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選

  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對於做好漢語文學審美教育有一定價值,要準確把握漢語言文學特性與時代審美特徵,深入研究審美問題,進一步促進漢語言文學的創新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一:漢語言文學建設下文學社團建設路徑分析

  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對於提升大學生的文學素養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創新漢語文學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必然要求。本篇論文以獨特的視角,在分析了將漢語言文學專業與文學社團建設相結合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健全文學社團納新機制,招聘多種專業人才;以文學社團為依託,構建科學的文學交流平臺;將漢語言實踐性教學融入到文學社團的建設過程中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城市設計;城市形態;同時運動諸系統;空間

  文學社團作為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平臺,是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校進行實踐育人的重要基地與平臺。本文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角度出發,研究了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建設相結合的新的育人模式。

  一、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建設相結合的必要性及意義

  1.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建設結合的必要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深化高校教育事業改革,培養不僅僅具有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而且實踐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大學生,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對於人才需求標準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育人服務工作的過程中,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探索新的實踐育人模式與實踐教學的方式。在高校校園裡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課餘時間進行實踐鍛鍊的重要平臺與基地,是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文學社團的設立一方面是為了通過演講比賽、辯論賽、徵文比賽等各種活動來提升大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協調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過文學常識競賽、開展有意義的讀書交流會等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文學修養,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與自身氣質。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的發展相結合,不僅有利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課教學方式的創新,激發同學們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有利於讓學校更多的人瞭解與認識這個專業,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知名度。同時,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的建設發展有機結合,將社團實踐活動作為漢語言文學課程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利於學生在掌握好課堂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其得到全面發展,在參加演講比賽、辯論賽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辯題,積極準備,不斷鍛鍊的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思維方式。用自己所學的文學知識去感染、影響周圍的同學,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整體文學素養。

  2.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文學社團建設結合的意義

  漢語言文學具有陶冶情操、砥礪品質的作用,對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優美的散文詩、經典的文學作品、小說都使人深思,啟發大學生善於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並將其所思所想用自己優美的文字表達出來。實踐中,漢語言文學課堂的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單純的講授教材中的知識點。由於時間的有限性,對於優美文章的品讀,也是老師直接進行講解。在就業、實際工作過程中,對於理論知識的考察僅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於人際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文字功底,處理問題的思路等方面的要求。將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視閾下的文學社團建設路徑探析建設與文學社團的發展有機融合,是創新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重要體現,是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與探索。同時,聘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作為文學社團的指導教師,定期對於社團的活動予以指導,有利於提升社團活動的質量與水平,舉辦更具特色的文學活動,以此來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加入到活動中來。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視閾下的文學社團建設的路徑

  1.健全文學社團納新機制,招聘多種專業人才

  在文學社團的組建過程中,不僅僅要吸納文學專業的大學生加入進來,更要吸引新聞、法學、經濟、建築、數學等尤其是理工類專業的大學生進入社團。根據組織活動職能的需要,將其設立為不同的部門與委員會,各位成員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選擇不同的部門。將文學社團發展成為學校特色鮮明,精品活動較多的學生組織。同時,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社團建設的有機結合,一方面有利於形成漢語言文學課程的專業特色與品牌,另一方面有利於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紮實的文字功底與寫作能力,敏捷的思維,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組織、溝通、協調能力是新時期人才招聘對於文科畢業生的基本要求。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僅僅是考察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於綜合素質的要求。具有較強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是如今社會發展、企業進行人才招聘與選拔的首要選擇。

  2.以文學社團為依託,構建科學的文學交流平臺

  高校設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學社團,將其發展建設成為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首先,文學社團可以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提前徵集閱讀量較多的優秀圖書,徵集主講嘉賓與主要發言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社團網站、宣傳海報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師生進行討論與交流,交流過程中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做好記錄,對於經典的思想與發言進行整理、彙總,作為後期交流、學習的材料。其次。創立文學社團專門的期刊刊物,為全校愛好文學,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表達場所與平臺。定期徵集優秀的散文、詩歌、小說、隨筆等優秀的文學作品。對於所徵集、出版的優秀作品予以獎勵,鼓勵其繼續創作優秀作品,也能夠吸引更多的文學愛好者進行投稿與交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如微信公眾號、QQ交流群、微信互動平臺、部落格等新媒體,為讀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交流、互動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的實效性與及時性。

