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大學生畢業論文
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歷史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中國古代文化與中國大歷史、文化緊密相連。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中國古代文化畢業論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中國古代文化畢業論文篇一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
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歷史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它與中國大歷史、文化緊密相連,顯示出特有的民族性、傳承性、時代性的特徵。它以漢民族文學為主,同時有相容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學,構成蔚為大觀的中國古代文學。無論是中國古代的詩歌,還是散文、戲曲、小說都有著明顯的可以追尋的歷史。
關鍵詞:神話 唐代 玄學
一、中國古代神話
神話產生於人類遠古時代。作為民間文學的源頭之一,有力的證明了勞動人民從來就是精神文明的創造者,也揭示了民間文學從一開始就與人民的生活和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絡。神話的本質是: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神話的產生和原始人類為了自身生存而進行的同大自然的鬥爭結合在一起。當時生產根據簡陋,變幻莫測的自然力對人類形成嚴重的威脅,與此同時,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處於極為幼稚的階段。舉凡日月的執行、晝夜的變化、水旱災害的產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們迷惑、驚奇和恐慌。諸如此類的自然現象,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和人一樣,有著生命、意志的;對於自然現象的過程和因果關係,也加以人間形式的假設和幻想,並以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靈感的神的主宰。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與大自然展開了不懈的鬥爭,一心渴望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減輕勞動,保障生活。他們把這一意志和願望通過不自覺的想象化為具體的形象和生動的情節,於是便有了神話的產生。由此可見,神話是原始人在那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企圖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精神活動。
二、唐代的文學造詣
文學上唐代的成就可以說是頗大,特別是唐詩,“詩莫盛於唐”,在我國文學史上地位極高。“近體詩***律詩***和古文***散文***是代表唐朝文學的主要文體,由此破壞了或者派生了其他若干文體,影響後代文學至為巨大。劉勰《文心雕龍》說,六朝以前各種文體無不溯源於六經。照這樣說,兩宋以下至語體文流行的一千年間,各種文體的淵源,應該是唐朝。唐文學所以如此重要,只是因為它吸收南朝文學的英華,並創造出融合南北的新境界”。
文學上唐朝貢獻遠不止此。長安,當時唐王朝的首都,也是各國文化交流中心。大量的外國人慕名前來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禮儀。“唐朝境內的文化交流活動,遍及於廣州、揚州、洛陽等主要都會,而以長安最為集中、最為繁盛。”我國曆史上對外交流的王朝不多,僅限於幾個王朝,更多的是各個強國之間的交流或與單于等偏遠地區的交流,至於和外國的交流則是鳳毛麟角。唐王朝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在唐朝統治的萬花筒般的三個世紀中,幾乎亞洲的每個國家都有人曾經進入過唐朝這片神奇的土地。這些人是懷著不同的目的到唐朝來的:他們中有些是出於獵奇,有些是心懷野心,有些是為了經商謀利,而有些則是由於迫不得已”。由此看來,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史的唐代的文化氛圍略帶洋氣又充滿著鄉土氣息。
