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成功人士勵志故事_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有哪些

  當代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的背後都有很多的勵志故事,那麼他們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當代成功人士勵志故事。

  當代成功人士勵志故事1:李嘉誠的人生信條

  李嘉誠是億萬人的偶像。那麼,李嘉誠心中的偶像又是誰呢?

  他的答案是:父親李雲經。

  李嘉誠說:“我爸爸是非常典型的中國人,有氣節,講義氣且誠懇待人。”

  1943年,李雲經因長期勞累、貧窮、憂憤,終於病倒了。李雲經患的是肺病。肺病在當時是一種“不治之症”,染上這種病,等於被判了死刑。他預感到自己不久於人世,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到兒子身上。為了保證兒子的學費,他堅持不住院;醫生開了藥方,他也不去藥店買藥。李嘉誠的舅舅莊靜庵知道這個情況後,“強行”送他住院。李雲經住進醫院後偷偷把藥錢省下來,準備給獨生子交學費。李嘉誠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都會潸然淚下。

  父親病逝以後,小嘉誠和母親東拼西湊,總算湊足了一筆為父親買塊葬身之地的錢。

  按照當時的規矩,買墳地的人必須先付錢,才可以看地。賣地給李嘉誠的是兩個客家兄弟。他們向小嘉誠吹噓,說這塊風水寶地如何如何好,先人葬在這裡,後人必定發達。

  小嘉誠希望發達,但不相信自己這麼一點錢,能買到風水寶地。他想,只要父親有個安息之地,他和母親也就安心了。他將錢交給賣地人之後,便跟著他們去看地;這天,恰巧寒流南下,氣溫驟降,加上陰雨綿綿,山路泥濘,衣著單薄的小嘉誠凍得瑟瑟發抖。

  兩個客家人見他是小孩,存心欺騙他。他們走得很快,企圖擺脫李嘉誠。但小嘉誠卻寸步不離,緊緊地跟著他們。

  走到一座山坳上的荒墳時,走在前面的弟弟用客家話對哥哥說:“阿哥,就這裡吧!”

  被稱為“阿哥”的男子說:“這裡?你沒看見這裡已有一座墳了嗎?”

  “不要緊,掘開它,把屍骨弄走就是了。一個小孩子,諒他不敢不收貨。”

  他們的對話,被略懂客家話的李嘉誠全聽到了。小嘉誠想,世界上居然有這樣黑心的人,為了這麼一點錢,連死人也不肯放過。他想到父親一生光明磊落,鳩佔鵲巢的事,父親是絕對不會做的,即使將他安葬在此,九泉之下,他也是不會安息的。

  小嘉誠分析,這兩個人如此黑心,要將錢退回,是絕對不可能的了,若同他們糾纏,遭他們毒手倒是有可能的。

  所以,當那兄弟倆揮鋤要挖墳時,李嘉誠說:“不要挖了,你們的話我全聽到了。算了吧,那筆錢只當我施捨給你們罷了!我另找賣主去。”說完,頭也不回地奔下山去。

  這次買地葬父的周折,給李嘉誠上了人生第一課。他告誡自己,不論將來日子如何艱難,一定不可以坑害別人。

  當代成功人士勵志故事2:陳天橋和夫人雒芊芊的創業故事

  陳天橋結婚5年,而他們的孩子———盛大網路也5歲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陳天橋深有同感。他始終覺得太太的支援是盛大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最大動力。

  每年年底公司員工大會時,陳天橋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給妻子的,感謝她對公司的貢獻。直到今天,陳天橋也沒有想過要淡化家族色彩。“我不認為家族企業有什麼不好,當初軟銀4000萬美金投資盛大時,還覺得盛大這種家族企業團結,效率高。”談到妻子,他坦言自己最大的遺憾是結婚時妻子沒披婚紗、沒擺酒席,然後就匆匆開始創業。

  3年時間資產過億的陳天橋,是復旦大學經濟系提前一年畢業的優秀生。雒芊芊也是經濟管理專業,畢業於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上海一家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兩個人婚後的第一桶金來自炒股票。

  1999年,集資了50萬人民幣後,兩人毅然下海。

  雒芊芊從來不接受媒體採訪,在公司中甘為幕後英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個漂亮、賢淑的河北女孩,是陳天橋事業中最得力的夥伴。雒芊芊隨和,不愛張揚,這對說起話就滔滔不絕、很有激情的陳天橋來說性格上正好互補。

  在盛大的諸多新聞釋出會中,記者唯一一次見到她是在盛大從軟銀成功融資那次。作為參與整個融資過程的重要一員,芊芊那天除了陪軟銀這些新投資人,幾乎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後經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融資獲得成功很大部分也得益於雒芊芊紮實的金融知識和縝密的思維。

  瞭解他們夫妻的人都覺得他們是一個絕好的“黃金組合”,不光男才女貌,彼此對事業的執著創造出了巨大財富。平常陳天橋忙於外交,要參加各種談判。而芊芊負責打理公司內部管理,員工年紀都比較輕,很多人將她當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內部都習慣叫她芊芊。員工的生日,員工準備生小孩或者有出國念頭,陳天橋也都會親自打電話詢問,董事長如此細心,據說是和芊芊的提醒有關。

  公司一天收入最高時達上百萬元。陳天橋說,他會偶爾在子夜醒來時暗問自己“我真的有那麼多錢嗎?”