  3.將漢語言實踐性教學融入到文學社團的建設過程中

  充分利用文學社團活動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將其與漢語言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完善了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同時,為文學社團的建設與發展科以提供一個新的方向。文學社團本身就是一個可貴的教學資源,文學有天然的社會聯絡,而一旦將其納入專業建設,就推動了專業建設向社會全面擴充套件,利用豐富的社會人文和文學資源,使文學社團建設以至專業建設都有一個生動的、全方位的、永不枯竭的教學資源。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物件進行課程選擇和組合,例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志向,開設小說創作與批評、新詩寫作與鑑賞、散文寫作與審美、影視創作與比較文學研究、新聞寫作的美學價值探索、應用寫作的美學意義與實踐等課程。這有利於“開放性和靈活性”以及“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局面的形成。實現實踐性教學模式與文學社團建設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楊祖一.叢明,李睿.高校文學類社團建設的點滴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3***。

  [2]原昊,鄧福舜,張榮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技能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語文天地***高教.理論***,2013***1***。

  [3]郭昭第.大眾教育背景下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理論構想與實踐[J].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2***4***。

  [4]趙君玉,陳玉紅.以就業為導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方法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2***:189。

  [5]錢慧真.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40-142。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二:漢語言文學與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

  中職語文教育應積極加強漢語言文學相關投入,並以其為先導對提高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水平,提高中職生修養和內涵,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方面意義重大。

  一、當前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1.思想方面易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

  當代中職學校學生他們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是國家發展及社會建設主要動力源泉,因此中職生必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及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而實現個人價值。但是由於資訊時代的到來,各種資訊的充斥,對於中職生群體來說,他們更加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資訊的影響,並進一步使得他們在價值觀念等方面出現嚴重扭曲,如中職生炫富、鬥毆等社會熱點問題時有發生,這使得中職教育管理方面不斷受到人們的一些質疑,嚴重影響著人們對中職生群體的看法。

  2.中職生出現大量的人格缺失現象

  就相關調查顯示,當前我國的中職生群體記憶體在著一定程度的人格缺失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著中職生未來步入社會的發展。而就中職生人格缺失問題來說,主要表現在怯懦、悲觀、孤僻、抑鬱、自卑等方面。中職生人格缺失問題的出現,在很大原因上是一些家庭和社會因素導致的,因為這一群體他們缺乏一些及時的溝通交流,他們心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沒能夠及時的得到解決,長期積累最終引起他們出現一些人格缺失問題。人格缺失對於中職生學習及未來步入社會均有著極為嚴重影響,主要表現在他們人際關係無法正常維繫,心理承受能力差,並且沒有一些興趣愛好等,更有甚至,嚴重的心理缺失會導致他們在面對一些問題時產生輕生、暴力等行為,導致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3.很多中職生沒有清晰的目標或理想

  對於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他們的發展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並且對於他們這一年齡來說,他們應該有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抱負,有著清晰的理想和目標,並且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以不斷充實自身。但是對當前的中職生進行調查發現,很多中職生在談到自己的理想及目標時,一些中職生在理想及目標確定上較短,更有一些甚至根本抱著一種無所事事、消遣及打發時間的態度,並且中職生群體中盛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最終導致中職生一直在懵懵懂懂中度過中職生活。

  二、基於漢語言文學的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思考

  中職生這一群體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基礎,而提高對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水平,以儘可能的使中職生得到全面發展,不但讓中職生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為中職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價值觀念,解決中職生心理存在一些問題是當前中職教育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而漢語言文學教育其傳承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中職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具體發揮漢語言文學教育在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強師資隊伍構建以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是知識的直接傳播者,其對教學質量作用大,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教學質量提高等方面均有明顯作用。對於漢語言文學學科教學來說,其主要是對我國傳統語言文化的教學,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語法等,這些內容相對枯燥,很多學生對其興趣不足,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學校必須要做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首先,中職學校應該加強對漢語言文學學科的重視,確保漢語言文學教學有著足夠課時;其次中職學校應該積極為優秀教師留校提供必備條件;最後中職學校應該定期對相關教師進行培訓,並邀請一些相關專家及學者進行相關教育普及。

  ***2***優化教學內容結構。教學內容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而對於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由於漢語言文學涉及範圍很廣,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針對性的進行篩選。首先在教學內容優化過程中應該體顯出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其次教學內容選擇必須要選擇一些比較積極、經典的內容。

  ***3***加強教學實踐。面對當前中職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問題,在實際解決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進行一些教學實踐,加強溝通,加強一些實踐活動組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享受成就感,最終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我國中職生數量不斷增加,中職生人文素質問題堪憂,對於中職學校來說,培養中職生的健全人格是學校教育應該首先做到的。而漢語言文學作為中職學校教育中重要課程,其不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語言知識,而且在學生價值觀念樹立等方面意義重大,因此在中職教育中必須要積極重視漢語言文學作用,最終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加優秀的知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