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工高階技師職稱論文

  由於鉗工的萬能性和高度的靈活性,很難用某種新技術來全部替代。相反,隨著先進機器裝置的不斷出現,機械部件的製造和裝配、機器的安裝、除錯和維修等對鉗工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鉗工裝配技術探討

  [摘 要]本文回顧了鉗工與裝配技術的發展,分析了常用零件裝配要點和方法,探討了鉗工裝配工藝規程。

  [關鍵詞]鉗工裝配;工藝;技術

  中圖分類號:TG93;TG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7-0062-01

  一、鉗工與裝配技術的發展

  隨著現代機械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應運而生,其中一部分機器零件能用精密鑄造、冷擠壓、電火花加工、超聲波加工、鐳射加工等製造方法代替車、銑、磨等工種的加工,但由於鉗工的萬能性和高度的靈活性,很難用某種新技術來全部替代。相反,隨著先進機器裝置的不斷出現,機械部件的製造和裝配、機器的安裝、除錯和維修等對鉗工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可以斷言,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鉗工仍是機械行業中的重要工種之一。

  隨著現代電子科學和電腦科學的迅猛發展,製造技術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計算機整合製造技術和系統***CIMS***日漸成為製造工業的熱點,裝配是機電產品製造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現裝配工藝的自動化、柔性化不僅可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應變能力。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已積極地將注意力轉向柔性自動裝配技術,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一些產品、部件的裝配過程逐漸擺脫了人工操作,柔性裝配系統已成為CIMS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國對自動裝配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有一定的進展,但國內自行設計的半自動和自動裝配線的自動化程度不高,裝配速度和生產效率亦較低,所以,自動裝配技術在我國有很大的開發與應用潛力,同時,也必將成為我國生產過程全盤自動化的下一個戰略目標。

  二、常用零件裝配要點

  1、螺母、螺檢裝配要點。螺母、螺栓裝配時注意:1. 螺母、螺拴與工件貼合面必須光潔、平整;2.螺母、螺栓、螺孔表面在裝配前必須清洗於淨;3.當機器有振動時,螺母、螺栓必須有防鬆要求,此外還有開口銷防鬆、止退墊圈防鬆等。4.擰緊螺母和螺栓時,必須保證零件受力均勻,以防變形破壞,所以擰緊時必須以一定順序進行。此外,擰緊時要逐步進行,首先將所有螺母擰緊到1/3的程度,然後再擰緊到,2/3的程度,最後將它完全擰緊。

  2、滑動軸承裝配要點。1.軸承裝配。軸承與機件的配合有一定的過盈量,因此軸承必須壓入機件。其裝配時應注意:***l***清除軸承與機件孔毛刺,然後塗機油,並使軸承與機件上的油孔對準,然後輕輕地、受力均勻地打入機件孔中。***2***為防止軸承使用過程中的轉動,則必須設法使軸承與機件固定。***3***軸承壓入機件後,因軸承壁一般較薄,因此內孔會有變形。一般可用活絡鉸刀加以修整。2.軸承與軸裝配。軸承與軸裝配後,必須保證軸頸與軸承之間的良好配合和必要的間隙,使軸靈活轉動。

  3、滾動軸承裝配要點。滾動軸承裝入軸頸或機體孔的方法有壓入法和加熱法。用壓入法裝配時必須使軸頸上、機體孔上無毛刺,並在裝配前洗滌乾淨,塗上機油。裝入時必須使軸承受力均勻,防止傾斜,可用手錘、軟鋼沿滾動軸承內圈或外圈均勻地打入,或用專用工具裝入軸頸與機體孔座。

  4、平行軸裝配要點。皮帶輪、直齒輪、鏈輪都是在兩根平行軸之間傳遞動力的,因此必須保證軸裝配後互相平行,且有一定中心距範圍及齧合件的一定軸向位置。檢查平行軸的平行度、中心距、齧合件軸向位置的方法:***l***當兩軸中心距較小時,可用遊標卡尺分別測量軸兩端的間距;***2***當兩軸中中心距較大時,可用長鋼尺或拉線法;***3***當軸端齧合件為齒輪時,可用齒面塗色法。

  三、常用的裝配方法

  產品的每一步裝配工作都應滿足預定的裝配要求,達到一定的裝配精度。通過尺寸鏈分析,由於封閉環公差等於組成公差之和,裝配精度取決於零件製造公差,但零件製造精度過高,生產成本將提高。為正確處理裝配精度與零件製造精度兩者的關係,形成了以下不同的裝配方法。

