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職場修養有哪些

  縱觀職場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除了機遇、自身努力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特別注重自身的職業素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成功人士的職場修養:國學修養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文化史,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歷史厚重而深遠。早在4500年前的堯舜時代,我們的遠祖就提出了“五教”的道德思想來教導他的後裔。所謂“五教”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樣的道德祖祖相傳、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依然散發出它璀璨的光芒。進入21世紀,當網路、時尚和其他一些高科技的東西潮水般地湧進我們生活中時,一些傳統的中國文化並沒有被拋棄和顛覆,相反卻顯現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承受著來自大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巨大壓力,傳統精髓文化和精神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

  中國傳統文化提供給現代市場經濟與企業管理的智慧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把人作為企業最大的資產或真正的資源。人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企業競爭就是人的競爭,企業管理就是充分調動人的因素,充分開發人的資源,提高人的心性素質與業務素質,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協調人與人、人與企業以及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作為市場經濟與企業管理的“軟體”,具有更為深遠的價值。

  在國學修養的提升方面,我們的企業家與企業員工都應該讀讀《弟子規》。《弟子規》1080個字,本是童蒙養正寶典,看似一本不顯眼的小書,實際上裡面蘊含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大智慧。

  《弟子規》總敘中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裡面有七個科目,即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即學文,屬於智育修養。

  幾百年來《弟子規》這本小冊子曾是做學生應有的標準,也是一個幸福人生的基礎。依現代標準似乎很嚴格,但是古人覺得孩童從小就該有紀律及品德修養,那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紀律和品德修養,孩子長大後就不會有成就。譬如說,如果孩童從小就不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長大後怎麼可能會遵守禮法?

  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夫婦之間的關係,已完全變形。父母不像父母,子女不像子女,人與人之間不再講求**道德。我們的心理環境被汙染,我們的家庭制度被破壞,離婚率有史以來已達到高峰。我們誦讀《弟子規》,旨在作為我們的指導方針,幫助我們首先以身作則改變我們自己,也由此改變我們的命運,並進而帶領下一代走向一個和平的、和諧的社會與世界。

  成功人士的職場修養:放下貪慾

  道家常講“握固”,小孩子一生下來,手總是緊緊撰住的。而當一個人走完一生,卻總是要“撒手而去”。這其實很好地反應了我們的人生。對一個人來說,在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財富。當我們有命在的時候,我們就不遺餘力地去追逐財富。手總是不停的抓啊抓,總是企圖要抓到更多。但是即便抓得再多又如何呢?“無常”到來的時候,肉身也要瓦解,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人一旦貪慾過分,就會亂了方寸,計算謀略一亂,大禍也就臨了頭!送您一句話:無欲則剛。

  我見過極個別職業道德差、內心沒有戒律的經理人會利用老闆的信任欺上瞞下,肆意胡為,排斥異己,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從中撈取個人利益。

  這種經理人只顧撈個人私利,而不顧組織集體利益,在組織中做事沒有原則,對客戶、供應商、員工都不放過,雁過拔毛,表面上客客氣氣,好好好,實際中不見兔子不撒鷹。這種人對企業的傷害力是很強的,直接損害公司的利潤,同時也影響公司的品牌和信譽。

  對於此類敗壞職業經理人聲譽的人呢?建議企業招聘時做好經理人職業背景調查,對那些有過此類行為的經理人不予錄用,或慎重錄用。企業也可以委託專業的背景調查機構,進行職業背景調查。

  成功人士的職場修養:去除失禮之處

  先講一個故事吧:查爾斯小的時候,從來不稱呼一個對妻子不忠的人為“某某先生”,而是直呼其名“喬”。有一天,查爾斯的父親把兒子叫到辦公室問其原因。兒子向父親解釋:“‘先生’一詞是留給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個傢伙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這樣對待他是你的問題,現在失禮的是你,年輕人。”父親說:“對另一個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禮的藉口。”就是這個很短的故事,揭示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失禮,沒有理由!但遺憾的是——生活中、商務交往中很多朋友出現了不少失禮之處。

  總之,職場成功人士提高職業修養、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十分必要,可以說,也是職場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