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經典故事材料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時不時地需要用到一些,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見或者不見,你的價值都在那裡
作者:程剛
1950年10月,他出生在美國舊金山一個義大利裔家庭。因為家庭貧窮,他從小便開始勤工儉學,並努力在學校中表現自己,希望老師和同學們能夠注意到自己,改變他們對他這個外國裔學生的看法。可即便是這樣,同學們依然排斥他,老師對他的態度也是不冷不熱,這讓他十分傷心。
上小學時,他當報童補貼家用,每個週末早起到收發點取報,然後大街小巷地叫賣。一次,一位建築商印了1萬份廣告,希望學校發動學生上街分發,分發之後,將給予學校3000美金以資助學校購置教學用品。學校接下了這批廣告單,並給每名學生分配任務100份。很多學生覺得頂著烈日上街發廣告,又熱又丟人,他卻覺得這事很容易,爸爸鼓勵他多分擔一些,他有些沮喪地說:“我多發有什麼用呢?老師們也看不見我大街小巷辛苦跑。”父親笑了,對他說:“你記住,你的價值不會因為別人看不見而減少,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他記住了父親的這句話。
在父親的幫助下,他找到學校,直接領取了500份廣告,然後第二天一大早便到街上分發,不到晚上便發完了。當其他學生帶著沒發完的100份廣告回到學校時,老師們還在議論著他一次性取走500份能否發完,看著他空手回來,所有人都向他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1972年,他從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他很希望表現一下自己,可這裡人才雲集,他沒有機會,一度動了辭職的念頭。他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給他講的那句話——你的價值不會因為別人看不見而減少,他心裡又充滿力量。一年後,他考進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學院學習MBA,然後提出了辭職。律師事務所急了,所有主管集體找他談話,都一致挽留,還承諾無論是業務主管還是行政主管他可以任選,但他婉言謝絕了。同事們一頭霧水,這一年,沒感覺他做什麼,可他辭職的時候,所裡怎麼會這樣挽留他?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給出了答案。他說,他負責行政以後,自己編了一套軟體,所裡的案件資料從此沒出過一次差錯,任何資訊只要他敲幾下鍵盤,就會全都調出來,還有,他堅持每天早來半個小時,監督保潔打掃衛生,我們的工作環境在他幹行政這一年,發生了質的變化……
後來,他加入了英特爾公司。五年後,便從一個普通職員升任外圍零部件運營部門總經理,幾年後,他又被破格提拔為英特爾運營集團副總裁,六年後,再升為公司執行副總裁,2005年成為英特爾公司第5任CEO。他的一路升遷,許多人都提出了疑問,他是公司歷任CEO中唯一一個非技術人員。他的前任安德魯·格羅夫說:員工的家屬病逝了,只要他知道,肯定能悄悄地去探望,公司與蘋果電腦的合作,造成了與戴爾和微軟關係的緊張,他悄悄地改變了這一局面,讓各方都滿意……他有一股“寧靜的力量”,做著別人做不到的事。
他叫保羅·歐德寧,他信奉“堅持自我,就是對價值的最好體現”,他的那股寧靜的力量,就是對其價值的最好表達。
:貧窮的慈善家
作者:艾子垚
若有人問,做一個慈善家是不是需要很多錢?海南的愛心達人馮磊可以告訴你,不需要。馮磊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工,從事最苦最累的下水道疏通維修工作,儘管他很窮,卻是海南愛心慈善界頗有名氣的人。
十多年前,馮磊因為家庭矛盾,從山東隻身來到海南謀生。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馮磊深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在這裡他做過農民、種過甘蔗、做過小生意,也替別人打過工,體會過各種生活狀況,讓馮磊也看到了許多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他開始反省過去在家鄉的意氣用事,和家人的矛盾。隨後,他給家人打了電話,所有的矛盾迎刃而解。這讓馮磊心胸更加寬闊。
2003年,海南女子吳海波因為誤食醋精導致食管腐爛而無錢治療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傳遍了海南。馮磊從報紙上看到這一訊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參與幫忙,他不僅自己募捐,還私下去探望吳海波。在吳海波得到大家的幫助病情好轉後,馮磊還是堅持不懈地幫助她。有朋友不理解馮磊,說:“對於一個陌生人,你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何必還花這麼多精力呢?”
馮磊答道:“幫人幫到底吧。既然做了好事,怎麼能中途放棄呢?”
