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漢語言文學論文

  漢語言文學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論文範文一:漢語言文學寫作創新人才研究

  一、強化基礎寫作能力[1]

  雖然素質教育已倡導多年,新課程標準也開始全面實施,但應試教育至今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受應試教育影響,相當數量的初入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的學生,由於在中學階段缺乏充分的寫作訓練和文體訓練,寫作水平低下,不僅措詞不當、病句、表意不明、條理不清、邏輯錯誤等現象比比皆是,而且不會寫議論文。對於以寫作為主要創新表現方式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而言,這種現狀無疑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極大障礙。因此,強化基礎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強化基礎寫作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水平;另一方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因為無論是選材立意,還是謀篇佈局,抑或是表達方式與語言的運用,都始終強調創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有所培養[2]。強化基礎寫作能力,首先是開設基礎寫作課程。但問題在於,或者是課時有限,或者是因學生在中學階段接觸過一些寫作知識而不夠重視,或者是重理論而輕實踐,以至於這門課程開設的最終結果常常只是學生獲得課程成績,而實際寫作能力並沒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過基礎寫作課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任課教師必須做到:第一,牢固樹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第二,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精講、少講寫作理論,細講、多講寫作技巧,尤其是在課內要多安排寫作訓練;第三,增加學生在課外的訓練量和閱讀量,並勤於批閱、檢查;第四,改變考核方式,將平時寫作訓練的數量和質量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加大其在課程成績構成中所佔的比例,如將通常的30%改變為40%甚至更多。單靠基礎寫作課程提高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是不夠的。除課程設計外,漢語言文學專業還應採取這樣的措施:第一,在第一、第二學年,要求每位學生每學年必須認真完成千字以上的記敘文或議論文60篇以上;第二,要求每位學生每學年必須閱讀中外文學名著50部以上,理論書籍10部以上,而且要寫出讀書筆記。這樣,既豐厚學生的專業修養,又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直接的幫助;第三,實行導師制,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全員投入,每位教師負責一部分學生,對他們的寫作與閱讀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和評閱指導;第四,將學生的寫作與閱讀情況與學分掛鉤,強制學生必須認真完成;第五,為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每學年舉辦1—2次徵文比賽活動,並將優秀作品彙整合冊出版。

  二、強化論文寫作能力

  論文寫作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必須對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予以強化。在課程設計上,可以考慮在第三或第四學期開設論文寫作課程。很多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開設有論文寫作課程,但是在開設時間上大多是在第七學期,以利於學生在第八學期完成畢業論文。這樣的設計存在嚴重的問題。由於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從第七學期開始就忙於找工作,在本學期開設論文寫作課程,常常無法保證正常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論文寫作並不等於畢業論文寫作,如果論文寫作課程的開設只是為了畢業論文,就會弱化該課程的功能,不利於創新人才培養。所以,不僅要開設論文寫作課程,而且要將開設時間提前,這樣,既能承接基礎寫作課程,又能從二年級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論文寫作的指導,利於學生完成各種論文寫作,並不斷提高水平。在實踐環節上,首先是要加大課程論文寫作力度。課程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尤其是文學類課程的平時作業或考查作業的主要形式。由於此類課程很多,所以學生要完成的課程論文是整個大學期間完成的論文中最多的。目前課程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因為是課程作業,加之量大,甚至有時出現幾門課程論文需要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的情況,學生往往敷衍應付,甚至抄襲,而對教師來說,通常只是批閱後給成績,缺乏必要的指導過程。課程論文的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因此,必須制定課程論文質量標準,規範寫作要求,嚴格指導過程。學年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又一實踐教學環節,通常安排在三年級,這樣設計一方面是因為三年級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另一方面是為畢業論文做準備,而且也制定有質量標準。但是如果立足於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就會發現,把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視為是給畢業論文作準備是不合適的,因為無論是學年論文還是畢業論文,都只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現行的學年論文制度需要加以改變,在時間安排上,可以考慮讓學生在二、三年級時分別完成一篇學年論文;在指導過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導,即教師批閱初稿,學生根據修改意見進行修改,然後提交,教師給出成績,而應該增加指導次數,讓學生在反覆修改中不斷提高學年論文質量,並使學生從中受益。如果能夠按照畢業論文的要求指導學生的學年論文,效果將會更加明顯。畢業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最後完成的論文。相對其他各種形式的論文,畢業論文的規定最細緻,程式最規範,指導最認真,要求最嚴格。但是,由於第八學期正值學生尋求就業的最關鍵階段,能夠真正潛心於畢業論文寫作的學生並不多見,因而,近年來畢業論文質量整體呈下降趨勢。面對畢業論文質量與學生就業之間的矛盾,首先,可以考慮將畢業論文完成時間改為第七學期。雖然第七學期就業工作已經開始,但是相對而言,學生有比較從容的時間完成畢業論文。其次,指導教師必須高度負責,主動聯絡學生,掌握學生動態,敦促學生及時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再次,嚴肅處理未按時完成畢業論文者和抄襲者,切實執行未完成畢業論文者和抄襲者不得畢業的有關規定,真正給學生以警示。除強化課程論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這些必須完成的實踐環節外,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在二、三年級學生中大力倡導、組織申報學校針對學生設立的科研立項,積極參與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活動,鼓勵在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同時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科研活動,做好學生的指導教師,提升學生的科研水平。

