熟、質密、厚實、韌度增加而且不易變色。

  有些植物在秋冬季節大溫差的交替作用下,會變化出各種色彩,給葉雕的創作帶來豐富的靈感和遐想。越冬的植物,經歷過低溫後葉片更趨穩定而厚重,是製作葉雕的絕好原材。因此挑選一片適合雕刻的葉片要經過精心的選擇、細心的儲存對形成以後優秀的藝術作品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製作葉雕作品常用的植物葉子有:柿子樹葉、楊樹葉、法國梧桐葉、紫蘇葉、狗尾巴花葉等等。採集葉片的時間通常選在 10 — 11 月之間。因為,這時植物葉片已經老熟,韌性較好,色彩純正,收藏時間會更長。我們挑選那些沒有殘缺,造型有特點的葉片採集下來;採集時動作要輕,注意一定要帶上葉柄,不能劃傷葉片,採集下來的葉片要儘快處理。

  ***二***處理葉片

  葉雕製作週期較長,在雕刻之前從葉子的採集、選葉、清洗、創作、壓幹到後處理往往需要十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葉片質脆,易刻斷,幹後易破碎。所以每個製作環節都要嚴格操作,稍有不慎,將前功盡棄。而且作品的儲存收藏也要有一定措施。加之,葉子的採集有季節性,太嫩了、作品薄、軟、易變色,錯過時機又會變幹、變黃,不易製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種民間藝術的發展。這也是一個有待今後需研究解決的課題。

  1.藥液浸泡:採集回來的葉片需要用丙酸鈣藥液進行柔化和防腐處理。首先,將10克丙酸鈣放入2-3千克清水中,攪拌均勻,配製成藥液備用。而後,把採集回來的葉片先用清水清洗乾淨,清洗的過程中要將捲曲的葉片展開,注意動作要輕緩,避免損傷葉片。將洗乾淨的葉片,放入丙酸鈣溶液中浸泡2小時就可以了,注意浸泡時,也必須把葉片整理舒展。如果浸泡時間過短,就達不到防腐、防蟲的目的;浸泡時間也不能過長,否則容易造成顏色脫落,甚至泡壞葉片,影響未來作品質量,實踐證明,浸泡時間一般不要超過3個小時。

  2.晾晒:接下來將浸泡好的葉片撈出,處理平整,再進行晾晒。具體方法是:先在把廢報紙鋪放在陰涼處,而後,把葉片放在報紙上,晾至沒有水珠後,小心的把它收起來,然後就可以進行削脈處理了。

  3.削脈:為方便雕刻應對各種型別的葉片進行削脈處理。方法是:用刻刀把葉片上凸起的葉脈削平,葉柄部分也要削成與葉片薄厚基本一致,削葉脈時注意運刀要輕緩、平穩,避免削透葉片。削完葉脈後,再將葉片擺放在報紙上,每擺上一層葉片,上面再放一層報紙,葉片擺放完畢後,還要在上面壓上一塊厚玻璃板,這樣既可以吸乾水分又能壓平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