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時間管理論文

  時間管理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通過多種途徑的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迫切需要強化大學生時間管理的意識、加強時間管理的指導、進行時間管理的監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摘 要: 時間管理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生活能力。然而,大學生對時間的管理存在著時間價值感較強,但時間監控觀弱與時間效能感低的現象,為此,要強化時間管理教育,強化大學生的時間觀念;多途徑傳授時間管理技能,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提升大學生的時間效能;注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時間監控能力。

  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 大學生 時間管理 現狀 對策

  時間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具有公平性、不可再生性、不可逆轉性、不可增減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蓄積性[1],但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與使用。時間管理是為了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對時間進行合理的計劃和控制、有效安排與運用的管理過程[2],它是以高效完成預定目標和避免浪費時間為目的的自我管理活動。時間管理的有效性與個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效率。作為即將步入社會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對時間如何管理直接影響著其學業成績、大學生活質量,甚至會影響個人人生目標與社會價值的實現。

  一、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

  1.時間價值感強

  時間價值感是個體時間管理的基礎,是指個體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穩定的態度和觀念,對個體駕馭時間具有動力或導向作用。[3]調查表明[4],98%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時期時間很重要,但做事情時將時間作為一種重要因素考慮的大學生只佔61%。值得注意的是,極少數的同學缺乏正確的時間價值感,在大學生活中悠閒自在,放蕩不羈。為什麼他們對時間的把握僅僅停留在認識層面上,而沒真正地落實在實際行動中?

  2.時間監控觀弱

  時間監控觀是個體利用和運籌時間的觀念,它體現在一系列外顯的活動中,在計劃安排、目標設定、時間分配、結果檢查等一系列監控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能力及主觀評估。[3]調查表明[4],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時間沒有計劃或有計劃但實施困難。對大學四年時間有大致規劃的大學生只佔到50%,對每天、每週或每月詳細規劃的大學生更少,只佔到23%。進入大學之前,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計劃也較為翔實,落實得也非常好,為什麼現在卻沒有了計劃和目標?

  3.時間效能感低

  時間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駕馭時間的信念和預期,反映了個體對時間管理的信心及對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它是制約時間監控的一個重要因素。[3]調查表明[5],大部分的學生時間效能感適中,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信心不足或沒有信心。中學時期,他們的各方面表現相對是突出的、優秀的,故而自我效能感也較高,然而進入大學之後,在時間管理上的效能感偏低,值得我們深思。

  二、大學生時間管理不善的原因

  大學生時間管理不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我發展目標的缺失使得自己對時間的管理失控。

  中學期間,特別是高中時期,他們的發展目標非常明確,即考上大學,因而他們有著較為翔實的計劃,並時刻監控自己對計劃的實施,因此,他們對時間的管理比較有效。但他們跨入大學後,陷入理想間歇期,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放縱自己,更談不上什麼時間管理。

  2.被動變主動的不適應。

  在中學時期,學生們沒有太多的自主時間,時間幾乎全部被繁重的課業佔據,因而,其管理行為其實是被動的。然而進入大學後,他們突然間有了充足的時間,可供自己自由支配,面對這些寶貴的時間,他們仍被動地等待接受別人對自己時間的安排與分配,而有沒有人給予他們這方面的幫助,因此,導致自己的時間管理不善。

  3.時間管理知識欠缺。

  中學生由於沒有接觸過有關時間管理方面的知識,致使對時間管理的概念是模糊的。中學生對時間的管理行為是被動的,導致自己沒能積累到時間管理的經驗。這些因素使得他們進入大學後,面對大量的自主時間,不知如何去分配,如何有效利用。

  三、大學生時間管理的對策

  1.強化時間管理教育,強化大學生的時間觀念。

  時間是一種特殊資源,任何時候強調“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都不為過。因此,大學生必須珍惜時間、學會駕馭時間。利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生活管理等途徑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良好的時間管理氛圍,使其體驗到時間的有效利用,讓其充分認識到時間的真正價值,認識到科學地管理時間是學習、事業成功的關鍵,只有合理利用業餘時間,才能使它發揮最大的效力。

  2.注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時間監控能力。

  明確的目標是對時間進行高效管理的前提。為此,應該注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自我發展目標。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其確立職業方向,引導其逐步明確自己的目標,制訂可行性較強的具體實施方案與計劃,並不斷地監控計劃實施的過程與效果,這樣才能加強大學四年的時間管理,才能正確對待時間、把握時間、利用時間,成為運籌時間的人才。