  三、強化個性化寫作能力

  如果說強化基礎寫作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是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之必須手段,那麼強化個性化寫作能力則是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的必然選擇,同樣是在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文學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雖然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是作家、詩人,但是如果能夠強化文學寫作能力,為學生今後成為作家、詩人奠定基礎,無疑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巨大成果。因此,第一,在現有正常開設的文學類課程基礎上,開設諸如小說寫作、戲劇寫作、散文寫作、詩歌寫作、影視文學寫作等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第二,定期邀請知名作家、劇作家、詩人舉辦講座活動,給學生以文學寫作的激發和啟示;第三,組織、扶持學生文學社團,聚集有文學寫作興趣和特長的學生,將文學寫作、經驗交流經常化;第四,創辦漢語言文學專業內部文學刊物,專門刊發學生的文學作品,每學年進行一次年度評獎、表彰;第五,向文學期刊推薦學生作品,鼓勵學生積極向文學期刊投稿,組織、激勵學生參與各種文學寫作競賽活動;第六,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文學寫作活動,進行切實指導。新聞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的又一表現形式。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中不乏新聞愛好者,而且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中也確實有很多人從事新聞業。因此,強化新聞寫作能力同樣是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首先,開設諸如新聞學、新聞採訪、新聞寫作等選修課程,同時,任課教師擔當起學生新聞寫作實踐的指導任務;其次,建立學生新聞報導組織,專門負責漢語言文學專業及其所在院系的宣傳報道;再次,鼓勵學生積極採寫新聞並向校內外新聞媒體投稿,尤其是鼓勵學生在課餘時間和假期做校內外新聞機構的兼職記者或通訊員。隨著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報考公務員人數的增加,公文寫作能力包括申論寫作能力已成為部分學生熱衷提高的寫作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應採取相關措施予以加強。首先,開設公文寫作、申論寫作等選修課程,在精講相關理論的同時,重在寫作實踐訓練,任課教師加強指導;其次,將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及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在院系日常工作中的部分公文寫作交由學生完成,給學生提供寫作實踐平臺,相關教師進行指導;鼓勵學生聯絡或幫助學生聯絡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課餘或假期進行公務員實務訓練,在實踐中提高相關寫作能力。總之,基礎寫作、論文寫作以及個性化寫作能力,對於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強化。

  漢語言文學論文範文二:高職漢語言文學論文

  一、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知識,注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技能,忽略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瞭解和領悟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理念,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實際意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師當中,絕大多數教師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誤區,不能準確地把握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培養方向,無法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上培養學生的文學知識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解決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採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重視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2]。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上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組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後在課堂可以通過話劇表演,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小論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知識內容。

  2.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結構觀念,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從大的角度思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積極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課程結構體系的重心,通過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實踐探究,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3.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中,高職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培養學生文學素養,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建立活躍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注重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專業技能知識教學,這和漢語言文學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衝突。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出現錯誤,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深入去領會漢語言文學在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把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是由語言、文學等元素組成的一門課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應用,更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能力[3]。

  三、結語

  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新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建立起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