史學上唐朝也有一定建樹。二十四史中,唐人編纂的就多達八部,包括《晉書》、《北齊書》、《南史》等。另外,我國第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史通》也出現在唐代。《史通》一共20卷,分內篇和外篇兩類,主要對史書的內容編纂方法等幾方面進行全面的剖析。該書對我國古代史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史書的評判,對中國古代史的總結以及提出史家三長論等幾方面。另外,雖然《史通》影響頗大,但其人未能跳出封建的圈子,思想方面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對封建思想的肯定以及對農民起義的批評誣衊等。《通典》,我國史上第一部典制體史書,也是在唐代是編纂出來。
三、魏晉玄學
對文學和藝術有直接影響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盡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學在魏晉時期已經取代兩漢經學思潮成為思想主流。其影響從思想蔓延至文學,哲學,史學等各個領域。魏晉南北朝社會的變遷,學術思潮以及文學觀念的變化,文學的審美追求,帶來了詩歌的變化。題材方面,出現了詠懷詩、詠史詩、遊仙詩、玄言詩、宮體詩,以及陶淵明創造的田園詩,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等;詩體方面,五古更加豐富多采,七古也有明顯進步,還出現了作為律詩開端的“永明體”,中國古代詩歌的幾種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絕、七律、七絕等,在這一時期都有了雛形;辭藻方面,追求華美的風氣愈來愈甚。藻飾、駢偶、聲律、用典,成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們這裡主要就玄學對魏晉詩學的影響進行深入的思考。
魏晉玄學作為一種思辨性的哲學是不宜直接轉化為文學的,一個直接轉化的例子就是佔據東晉詩壇達百年之久的玄言詩。嚴格的說玄言詩不屬於真正意義的詩。它只是在詩的軀殼中放入玄理而已,沒有詩之所以成為詩的重要東西。可是相比其它型別的詩,玄言詩畢竟沉澱了至少一種可貴的東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詩不只是抽象的說理,而是藉助山水風景形成象喻,或者藉助參悟山水風景印證老莊的道理,這樣就有了理趣。從而形成了玄言構成的以理趣為點睛之筆的詩歌形式。而這種詩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獨特的形式和魅力來影響後世。於是玄言詩的外在形態逐漸淡化,而其內在的以玄理,理趣為思想的哲學思想融入了更多詩人的創作中,最後被宋代詩人發揮到極致。
四、結語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歷史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它與中國大歷史、文化緊密相連,顯示出特有的民族性、傳承性、時代性的特徵。它以漢民族文學為主,同時有相容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學,構成蔚為大觀的中國古代文學。無論是中國古代的詩歌,還是散文、戲曲、小說都有著明顯的可以追尋的歷史。並且呈現著在創作和理論上的不斷髮展,豐富,日臻完善。每種題材的演進都是一部歷史,而且脈絡清晰。充分體現並顯示著它的歷史與文化的博大精深。顯示出以中國古代文字為載體的中國古代文學在內涵上極大的豐富和巨大的張力。
中國古代文化畢業論文篇二
中國古代文化與中國古代美學
中國 古代美學具有獨特的概念和價值體系,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沿用西方的美學 理論 和標準對之予以解釋和評判,但都不能真正領悟其內在的價值和獨特的魅力。中國古代美學是中國古代 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只有從總體上把握中國文化的特點,才可能更好的領悟和解釋中國古代美學的內在價值和其獨特性。
一、一分為三的 哲學 觀
中國古代美學的許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於“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中國古代哲學觀。這種“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哲學觀不同於西方的一分為二哲學觀。西方的一分為二的哲學觀強調矛盾兩極的對立、鬥爭和轉化。這種一分為二的哲學觀,認為對立、鬥爭是主要的、絕對的,事物的 發展 就是矛盾的兩極對立、鬥爭的結果。因此,矛盾的兩極的和諧是暫時的、相對的。而“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哲學觀不同。一分為三的哲學觀認為,世間萬物由陰、陽、中和三種形態組合,但它強調的是守住中庸,揚棄兩極,與西方一分為二的哲學觀相反,它認為矛盾的兩極都是片面的、暫時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實的、理性的、永恆的、長久的。例如在 自然 與人類的關係 問題 上,中國 歷史 上有“天人相分”與“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揚棄天人相分,天人相鬥。與西方一分為二的哲學觀不同,中國的一分為三的哲學觀,從不認為是對立兩極推動萬事萬物的發展,相反它認為是“中和”這種第三種形態產生、孕育萬物,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限。