之後,馮磊在得知吳海波能夠吃進流食後,又馬上買了一個榨汁機給她送去。對此,吳海波非常感激,說:“我家裡窮,可是你也不富有。你這樣對待我,我真是沒有什麼可以報答的。如果可以,以後我就叫你一聲‘哥哥’。你就是我的親哥,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馮磊高興地答應了,直到今天,他們依舊情同兄妹。
正是這次助人的經歷,讓馮磊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他常常對妻子說:“我們是物質上的窮人,卻是精神上的富翁。”
2008年,馮磊開始學習上網。他總是到一些新聞網站和一些論壇瀏覽帖子。一旦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他總是耐心替別人解答問題。有時候,甚至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申明有什麼困難可以找他幫忙。妻子對此頗有微詞,馮磊卻笑著說:“沒事,我們又沒錢,別人佔不到我們的便宜。我們助人為樂,上天也會庇佑我們的。”
不久,微博開始流行,馮磊便利用這個工具開始轉發微博。開始,他只是單純地抱著幫助別人的想法,把所有他看到的需要幫助的訊息,通過微博一一轉發出去。只是沒想到,他的微博點選率逐漸攀升,最後竟然引起了海口媒體和海口網友的關注。
“@海口馮磊”,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微博賬戶,他卻是一個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幫助別人的大好人。就這樣,他每天都在轉發訊息。他的粉絲從1000人增加到2000人,從10000人增加到50000人——馮磊出名了。
現在有不少需要幫助的人都到他的微博上尋求幫助,他都會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除了幫忙轉發微博外,他也會通過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2014年,他的工友因為突發疝氣無錢醫治,馮磊便把這則訊息在微博中發出去。因為工友的妻子在幾年前去世,他有一個5歲的女兒。馮磊想到自己在錢上幫不了什麼忙,便提出幫助照看工友5歲的女兒,讓工友安心治病。在馮磊的努力下,他的工友獲得了海南醫療救助基金會發出的救濟金。
如今,凡是馮磊微博上發出的訊息,都有許多人幫助轉發。正是因為馮磊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了更多的人去行善。而每一個受過馮磊幫助的人都成為了馮磊的好朋友,長久地保持著友誼。
不過,有的網友也對馮磊的熱心提出了質疑,說他純粹是博眼球,好讓自己出名。但是更多的網友對此進行了反駁。其中一個網友在帖子上這樣寫道:“他沒錢,沒權,但是確實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別人。他的出名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無意之舉,那種發自內心的善良讓他渾身帶著光輝。他的出名不摻雜一絲金錢的因素,這比那些能一次就捐出幾十萬元的富人更加不易,他是傾其所有在做善事,就是一個貧窮的慈善家。”
:活著,即使沒有明天
作者:溫言
幾年前,我還在泡天涯論壇的時候,有一個叫“滾蛋吧腫瘤君,記錄與腫瘤抗爭的病院日子”的帖子每天都在首頁飄紅。那時候各種生活體驗帖大熱,出於好奇,點了進去。
熊頓從發病五個月的時候開帖。她說自己開帖的原因是“對畫漫畫的人來說,任何際遇都可以成為付諸筆尖的素材”,而她希望用自己的這段經歷帶給大家勇氣和希望。
在網上追腫瘤君帖子的日子裡,每天的標準動作都是重新整理、催更、祝福……周而復始。儘管知道熊頓每天都被困在醫院裡,身邊充斥著化療、吃藥、測體溫、白細胞增減這些詞,可她讓我們看到的只有一幅幅忍俊不禁的漫畫:
艱難困苦中插科打諢的朋友之情,相互扶持、故作堅強的父女之情,彷彿一夜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的母女之情。
熊頓極少在畫裡描繪痛苦,卻讓我們這一刻被逗得哈哈大笑,下一刻又熱淚盈眶。
慢慢地,最初那個帖子,也變成了一條匯聚了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命運的人群的河流——我們不僅在裡面看熊頓,也看各形各色的人生遭遇,還看我們自己。
熊頓讓每個人都覺得周身充滿了力量和勇氣,也讓每個人為自己感到慶幸,慶幸自己不是她,而我們的煩惱在死神面前不堪一提。
而這些給了我們一種錯覺:熊頓成功了,戰勝腫瘤,將是不日可待的事情。
不過一切就停滯在她直播了媽媽囑咐好朋友多穿衣服的一條微博裡。
其實在發出最後一條微博時,熊頓已經呼吸困難,無法躺臥。而她說“要寫兩句,否則大家該擔心了”。
就像所有那些曾觸動過我們的作品中,最讓人放不下的結尾就是這樣起起落落後的戛然而止。
在死亡面前,沒有人不為咬緊牙關、全力以赴的戰鬥而動容。而很多時候,都讓人覺得這個姑娘有些不可思議:
一些生活瑣事和小變故往往就能輕易地讓我們崩潰絕望,而熊頓那麼年輕,怎麼就能在面對絕症之時,那麼勇敢達觀、堅忍不拔?
後來無意中看到TED上的一段演講,解開了這些疑惑。演講者是個遊走於生死界限的醫院牧師,後來自己也成為癌症患者,開始了漫長的戰役。
她說:“你們不瞭解,對於長期受苦的人而言,最害怕的不是受苦,而是我們所承受的苦難毫無價值。”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對熊頓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或許人在陷身絕境、無計可施時,唯一能讓她感到有價值的,就只剩以光榮的方式承受痛苦了。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她的苦難已不僅僅是她所揹負的苦難——她用言傳身教讓那些通過網路、書、電視節目認識她的人,瞬間領悟了原本實實在在的幸福。
熊頓離開後,她的作品還被改編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個角落流傳,不得不說,對於還留存世間的父母也是一種安慰。這位獨生女正是用這種綿延不絕的方式,慰藉並反哺著父母的養育之恩。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痛苦自當有其深意。
人們接受命運及所有苦難時,他所選擇生活道路的方式,使他在最困難的環境中向生活增添更深刻的意義。
如果說每個人都揹負著一個命運賦予的使命,那麼熊頓的使命,或許就是讓我們在笑和淚中看到生命的頑強、無力和偉大。
如果說一顆星揹負著命運,那麼它將在熄滅前用爆發式的閃耀,刺穿人間仰望的渺小心靈,令他們重聆生命的拳拳之音。
這一刻,許多的痛苦,雖敗猶榮。
熊頓,我並不認識她。
可很多時候,我覺得她就像住在我心裡的一個朋友。
我倆已經認識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