  陳天橋從小的夢想,就是要成為主流人物,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直到今天,坐在財富榜上的陳天橋仍然與這個目標有著距離,並且距離有越來越遠的趨勢。

  從小要當主流人物

  1973年,陳天橋出生於浙江新昌縣澄潭鎮一個叫東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覺得這個大胖小子有出息,加之陳天橋的父母在當時已經離開了山村,在城裡工作,於是給他取名天橋,意為陳家登天的橋樑。

  陳天橋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父親是上海導航儀器廠的工程師,母親是新昌城關中學的英語教師。在東坑坪生活了不久,母親就把陳天橋接到城關鎮上幼兒園,陳離開東坑坪小村,在新昌大佛寺腳下度過了童年。

  至今,陳天橋對東坑坪有著某種特別的感情,這裡畢竟有他的根。陳的嬸嬸告訴記者,去年清明節,百忙中的陳天橋從上海趕回小山村,看望爺爺奶奶。

  在新昌城關時,陳天橋經常回老家澄潭。有一次回去,陳天橋看見有兩隻大公雞在爭鬥,便蹲在路邊津津有味地半個多小時,直到公雞們精疲力竭不想再鬥了,演員和觀眾才鬱郁而散。

  回到城關,陳天橋迅速寫了一篇觀後感,並給了老師。城關南明小學的蔣惠球老師是陳天橋小學四、五年級時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文章後覺得很精彩,就把文章寄到《小學生優秀作文》雜誌並發表了。

  但在新昌中學的檔案室裡,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王力紅老師給陳天橋的操行評語中,有一條說道:“作為班委,對集體活動卻不熱心。”

  “我後來看出來,陳天橋當時是很想當班長的。他小學時候就是少先隊大隊長,上了初中卻只當了個班級生活委員,他總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小孩子難免鬧情緒,所以故意對班級活動不那麼熱心。”王校長解釋說。

  好學生和網路遊戲

  1990年,18歲的陳天橋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的陳天橋不僅是學習尖子,也是社會活動的熱心分子,他的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得到了校內外的公認。陳成了“復旦大學1990屆經濟系的傳奇人物”。

  大學一年級,陳天橋埋頭讀書,全系成績排第一名;大二,陳天橋被上海市教委和團市委評為“上海市優秀學生幹部標兵”;大三,21歲的陳天橋就修滿了學分,以上海市惟一的“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稱號從復旦大學經濟系提前一年畢業,這在復旦歷史上也是罕見的。踏入社會的陳天橋進入了上海陸家嘴集團。

  從子公司的副總經理開始,直到晉升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安德的祕書,在四年時間,陳天橋自稱學會了三件事:一件是好事,一件是壞事,還有一件“不好也不壞”。

  好事是年輕的陳天橋學會傳統行業的企業家獨立、務實的管理風格。陳天橋沒有留洋或者海外求學的經歷,曾經有人問他是不是“海歸派”,他回答“不是”,又問他是不是“土鱉派”,他回答“也不是”——陳天橋覺得自己比海歸派更熟悉中國國情和地區市場,而與本土成長的經理人相比,自己的個性更加獨立,更加講求冒險和創新。

  不好不壞的事是陳天橋比一般人更早接觸到網際網路。十年以前,在陸家嘴集團裡,在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網際網路和***為何物時,總裁辦公室裡就已能24小時上網。老總不在的時候,陳天橋就喜歡在網際網路上混。

  人在網上飄,學會玩遊戲是早晚的事情。“玩網路遊戲”一開始是件壞事。陳天橋太喜歡遊戲了。僅靠辦公室偷玩一下實在不過癮,他乾脆買臺電腦回家。每到週末,他必玩得個天昏地暗。

  這還不夠,每逢節假日,他必定呼朋喚友,來家裡一起“操練”,通宵達旦、挑燈夜戰是家常便飯。據說,他曾一連打了七天七夜的遊戲沒閤眼。

  1998年,組織上要安排王安德去浦東新區做分管經濟的副區長。王安德對陳天橋許諾,如果他選擇投身仕途,他有可能成為全上海最年輕有為的區長祕書,前途不可限量。但陳天橋婉言謝絕了:“謝謝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

  離開陸家嘴,陳天橋來到一家證券公司,擔任總裁辦公室主任。呆在證券公司的這一年多的時間,對於陳天橋來講是相當重要的一年。跳出國營單位的陳天橋明白了自己的事業要靠自己去打拼。在證券公司工作,面對滾滾財富,他暗暗下定了自己創業的決心。

  在證券公司期間,陳天橋碰到了一位聰明能幹的女性,這就是他後來的妻子,現在是盛大公司副總裁——雒芊芊。認識雒芊芊並暗戀了4個月後,陳天橋開始大膽進攻,“1999年7月跟芊芊開始戀愛的,9月我們就結了婚”,“在證券公司,最大的收益就是‘騙’到手一個老婆。”開心的時候,陳天橋會這樣說。

  第一次創業很平庸在證券公司娶了老婆,又在股票市場上掙了一些錢,這時候陳天橋有兩種選擇,一是與太太雒芊芊一起出國;另外就是在國內找個穩定的工作,過小日子。但陳天橋做了第三種選擇,自己創業。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當代成功人士勵志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