  3.多途徑傳播時間管理技能,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提升大學生的時間效能。

  為大學生推薦、提供大量的有關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籍,供他們閱讀並豐富自己的時間管理知識;組織時間管理效率高且經驗豐富的優秀大學生,開展交流活動;開設有關大學時間管理專題的選修課與講座,傳播時間管理理論與實踐實務;教師科學地利用時間,運用時間管理技巧,培養一批得力學生幹部,使之在實踐鍛鍊中掌握時間管理方法與技巧,為其身邊同學樹立榜樣。要指導大學生學習時間管理技能,使其時間利用率不斷提高,進而提升他們對時間管理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劉維利.大學生如何進行時間管理[J].濰坊學院學報,2009,9***5***:150-151.

  [2]周文忠.大學新生課餘時間管理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

  [3]黃希庭,張志傑.論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J].心理科學,2001,24***5***:516-518.

  [4]宋美臻.淺談大學生時間管理現狀及應對策略[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4***:157-158.

  [5]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農業教育,2011***4***:58-61.

  範文二:完成《大學生時間管理》感受

  一、摘要

  大學的時間是我們人生最關鍵的時段。進入大學意味著我們不用再為高考而苦讀,而是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自己的學習和活動,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也是一次有足夠的自由處置學習和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支配自己的時間的機會。時間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作為當代大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培養有效的時間管理能力。只有珍惜自己寶貴的大學時間,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能為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關鍵詞

  大學生;時間管理;應對及策略

  三、大學生時間管理

  時間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具有不可變性、無貯存性、無替代性,但卻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與使用。科學合理地使用時間是現代人社會性格的一個重要標誌。時間管理是為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對時間進行合理計劃與控制、有效安排與運用的管理過程。能否有效地實現對時間的管理與個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它直接影響一個成熟個體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效率。對大學生而言,如何管理時間是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及大學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1、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同樣的時間消耗下,為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控制工作。是由於每個人在社會生產中所處的地位不同而賦予自己的一種內在管理素質。時間的管理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技巧,也是大學生活成功的一個基本因素。

  2.時間管理的特徵及原則

  ***1***時間管理的特徵

  ①不可逆轉性。時間是一維向量,在巨集觀上具有無限性。

  ②不可貯存性。時間是客觀存在且無法貯存,在微觀上具有有限性。 ③公正平等性。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一視同仁、公正、平等。

  ***2***時間管理的原則

  ①積極能動原則。即主動選擇和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

  ②計劃控制原則。即根據個人或組織的目標和使命,合理分配時間。

  ③實踐發展原則。即人們不斷學習新的時間管理方法和技術,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創造和完善。

  3、時間管理的發展歷程

  ⑴第一代理論著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⑵第二代理論強調行事曆與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 ⑶第三代理論正是目前流行的優先順序觀念。也就是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

  ⑷第四代理論跳出“時間管理”的定義,主張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⑸新觀念***David Allen***則指出,“時間”和“管理”連在一起會誤導人們以為“時間管理”是要對時間進行管理,而時間是無法進行管理的。這一概念實際上意味著它是“管理我們自己的活動,以確保它們是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這是一個難以管理的持續的資源”。

  4、時間管理的問題及原因

  ***1***缺乏目標、自制力弱、沒有適合自己的計劃是導致大學生時間管理不善的主觀因素,此外還有諸多客觀因素在影響時間管理效果,如周圍環境影響、上課時間安排、課程設定不合理等。

  ***2***大學生時間監控能力較弱,時間分配不合理,主要緣於沒有很好地完成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這在大學生的低年級學生中比較突出。

  ***3***高校培養專業化人才,注重專業知識學習,但是很少針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進行系統、明確的指導訓練,缺乏時間管理技能的培養。

  5、時間管理對策

  ⑴首先要對自己在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要制定好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分析好各種活動對自己的發展意義。然後做出合理的時間安排,並且在實行計劃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和發展。最後,不能講計劃只停留在書面上,還應在做出計劃後積極實施。

  ⑵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讓大腦在特定的時間適應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要進行體育鍛煉和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⑶掌握一些時間管理的策略。如:確定好事情的優先順序;完成事件時要集中注意力,全情投入;利用好事件區分四象限等等。

  時間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筆財富。而善於掌握和運用這筆財富,則是一種對生命的經營。將身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利用起來,將會積累一大筆財富,不要讓他們從身邊匆匆溜走,否則會追悔莫及。學習了《大學生時間管理》的課程讓我學會如何更加合理地管理時間,把握自己的青春。