在這種“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哲學觀指導下,中國美學一直緊守和沿用“中和”美學原則,無論是精神與物質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人倫規範準則的確立,以及 藝術 自身的虛與實、形式與 內容 ,都始終按照這種“過猶不及”的中和原則予以塑造。
由於受“中和”的哲學觀的 影響 ,中國美學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質性的,這點有別於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尋找各門藝術自身的特質,例如繪畫、雕塑、 音樂 等各個藝術門類均有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國卻從未尋找這種特質,各門藝術都是相關聯的存在的,例如詩歌的韻律美的講究,使中國詩歌與音樂一直相連;同時詩歌與繪畫相連,中國古代的文人畫,都是提倡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並且詩歌直接與書法相 聯絡,字畫是聯為一體的,中國國畫線條藝術也與書法藝術直接相關;同樣,詩也與舞蹈、戲劇、雕塑、 建築等都相關聯,反之,這些藝術部類,也與自身以外的其它藝術部類緊密相連,它們是融為一體的。它們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質性的存在。
二、歷史主義傳統
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強烈的歷史主義意識和傳統,同樣中國古代美學也不例外。這種狀況用中國人自身的話語來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這種歷史主義的思維邏輯,帶給中華文化以下特點:一是 經驗的理性。中國人文文化幾乎都是經驗性的積累,它們是案例式的,百科全書式的,它們沒有發展成西方的所謂“規則、 規律 ”式的 科學 的抽象演繹,沒有發展成西方的條分縷析的理性 分析 ,但它們卻發展成“經驗的理性”、“ 實踐的理性”,“歷史的理性”。二是這種歷史主義意識開啟一個崇拜古人聖賢,解釋、註解古人聖賢經典的“經學”學術文化傳統,“經學”是古代中國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中國古代學術及審美等文化的原創性都是打著古人聖賢的旗幟下進行,中國的 政治 改革也大多是“託古改制”式的。同樣中國的審美文化,也具有濃厚的歷史積澱。這種歷史主義傳統也導致了兩個趨向的發展,一方面是忠實於真實歷史的歷史主義,另一方面,卻又是偽造歷史的偽歷史主義,所謂“六經注我”。三是這種歷史主義意識支配下,“儲存”、“繼承”重於“發展”和“創新”。因為“發展”就意味著後者要否定前者,今人要否定古人,這與歷史主義背道而馳,而“儲存”、“繼承”則不同,它能使古人、聖人長期的高高在上。因此,中國審美文化的輝煌成就如魏晉的書法和美學理論,唐宋的詩文,明清的小說、戲劇等等,它們在這種歷史主義意識的包裹下,變得更加不可超越。
深厚的歷史主義積澱,是中華審美文化的特質,同時它也日益造成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障礙,因為要了解中國的審美文化,就必先了解中國的歷史,中國幾乎每一個審美文化作品都是它悠久歷史的再現和演繹,都融入了太多的歷史內容。
三、兩次外來思想的浸染和衝擊
中國 歷史 上曾受到兩次外來思想的浸染和衝擊,這就是佛教和馬克思主義。這兩個外來思想入主中國,並構成主流意識及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佛教和馬克思主義都不是在中國本土上產生的,但他們對中國的思想和 文化都構成了巨大的 影響 ,並深深地融於中國文化。
