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崇明島旅遊攻略

  崇明島水潔風清,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島風光更加旖旎。綠樹成蔭的200多公里環島大堤,猶如一條綠色巨龍,盤伏在長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東端,欣賞東海日出,不減泰岱奇觀;傍晚,立於大堤西側,飽覽長河落日,耳聽歸舟晚唱,令人心曠神怡。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上海到崇明島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崇明島簡介:

  地處長江口門戶的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曆史,現有面積12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3.5萬人。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東瀕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和江蘇省太倉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蘇省海門、啟東兩市一水之隔。總面積1411平方千米。形如一春蠶,東西長,南北狹。在它的旁邊還有橫沙、長興兩島。崇明島的形成與長江江口的演變相聯在一起。由於長江口有著向東南伸展,且口門沙島有不斷北靠的趨勢,因此,從前的崇明島與現在的位置和形狀相差甚遠。現狀為崇明島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生態”、“環保”目前是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主題詞。

  崇明縣目前轄有13個鎮和3個鄉。縣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縣戶籍人口為69.98萬人,比上年減少1408人,外來流動人口11.1萬人,人口出生率5.93‰,死亡率 8.33‰,自然增長率-2.4‰。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上島途徑是寶楊路碼頭***客輪、快船***、石洞口碼頭***車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島南門港。

  崇明島景點推薦

  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 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沙溼地公園

  崇明西沙溼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溼地。溼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溼地裡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目前已形成集農、工、副、商、遊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沿江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縣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園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縣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縣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游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簷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簷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宋代趙彥衛在《東巡記》中有“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為當時的航海標誌,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巨集淨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淨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鐘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鐘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裡,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蕩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