  1.完全互換裝配法。完個互換裝配法是指在同類零件中,任取一個裝配零件,不經修配即可裝入部件中,並能達到規定的裝配要求,如下特點: ①裝配操作簡便,生產效率高。②容易確定裝配時間,便於組織流水裝配線。③零件磨損後,便十更換。④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製造費用隨之增加,適於組成環數少、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或大批量生產採用。

  2.分組選配法。分組選配法是將一批零件逐一測量後,按實際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組,然後將尺寸大的包容件***如孔***與尺寸大的包容件***如軸***相配,將尺寸小的包容件與尺寸小的被包容件相配。這種裝配方法的配合精度取決於分組數,即增加分組數可以提高裝配精度。分組選配法常用於大批量生產中,裝配精度要求很高、組成環數較少的場合,其特點如下: ①經分組選配後,零件的配合精度高。②零件製造公差放大,零件加工成本降低。③增加了對零件的測量分組工作量,並需要加強對零件的儲存和運輸管理,可能造成半成品和零件的積壓。

  3.修配裝配法。修配裝配法是指裝配時修去指定零件上預留修配一量,以達到預定的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修配裝配法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生產以及裝配精度要求高的場合,其特點如下:①通過修配得到裝配精度,可降低零件製造精度。 ②裝配週期長,生產效率低,對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

  4.調整裝配法。調整裝配法是指裝配時調整某一零件的位置或尺寸,以達到預定的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一般採用改變斜面、錐面、螺紋等移動可調整件的位置;採用調換墊片、墊圈、套筒等控制調整件的尺寸。除必須採用分組裝配的精密配件外,調整裝配法一般可用於各種裝配場合,其特點如下: ①零件可按經濟精度確定加工公差,裝配時通過調整達到預定的裝配精度。②產品使用可進行定期調整,以保證配合精度,便於維護和修理。③生產率低,對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

  四、鉗工裝配工藝規程

  裝配工藝規程是指導裝配施工的主要技術檔案之一。它規定產品及部件的裝配順序、裝配方法、裝配技術要求、檢驗方法及裝配所需裝置、工具、時間定額等。   1、裝配單元和裝配單元系統圖。為了便於組織裝配流水線,使裝配工作有秩序地進行。裝配時,將產品分解成獨立裝配的元件或分元件。繪製裝配單元系統圖時,先畫一條橫線,在橫線左端畫出代表基準件的長方格,在橫線右端畫出代表產品的長方格,然後按裝配工序從左向右將代表直接裝到產品上的零件或元件的長方格從水平線引出,零件畫在橫線上面,元件畫在橫線下面。長方格內要註明零件或元件名稱、編號和件數。用同一方法把每一元件及分元件的系統圖展開畫出。

  2、裝配工藝規程的制定。

  ***1***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基本原則。在保證產品裝配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安裝裝配工序,儘量減少裝配工作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裝配效率,縮短裝配週期。儘可能減少佔據車間的生產面積。

  ***2***制定裝配工藝所需原始資料。①產品的總裝圖和部件裝配圖、零件明細表等。②產品的驗收技術條件,包括試驗工作的內容及方法。③產品生產規模。④現有的工藝裝備、車間面積、工人技術水平以及時間額定標準等。

  ***3***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方法和步驟:①對產品進行分析。包括研究產品裝配圖及裝配技術要求;對產品進行結構尺寸分析,以確定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對產品結構進行工藝性分析,將產品分解成獨立裝配的元件和分元件。②確定裝配組織形式。主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和生產批量,選擇適當的裝配組織形式。進而決定總裝、部裝的劃分,裝配工序是集中,還是分散,產品裝配運輸方式及工作場地準備。③根據裝配單元決定裝配順序。首先選擇裝配基準件,然後根據裝配結構的具體情況,按先下後上,先內後外,先難後易,先精密後一般,先重後輕的規律去確定其他零件或分元件的裝配工序。

  結語

  鉗工屬於傳統的工種,其工種具有特殊性,儘管目前機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但在一些特殊零件製造上鉗工還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必不可少。鉗工裝配就屬於產品加工製造過程中最後一道工序。近年來,隨著裝配技術的快速發展,對裝配鉗工的技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機械行業鉗工裝配技能水平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景田.鉗工的裝配技術要點[J].機械加工製造,2012.

  [2] 李振仁.淺談鉗工的基本技術與基木操作[J].黑龍江科技資訊,2009.

  [3] 張金祥.談鉗工的裝配技能[J].科技論壇,20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