佛教和馬克思主義儘管不同,涵義殊異,但它們都給中國帶來其本土所不具有的文化特質,這就是“信仰和思辯”,由於古代中國追求 實踐的理性和歷史主義,使它們並沒有 發展 到像西方那樣,頂禮膜拜外在神祗。嚴格的說,在佛教引進之前,中國是一個無神論國度。它們從沒有把外在神祗主宰自己命運和未來的思想變成個人信仰,變為民族的主體意識及意識形態。但在魏晉時期,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當時中國 社會 處於極度動盪和苦難之中,使得佛教這種非理性主義的思想的廣泛傳播有了合適的土壤,它們漸漸地被國人所接受,東晉末年梁元帝曾將之定為國教。佛教給中國文化帶來深刻的影響:一是它直接拓展了中國的雕刻、繪畫等審美文化 藝術 發展的空間,一批演講佛教教義的作品應時而出。佛教的宗教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一枝奇皅。二是佛教的非理性主義構成了中國審美文化的內在特質。中國文化基本可分為兩大型別,一類是 哲學 、倫理、社會、 政治 的價值理念文化,一類是審美的文化,在中國的價值理念文化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歷史主義的、理性主義的、儒家的倫理道德價值學說,始終佔據主流地位,但是在審美文化中,卻一直是由非理性的文化主宰。這兩種文化正好構成了一種互補。在先秦時期,便有南北文化的差異,而屈原為代表的南方文化,構成了那個 時代 的審美文化的主流。屈騷文化脫胎於楚國的非理性的原始神話文化,它與北方的正宗的理性文化形成對比和互補。漢代曾經有過一個極短的時期,兩種文化達成了一致,但是這種一致性很快就被佛教的非理性主義理念所破壞,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魏晉時期的中國古代審美文化 理論 家,創造了獨特的、偏於精神的、稍稍偏離正宗理性主義思想軌道的審美文化理論,這便是傳神說、神思說、氣韻說、意象說以及妙、味、趣等等,魏晉之後這種的理論一直在審美文化中延續,它指導著中國審美文化的理論和實踐,儘管越到後期,它們越來越被強大的現實政權及理性主義、歷史主義的主流思想價值理念所整合,但不可否定,這種非理性主義始終充溢於中國的審美文化之中。三是佛教帶給中國文化一種哲理的思辨。哲理的思辨,一直是中國文化缺少的。佛教的引入,帶動了中國哲學的發展,它在中國發展和倡導了一種思辨文化。佛教帶給中國文化的是思辨的信仰,信仰的思辨。馬克思主義於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深刻的,如前所述,馬克思主義給中國文化帶來的也是信仰和思辨,但與佛教不同,這裡的信仰,不再是外在神祗,而是 科學 與信仰相結合,是對 規律 的認識和追求。馬克思主義是古代中國向 現代 中國過渡的思想橋樑,是中國開始走向現代的選擇,從此,中國的哲學觀拋棄了古代的“一分為三”的哲學觀,開始接受西方的一分為二的哲學觀,從哲學思想的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作為哲學其在中國能夠生根,並非偶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黑格爾的辯證哲學為基礎的,裡格爾的正反合的哲學模式與中國古代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哲學有類似之處,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辨性、科學性、物質性、鬥爭性、發展性,卻又是中華文化所不具有的,中國文化接受了它們,就意味中華文化與現代科學的文明真正的接軌。
四、中國文化的包容精神
中華帝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古老帝國。中華帝國的長久存在,並不只是因為它軍事的強大,中華文化的包容精神對於鞏固這個帝國是功不可沒的。為了維繫這個大一統的龐大帝國,中華帝國一直用多樣而統一的文化價值觀進行有效的整合,中華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它具有寬廣的胸襟,能夠允許其他的價值觀、審美文化的存在,它用自己的包容精神進行同化,它兼收幷蓄,求同存異。這種文化沒有西方那種黨同伐異的執著,沒有那種非此即彼的片面選擇。因此我們看到古老帝國雖然以儒家思想為主脈,卻又揉合佛教和道教等多種思想,這似乎又是“一分為三,三生無限”的哲學觀體現。中國一句古老的成語,比較貼切的形容中國文化的包容精神,這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性”這是中國文化有別於西方文化的最根本特徵。毋寧說,中國文化就是一種包容文化,這種包容性,除了上述中國文化對佛教外來思想和信仰的非排斥的吸納之外,更體現在中國歷史曾經歷了兩次外來少數民族***蒙古族和滿族***侵入和較長時期的統治,中華文化卻以它的包容性,融化了這些異族的外來文化,甚至也融化了這些異族。中華文化它沒有讓外來文化的異質性,取代吞沒自己文化的核心,但也從沒有拒斥任何異族的文化。正是這種包容精神,造就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稟質。這種包容精神時時處處都滲透在中國審美文化理論及審美文化創作上。例如:在中國明清小說裡就體現了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取向及藝術多樣化。當然,這種包容文化就其消極面而言也體現為一種缺乏執著精神和信仰“醬缸式”的世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